1.本发明涉及挤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缸体铝合金型材挤压加工工艺。背景技术:2.冷挤压技术是一种高精、高效、优质低耗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较多应用于中小型锻件大批量化生产中,与常规模锻工艺相比,材料利用率提高了10%-20%,极大地改善作业环境,与国内生产阶梯轴的楔横轧相比,避免了楔横轧成形时复杂的应力状态,提高了锻件的质量,不但可以降低材料的等级,还可以适当地减少产品的大小,使产品的质量更轻,并且冷挤压属于冷成形,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远远高于热成形的楔横轧,在冷挤压技术先进的国家,加工的零件最大弯曲度为0.2-0.3左右,跳动0.3-0.5,目前大多企业正逐步用冷挤压代替楔横轧加工成形,冷挤压具有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可成形复杂形状的零件、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制件可获得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减少工序及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3.与此同时,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工件和模具型腔表面直接接触,存在摩擦,在摩擦的作用下,模具的型腔表面容易产生磨损,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当零件与模具接触面之间存在杂质时,零件表面会被杂质划伤,可能造成成形零件的成形质量不符合要求,摩擦的存在也会造成金属流动不均匀,金属材料的成形力增加,严重时会使成形零件出现裂纹,即摩擦问题和润滑条件对挤压件的成形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缸体铝合金型材挤压加工工艺:通过按照型材形状设计制备模具,按照要求准备铝合金坯料,并进行热软化处理,将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和分散剂按照润滑剂制备工艺,制备得到润滑剂,并将毛坯表面涂覆一层润滑剂,冷挤压生产,将涂覆了润滑剂的毛坯置于模具模腔内,进行挤压生产,退火处理,得到汽缸体铝合金型材,解决了模具的型腔表面容易产生磨损,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摩擦使金属流动不均匀使成形零件出现裂纹的问题。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缸体铝合金型材挤压加工工艺,该汽缸体铝合金型材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s1:模具制备,按照型材形状,建立有限元模型,工艺参数的多目标优化,制备模具;s2:坯料的制备,按照要求准备铝合金坯料,并进行热软化处理;s3:毛坯的表面处理与润滑,将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和分散剂按照润滑剂制备工艺,制备得到润滑剂,并将毛坯表面涂覆一层润滑剂;s4:冷挤压生产,将涂覆了润滑剂的毛坯置于模具模腔内,进行挤压生产;s5:退火处理,得到汽缸体铝合金型材。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3中所述润滑剂制备工艺为:将十二-羟基硬脂酸和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在数显智能精准控温的电热套上加热至85-90℃,然后用玻璃棒搅拌辅助滴加lioh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2s/滴,温度为85-90℃条件下进行皂化反应,反应时间为3-5h,升温至115-120℃,向反应器中加入15ml葵二酸二辛酯,继续加热至210-220℃,停留3-5min,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20-30min,搅拌剪切30-40min,研磨5-10min,得到该润滑剂。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ioh溶液的浓度为0.5mo/l,所述十二-羟基硬脂酸、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lioh溶液、葵二酸二辛酯与分散剂的用量比为6.0g:6.8g:40ml:15ml:4.6g。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41:将namo04·2h20和硫代乙酰胺溶解于的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的同时加入纳米tio2,然后加入乙醇,搅拌30-60min,得到纳米组分e;s42:将纳米组分e温度升至82-90℃,加入浓盐酸,过滤洗涤,110-120℃条件下干燥,n2气氛中480-500℃煅烧50-60min,自然冷却,研磨,得到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41中所述namo04·2h20、硫代乙酰胺、去离子水、纳米tio2与乙醇的用量为0.6g:1.2g:100ml:0.2g:7.5ml,步骤s42中所述浓盐酸与步骤s41中纳米tio2的用量比为0.2g:11ml,所述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分散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61:将聚氧化丙烯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置于三口烧瓶中,并加装温度计、冷凝管、搅拌杆,然后在100-120℃下真空脱水60-70min,冷却至40-50℃,加入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并通入干燥氮气保护,升温至90-100℃反应3-5h,冷却至50℃以下,得到中间体a;s62:向含有中间体a的烧瓶中加入2,2-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和丙酮,升温至80-90℃反应1-3h,冷却至40-50℃,得到中间体b;s63:向含有中间体b的烧瓶中加入催化剂,升温至70-80℃反应3-5h,冷却至40-50℃,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反应2-3h,冷却至40-50℃,得到中间体c;s64:将中间体c转移至乳化桶中,在1000-1200r/min的转速下,加入三乙胺中和成盐,并加入去离子水,高速剪切分散10-30min,得到该分散剂。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61中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和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的用量比为40g:8.87g:32.59g。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62中所述中间体a、2,2-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4.46g与丙酮的用量比为78.69g:3.18g:4.46g:10ml。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63中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按任意比例混合,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中间体b质量的5%,所述中间体b与丙烯酸羟乙酯的用量比为82.61g:2.84g,步骤s64中所述中间体c、三乙胺与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83.64g:3.3ml:50ml。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按照型材形状设计制备模具,按照要求准备铝合金坯料,并进行热软化处理,将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和分散剂按照润滑剂制备工艺,制备得到润滑剂,并将毛坯表面涂覆一层润滑剂,冷挤压生产,将涂覆了润滑剂的毛坯置于模具模腔内,进行挤压生产,退火处理,得到汽缸体铝合金型材,减小了模具模腔内的摩擦力,使金属可以均匀地在模腔内流动,减小铝合金型材的成形力,使生成的铝合金型材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力学性能;(2)通过制备还得到了一种润滑剂,将十二-羟基硬脂酸和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加入三口烧瓶中,滴加lioh溶液,加入葵二酸二辛酯,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得到该润滑剂,减小了模具模腔对金属的摩擦力,使金属可以均匀地在模腔内流动,减小铝合金型材的成形力,使生成的铝合金型材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力学性能,该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承压性,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还可以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在零件表面形成润滑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在毛坯温度升高时,仍可以发挥作用,具有无腐蚀性和环保型,且具备使用简单、工序少、易清理的优点;(3)通过制备还得到了一种润滑剂,将聚氧化丙烯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得到中间体a,向含有中间体a的烧瓶中加入2,2-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和丙酮,加入丙烯酸羟乙酯,转移至乳化桶中,加入三乙胺、去离子水,得到该分散剂,该分散剂是由长链烷基疏水分子与亲水性的聚乙烯氧化物相连构成,分子结构中既具有亲油性部分又具有亲水性部分,能够将自己与粒子表面结合,使难溶解于油脂的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可以很好地分散在葵二酸二辛酯中,并在铝合金毛坯上均匀分散,同时也可以阻碍颗粒的沉降和团聚,使润滑剂更好的作用于铝合金冷挤压过程中,得到精度更高的汽缸体铝合金型材。附图说明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汽缸体铝合金型材挤压加工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汽缸体铝合金型材挤压加工工艺的步骤s61的化学反应式;图3是本发明中一种汽缸体铝合金型材挤压加工工艺的化学反应式中r1和r2的化学结构式;图4是本发明中一种汽缸体铝合金型材挤压加工工艺的步骤s62的化学反应式;图5是本发明中一种汽缸体铝合金型材挤压加工工艺的步骤s63的化学反应式。具体实施方式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17.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一种汽缸体铝合金型材挤压加工工艺,该汽缸体铝合金型材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s1:模具制备,按照型材形状,建立有限元模型,工艺参数的多目标优化,制备模具;s2:坯料的制备,按照要求准备铝合金坯料,并进行热软化处理;s3:毛坯的表面处理与润滑,将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和分散剂按照润滑剂制备工艺,制备得到润滑剂,并将毛坯表面涂覆一层润滑剂;s4:冷挤压生产,将涂覆了润滑剂的毛坯置于模具模腔内,进行挤压生产;s5:退火处理,得到汽缸体铝合金型材;其中步骤s3中润滑剂制备工艺为:将十二-羟基硬脂酸和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在数显智能精准控温的电热套上加热至85℃,然后用玻璃棒搅拌辅助滴加lioh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s/滴,温度为85℃条件下进行皂化反应,反应时间为3h,升温至115℃,向反应器中加入15ml葵二酸二辛酯,继续加热至210℃,停留3min,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20min,搅拌剪切30min,研磨5min,得到该润滑剂;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41:将namo04·2h20和硫代乙酰胺溶解于的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的同时加入纳米tio2,然后加入乙醇,搅拌30min,得到纳米组分e;s42:将纳米组分e温度升至82℃,加入浓盐酸,过滤洗涤,110℃条件下干燥,n2气氛中480℃煅烧50min,自然冷却,研磨,得到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分散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61:将聚氧化丙烯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置于三口烧瓶中,并加装温度计、冷凝管、搅拌杆,然后在100℃下真空脱水60min,冷却至40℃,加入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并通入干燥氮气保护,升温至90℃反应3h,冷却至50℃以下,得到中间体a;s62:向含有中间体a的烧瓶中加入2,2-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和丙酮,升温至80℃反应1h,冷却至40℃,得到中间体b;s63:向含有中间体b的烧瓶中加入辛酸亚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70℃反应3h,冷却至40℃,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反应2h,冷却至40℃,得到中间体c;s64:将中间体c转移至乳化桶中,在1000r/min的转速下,加入三乙胺中和成盐,并加入去离子水,高速剪切分散10min,得到该分散剂。18.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中步骤s3中润滑剂制备工艺为:将十二-羟基硬脂酸和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在数显智能精准控温的电热套上加热至90℃,然后用玻璃棒搅拌辅助滴加lioh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2s/滴,温度为90℃条件下进行皂化反应,反应时间为5h,升温至120℃,向反应器中加入15ml葵二酸二辛酯,继续加热至220℃,停留5min,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30min,搅拌剪切40min,研磨10min,得到该润滑剂;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41:将namo04·2h20和硫代乙酰胺溶解于的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的同时加入纳米tio2,然后加入乙醇,搅拌60min,得到纳米组分e;s42:将纳米组分e温度升至82℃,加入浓盐酸,过滤洗涤,120℃条件下干燥,n2气氛中500℃煅烧50min,自然冷却,研磨,得到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分散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61:将聚氧化丙烯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置于三口烧瓶中,并加装温度计、冷凝管、搅拌杆,然后在120℃下真空脱水70min,冷却至50℃,加入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并通入干燥氮气保护,升温至100℃反应5h,冷却至50℃以下,得到中间体a;s62:向含有中间体a的烧瓶中加入2,2-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和丙酮,升温至90℃反应3h,冷却至50℃,得到中间体b;s63:向含有中间体b的烧瓶中加入辛酸亚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80℃反应5h,冷却至50℃,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反应3h,冷却至50℃,得到中间体c;s64:将中间体c转移至乳化桶中,在1200r/min的转速下,加入三乙胺中和成盐,并加入去离子水,高速剪切分散30min,得到该分散剂。19.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中步骤s3中润滑剂制备工艺为:将十二-羟基硬脂酸和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在数显智能精准控温的电热套上加热至90℃,然后用玻璃棒搅拌辅助滴加lioh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2s/滴,温度为90℃条件下进行皂化反应,反应时间为3h,升温至120℃,向反应器中加入15ml葵二酸二辛酯,继续加热至220℃,停留5min,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30min,搅拌剪切40min,研磨10min,得到该润滑剂;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41:将namo04·2h20和硫代乙酰胺溶解于的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的同时加入纳米tio2,然后加入乙醇,搅拌30min,得到纳米组分e;s42:将纳米组分e温度升至82℃,加入浓盐酸,过滤洗涤,110℃条件下干燥,n2气氛中480℃煅烧50min,自然冷却,研磨,得到球形mos2/tio2基纳米润滑液;分散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61:将聚氧化丙烯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置于三口烧瓶中,并加装温度计、冷凝管、搅拌杆,然后在120℃下真空脱水70min,冷却至50℃,加入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并通入干燥氮气保护,升温至90℃反应5h,冷却至50℃以下,得到中间体a;s62:向含有中间体a的烧瓶中加入2,2-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和丙酮,升温至90℃反应3h,冷却至50℃,得到中间体b;s63:向含有中间体b的烧瓶中加入辛酸亚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80℃反应5h,冷却至50℃,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反应3h,冷却至50℃,得到中间体c;s64:将中间体c转移至乳化桶中,在1200r/min的转速下,加入三乙胺中和成盐,并加入去离子水,高速剪切分散30min,得到该分散剂。20.对比例1:对比例1采用中国发明cn201110459243.8所公开的汽缸体铝合金型材挤压加工工艺制备铝合金型材。21.将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的铝合金型材进行检测,将铝合金型材横向切开,进行喷洒试验,所用试剂为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和0.05mol/l硫酸;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知,实施例的耐盐性较好,在浓度10%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400h时,表面无破损、锈斑、鼓泡,而对比例1出现宽度为0.05-0.1mm的锈斑,实施例的耐酸性较好,用温度25℃的0.05mol/l硫酸进行喷淋30h时,表面无破损、锈斑、鼓泡,而对比例1出现宽度为0.05-0.1mm的锈斑,实施例的耐高温性较好,将型材放入烘箱中,200℃、10h时,表面无脱落、锈斑、鼓泡,而对比例1出现宽度为0.05-0.1mm的破损,实施例的实验效果均优于对比例,故该工艺生产的铝合金型材相较于现有技术性能得到大幅提高。2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23.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