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青铜器用的是铜铅锡合金,铜一般用的多,就是金黄色,有些锡用的多,类似锡的颜色
有幸在陕西周原的青铜器范铸工艺研究所观摩过。如铜镜(锡青铜材质,颜色以金色为主,但锡含量较高时会偏银灰色)刚铸造好时便是这个样子铜镜浇铸过程
刚铸造好的铜镜毛坯
浇铸时铜液迸溅到地上冷却形成的“铜豌豆”
打磨抛光后的铜镜则是下面的样子。有匪君子,如金如锡
此为打磨抛光后的正面,古代女孩化妆会不会化歪,全靠磨镜人的手艺了
至于古人怎么磨镜,就涉及到更多有趣的内容了……以后有空再更吧……
青铜是铜、锡、铅三种金属的合金,铅在其中是起降低铸造难度、节省原料、增加重量的作用,含量一般在20%以下,对颜色的影响小,对重量的影响大。有的青铜兵器为了使用方便、譬如青铜剑,甚至不含铅,而像箭镞为了提高杀伤力铅含量会非常高。
其他两种金属,铜的含量越高,青铜器原色就越闪着金色,也就是俗语说的“越金”“越黄”,一般礼器都是这样,使用的时候金光灿烂,很有仪式感。
锡的含量越高,青铜物理性质越坚硬,颜色闪锡光,也就是俗语说的“越白”,一般兵器、铜镜都是这样。兵器取其坚硬,铜镜取其磨平之后可以照出人影来。
细究起来就更复杂了,譬如青铜镜,齐家文化的几乎没有锡,所以更像是红铜镜。到了商周时期铜镜的锡含量从5%提高到了15%,战国时代锡含量到了20%—25%, @宇文舒 答案中周原青铜器范铸研究所铸造的铜镜应该就是这个锡含量,之后一直到唐代,铜镜的锡含量一直稳定在25%,这个比例确保了铜镜的美观性。宋代之后铜镜锡含量下降,铅含量上升,还加入了锌,材质已经不能说是青铜,更像是黄铜,颜色也更黄,质量就大不如前了。
金色。
之前上海博物馆办过一次“周野鹿鸣”特展,展出石鼓山青铜器,当时看到一堆金色青铜器,亮瞎了,至今念念不忘。乳钉纹簋守卣鸟父甲鼎兽面纹青铜鼎神鸟纹方座簋超可爱的牺尊
@宇文舒 答案里的同款铜镜,恰好拍过一件。
见日之光,长勿相忘,富未央。
铭文铜镜,西汉,荆州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