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TAKO
本期主要讲解锅具选择篇
文章主要会从锅体材质和使用场景两方面划分
锅体材质:生铁(铸铁),熟铁(精铁),铝,不锈钢,铜,不粘锅,陶锅,钛锅(最贵的),珐琅锅
使用场景:农村柴火灶,家庭燃气灶,电磁炉
我们平时说的铸铁和生铁其实是同一个东西生铁锅
生铁锅是比较常见的锅具,大多都是双耳式的
农村灶台和饭店厨房都用的比较多
跟熟铁锅也挺好区分,生铁锅外观更为厚实,颜色更偏黑,重量也明显更重
我放一张熟铁锅的图片大家就能看的比较明显了熟铁锅
熟铁锅更为亮白,同时更为轻薄,重量也会明显更轻
不过这是开锅前的样子,开完锅以后呈蓝黑色,如果是摆摊炒粉经常使用的话,颜色也会逐渐变黑
看一下王刚老师用的锅能看出来是什么锅吗?
接下来讲一下生铁锅的优劣
他的优点:
(1)耐用
生铁锅会比其他锅具厚重很多,所以更为耐用
日常家庭使用,用个十年八年的完全没问题
同时也不需要过多养护
铁是会生锈的,但是有两个要素
一个是氧气,一个是水,同时有一定的反应时间
家庭日常使用每天炒菜,其实还没等到它产生反应就已经重新开炒了
当然以防万一还是建议养成擦锅的习惯
洗完锅以后记得把锅擦干,不然哪天锅里积水,又刚好出门一两个星期
那回来可能就生锈了
我平时基本没养过锅,觉得拿油去润锅太麻烦了,但是擦锅这一步我是必不可少的,也不麻烦,洗完抹一下烧一下就行了
对了,刚买回来的铁锅要记得开锅。
熟铁锅还需要空烧烤蓝,烤蓝就是在锅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四氧化三铁,能大幅度的隔绝氧气,这样锅就没那么容易生锈。
生铁锅和氮化过的铁锅不需要空烧
洗干净润油就行了
开锅目的是清洗掉锅具表面的杂质,在锅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防止生锈和粘锅
(2)容量大
生铁锅的容量上限会比其他材质的锅具高一点,一般大锅都是生铁锅表面
容量大的好处也明显,能做份量或体积较多的菜肴食物,翻炒起来动作也可以更大一点,不容易把菜翻出去
缺点:
(1)厚重
厚重即是优点也是缺点
缺点方面就是很难掂锅,同时也不建议家庭灶台掂锅
掂生铁锅要用上腰胯的力,而且地方得宽敞些
像饭店厨房这种商业灶台是圆形的,锅具可以在上边滑动,很好借力,掂起来就不会很费劲
生铁锅基本没什么缺点,如果家里有明火灶台的,强烈建议必备一个生铁锅
其他的不粘锅,熟铁锅平底锅都可以另外考虑,但生铁锅我认为是必须有的
最大的原因就是生铁锅是最耐用的
一口生铁锅养的好,用个十年八年完全不是问题
粘锅这一方面
铁锅用的好是完全不粘的
火一定要把锅烧透,油不用多,但是一定要把锅壁润透
你要是刚开火就立马放油丢食材,那肯定粘。不难的,有会的人在旁边教两遍其实很快就能上手了
不粘锅对新手很友好,我也推荐备一个不粘锅,但是厨房老手除了不粘锅以外肯定得有一个铁锅
因为不粘锅烹饪的时候是不能大火的,也不要空烧,锅温过高会破坏涂层甚至析出有害物质
所以不粘锅不能拿来爆炒(普通炒肉炒菜是可以的,爆炒是指锅内温度高,下锅立马扒拉几下就能出锅的),也不推荐拿来油炸,油炸锅温容易过高,中小火慢煎是可以的。
而且不粘锅不能用铁铲铁勺,怕划破涂层,得用胶铲或者木铲,对烹饪操作还是有影响的
铁铲相对于木铲和胶铲来说更为扁平锋利,操作性更大
说到这里顺便再科普一下,油温是会不断升高的,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水
油是有燃点的,温度太高是会起火的,像平时的炒菜起火就是温度太高过了油的燃点烧起来了
如果油温高烧起来了,千万不要一时慌乱拿水去浇灭它,你平时做饭的时候往热油里丢一两滴水那油是不是会炸开
油都烧起来的时候,你还拿水去浇它,那你就是给自己点个手榴弹,火会立马炸开
正确做法是能关火就先关火,找锅盖给他盖上,隔绝氧气
如果是真的喜欢做饭的,家里有灶台的,一定要备上一个铁锅,生铁熟铁都行
熟铁的材质我们刚才也大概讲过了
直接讲优缺点
优点:
(1)导热块
熟铁的导热性比生铁快,但还是比铜和铝慢
(2)轻便
熟铁锅跟生铁锅的重量比起来就相差很多了
但也是由于轻便,所以反而不会像生铁锅那样耐用
但是熟铁锅韧性会比生铁锅强
熟铁锅更适合做爆炒类的菜肴
像如果要在外边开个炒粉摊小炒饭馆的,都是建议用熟铁锅
同时如果你想掂锅的话,那也得购买熟铁锅,生铁锅很难掂起来
(3)锅气更足
先讲一下什么是锅气
王刚老师之前的视频讲过,直接借用一下
看完图片应该就明白了
原理也是跟熟铁锅导热性强有关
导热性好,热的快,所以也更容易出锅气,同时也更适合爆炒菜式
缺点:
(1)没有生铁锅耐用
(2)由于热的快,火候更难控制,翻炒或者下锅不及时容易粘锅或者炒糊
缺点和优点相辅相成,熟铁锅适合爆炒,材质更轻薄
如果没有控制好火候和翻炒,会更容易粘锅
如今的高端铁锅还会进行氮化处理,日本叫室化
经过氮化的铁锅会在锅的表面形成一层更硬的氮化层
硬度更高,更加耐磨耐腐蚀,基本把铁锅的短板都补齐了
当然价格也更贵
氮化铁锅的开锅是不需要大火干烧烤蓝的,因为表面已经有氮化层了
铝锅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铝材质制作的,一种是不粘锅,中间用了铝合金做导热层。
铝合金的导热性会比铁好,但本质上属于含氟不粘锅的一类
所以我们这里讲一下纯铝材质的锅具
这种锅具的外形跟铁锅也有一点不同,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
比较常见的造型有两种
1.
这种是炒锅
2.
这种一般是蒸煮烧水用的
优点和缺点一起说了吧
导热性更强,同时更薄,更容易糊锅
所以不建议用铝锅来炒制食物,一般都是拿来蒸煮的
不耐用,更易被腐蚀,酸碱性强的食物都不适合烹调
初中化学学过的金属活动性口诀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铝的活动性是比铁高的,更容易在水溶液中起氧化反应
但是要铝生锈反而是比较难的,铝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氧化铝能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以前在农村铝锅是很多的,便宜,导热还快,省柴火
但现在基本很少看到铝锅了
铝锅只能用来蒸煮,同时稳定性差,容易和食物发生化学反应析出有害物质
不适合爆炒,也不耐高温
最主要是有流传铝锅用多了会摄入过量铝元素影响大脑(这个说法目前没有实锤)
不过宁杀错不放过嘛,不管铝有没有害,至少我们有别的替代品,不用来冒这个风险
优点:
耐腐蚀,安全健康耐用
缺点:
导热性较差,还很容易糊,同样不适合拿来做炒锅
拿来做汤锅是首选推荐
建议至少备一个,可以拿来蒸煮
铜的导热性在这些材质里是最好的
同时也是最贵的
铜锅的养护比较麻烦,容易产生铜绿,每次用完都要记得把水擦干
所以现在很少人用铜锅炒菜,价格高昂,养护麻烦,性价比不高
铜锅能做到的,铁锅基本都能做到
目前铜锅用的比较多的是拿去打火锅
钛是目前锅体材质中最健康的一个
金属惰性强,不容易发生反应,所以可以作为医疗器械植入人体
广泛应用于医疗、航天领域
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
当然,缺点也有
价格贵
导热一般且不均匀,所以新手用不好的话是容易粘锅和黑锅的
而且纯钛的锅是不导磁的,所以电磁炉不能用,但是如果你做了一个复合底,那电磁炉也可以用了
所以现在有商家会把钛锅的锅底改成复合底的,能适用更多灶具
同时也有一些会在锅体表面使用一些不粘技术,弥补钛锅的短板。
钛除了健康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轻,特别的轻
如果你有户外野炊需求的,入一个钛锅是非常不错的
户外锅具大部分用的是铝制品,因为铝的重量轻,同时价格很低
但是前边我们也说过铝不耐腐蚀,容易有毒性
所以户外的用具是两极化的,因为需要轻便携带
大部分要么是价格及其实惠的铝制品,要么是价格十分昂贵的钛制品
钛制品一件就几百块钱起步,铝制品三件套只用几十块
当然如果你是自驾游的,不用自己搬运锅具长途跋涉的,带铁锅也可以
不粘锅有多种类型
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锅的表面涂层是含氟涂层
因此不粘锅在使用上也有一个共同点需要注意
那就是不能划破涂层
如果涂层破了,会开始析出有毒物质
所以不能用铁铲,同时不能用钢丝球刷洗,这些都是避免刮破表面涂层
同时温度不能过高,超过260度同样会析出有害物质
因此,不粘锅也不需要开锅!!
网上有很多误导人的文章说不粘锅需要开锅,而且还把铁锅开锅的方法套上去
真的是害人
我们刚才说过不粘锅的涂层是不能耐高温的
开锅需要空烧,那个温度已经超过涂层所能承受的极限温度,会开始析出有害物质
同时开锅是为了更好的防止生锈和粘锅
这两点不粘锅都不需要,还开啥锅
还有一种是号称物理不粘
说表面没有含氟涂层的
常见的就是蜂窝锅
这种锅其实大多数依然是有涂层的,只是在涂层上边增加了一层不锈钢网膜
相对于传统不粘锅会更加安全一点,但是不沾性能也会稍减
不过就算买了这种锅,也不要像商家宣传的那样拿铁铲可劲造
它的涂层只是相对来说更难被破坏,不是不能破
陶锅和砂锅是差不多的
陶锅同样是建议大家配备一个的
如果有炖肉熬汤的习惯,拿陶锅炖煮出来的口感会比金属锅具更好
陶锅导热慢,但是受热更加均匀,这样炖煮起来的食材会更加柔和鲜美
煮红烧肉或者需要慢火熬制的汤用陶锅比较好
如果是紫菜汤,番茄鸡蛋汤这种很快煮好的的就用不锈钢锅
而且陶锅还可以用来做煲仔饭
不锈钢锅和陶锅是不冲突的
不锈钢锅热的快,可以拿来蒸煮,像饺子,紫菜蛋花汤之类的
陶锅可以拿来熬炖,鸡汤,砂锅粥之类
珐琅锅的内里是铸铁
然后再锅的内外壁喷涂上珐琅后就成为我们常见的珐琅锅
珐琅是一种硅酸盐类物质,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改良版的玻璃
所以珐琅锅的涂层是不含氟的,不用担心涂层脱落以后的健康问题。
但是珐琅锅的涂层下边是一层铸铁,而且这样的两层结构,不像我们传统铸铁锅那样光滑平整,水分更难蒸发,因此涂层掉落以后跟传统铁锅相比会更容易生锈
如果只用于炖煮还是可以用挺久的,像煎炒干烧这种就对容易涂层有损害
直接说一下珐琅锅的特点
(1)重,特别的重,没有用过珐琅锅的应该想象不到这个重量
我们文章里说的最重的生铁锅一般也只有2kg左右
珐琅锅一般是4kg左右,而且珐琅锅一般都不大
大一点的珐琅锅重量会更夸张
(2) 保温性,锁水性好
这是珐琅锅的主要优点
锁水性:
珐琅锅的盖子是没有孔的,水蒸气升到顶部要是跑不出的话会回流
这样炖煮完食材的精华会最大程度的保留,不会随着水蒸气一同流失
珐琅锅都是宣称有防溢功能
但是这个防溢功能也只是相对会比其他锅具防溢
你要是水加太满或者火开太大它照样是会溢出来的
保温性:
一般煮完以后盖上锅盖放置两三个小时还是温的
珐琅锅的烹调作用跟陶锅相似,以煲仔饭和炖煮焗为主
最适合的就是炖汤,小火慢炖,能最大程度保留本味,同时受热缓慢均匀,更能激发食材鲜味
(3)高颜值
珐琅锅的颜值是很大的一个卖点,这个就不用过多讲述了
(4)不建议经常煎炒
珐琅锅的描述上写着都是可以煎炒
但是我个人是不建议经常煎炒的
首先珐琅锅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小,在这么小的一个锅里能煎炒的东西其实很少
其次我们刚才也说过涂层问题,珐琅锅表面是珐琅涂层,如果铁铲磕碰也有可能导致涂层脱落
所以如果你要煎炒的话,记得使用木铲胶铲
再者就是珐琅锅并不是不粘锅,你拿它来煎炒就像铁锅一样需要热锅滑油,而且需要先倒油再加热,同时火不能过大。因为它里面虽然是铸铁,但是内外都是珐琅涂层,骤冷骤热,大火干烧都会破坏涂层。
总体来说,煎炒的效率很低,同时会大幅缩短珐琅锅的寿命
如果要经常煎炒的话建议另备一个锅具
当然也不是不能煎炒,只是频率不要过高
像煎鱼后加水炖煮的这种做法的菜肴,就直接在珐琅锅里煎炒完加水就行了,记得要加热水
(5)价格相对较贵
那贵的和便宜的有什么区别呢?
在做工材质上的区别是主要的
贵的珐琅锅手感光滑细腻,经久耐用
便宜的珐琅锅手感较为粗糙,而且寿命不长,涂层容易脱落生锈
同时贵的珐琅锅在锁水性和储热性上也会更好
(6)内壁颜色有黑珐琅和白珐琅之分,性能上相差不大,看个人喜好
(7)珐琅锅不需要开锅
铁锅需要开锅,但是珐琅锅只是内里材质是铁,涂层是珐琅层,跟铁锅是不一样的
到货以后擦洗干净就可以了,可以在上边抹油,不抹也行
但是要切记不要像铁锅开锅一样大火干烧
重点讲一下电磁炉
首先电磁炉的锅具底盘是需要有磁性的,才能跟电磁炉发生反应产生热量
常温下除了铁、钴、镍、钆外,其他金属磁性都是十分微弱的,可以忽略不计
而除了不锈钢外,我们锅体常见的材质里就只有铁了
所以如果锅底是铝或铝合金的,不适合作为电磁炉用锅
但是如果是锅体中间是铝合金,锅底是磁性金属的话是可以的
因为锅底是负责产生热量,锅体中间夹层是负责传导热量,铝合金导热性很好,并不冲突
这也是现在很多不粘锅用复合型锅底的原因
虽然铁锅的导磁性很好,但是这里并不建议用铁锅作为电磁炉的常用锅具
原因很简单,容易糊锅
电磁炉上的锅具用久了中心容易凸出来,这样在烹调的时候油不容易在中间聚拢,会朝四周流下去
而且电磁炉用锅一般较浅,不能用锅铲大范围翻动
再加上不能掂锅,极易导致受热不均产生粘锅
所以如果家里电磁炉要用来炒菜的话,建议备一个不粘锅
一般选锅的时候会看到有多少多少cm的尺寸
这里的尺寸指的是锅的直径
直接上图大家看的清晰一点
没有规定数值说一定适合几个人用,每个人食量也不一,你可以看锅的外观大小自己估量
按我自己的感觉的话
30cm两个人用,吃饭的人数每增加一个就多加2cm
建议买大一点的,我基本都是往大的买
有人来家里做客的话也够用
而且大一点的会更好掂锅,更好翻炒,食物不会那么容易被炒飞出来
刚才说过铸铁锅是家里有明火灶台必备推荐的
直接推荐一款我的自用款
中福铁锅
这款性价比实在太高了,所以铸铁锅这里我只推荐这款
首先品牌上,中福已经有四百年锻造铁锅的历史了,是广西的非遗保护单位
而且这款一百多的铁锅居然还是有氮化处理的
市面上有氮化处理的铁锅基本都是几百元的
用了一段时间非常满意,完全不沾,所以推荐给大家
购买的话商家是有帮忙用猪油开锅的,到货以后洗一洗就可以直接用了,不用额外开锅
从图里就可以看出内壁十分光滑有质感,上边图片中的是没开过的,我打算自己开,所以让商家给我发了一个没开过的
氮化处理的铁锅开锅是不用空烧烤蓝的,清洗干净抹油就可以了
这个铁锅我用了几个月,除了开锅以外从来没有用油保养过,现在依然完全不粘不锈
当然,我只是觉得抹油太麻烦了想偷懒,想让锅用的更黑更亮更润还是可以用油养一下的
油可以不抹,但是每次用完记得把水分擦干烧干,不然容易生锈
最近中福的商家出了一款新款,造型跟图片中的一样,同样是氮化工艺的铸铁锅,重量却轻了整整一斤
卖铸铁锅的商家很少有做轻的,做轻对工艺十分考验
像上边图片里的这个锅我如果要掂锅的话我得双手掂,还是挺重的
所以如果有考虑轻一点的锅具的,也非常推荐中福这款新款的轻铁锅
最轻能到1.2kg
锅的表面同样光滑透亮
好的锅表面都是养的光滑透亮的
中福这款还没养过就已经这么锃亮了
熟铁锅优缺点我们之前都讲过了,跟铸铁锅比起来更加轻盈,锅体更薄,导热性更强
熟铁锅推荐沂蒙铁匠的
沂蒙铁匠的熟铁锅还是挺出名的,月销过万
熟铁锅和生铁锅的选择再重温一遍,如果日常家庭炒菜或者小白的话更推荐生铁锅
生铁更厚实稳重
熟铁锅的锅壁会比较薄,锅热的很快,更适合爆炒
厨房新手要是掌控不好火候,容易糊锅
当然都是有利有弊,熟铁锅导热快,出锅气也快,看大家自己选择了
如果想要更高端一点的有氮化处理的熟铁锅,可以看一下中康的
之前由于国内做氮化熟铁锅的品牌比较少
之前我都是推荐一个国外品牌的
但是那个品牌的氮化熟铁锅价格贵,一个要四百块左右了
中福是把氮化生铁锅的价格打下来了,但是氮化熟铁锅的价格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国产品牌打下来
现在有了,中康氮化熟铁锅
直接打了一个骨折
一个只需要一百多
所以现在不推荐神田了,直接中康,中康更是直接质保
三年内生锈,直接免费换两口新锅,看的出它的自信底气了
不过我用完锅都是直接擦干烧干水分的,我还真好奇要是有人用完锅不擦,这氮化的铁锅三年会不会生锈
如果想要买煎锅的话也可以直接在这几个品牌里选择
煎锅原理跟普通铁锅一样,只是底变平了
想要生铁煎锅的可以直接看中福的,想要熟铁的可以看沂蒙铁匠和中康的
涂层不粘锅的锅基本都是平底的,所以不粘锅基本都可以当做煎锅来用
前边说了铝锅暂时不推荐
如果想蒸煮的话可以用不锈钢锅
虽然导热性差了一点,但是安全,还不会生锈
炒的话可以用铁锅或者不粘锅,都比铝锅好
很久以前回老家的时候用过家里的铝锅
汤锅炒锅都有,炒锅非常容易沾,逢炒必沾
那个时候还不懂锅具有什么差别
至于网上说的那些含铝的不粘锅和铝锅不是一回事
铝锅是整个都是铝材质的,不粘锅含铝一般指的是锅体里边含有铝合金,增强导热性能
但是涂层都是含氟涂层,所以不粘锅里的铝并不影响锅的性能和安全
因为这层铝是夹在锅体中间,导热用的,接触不到食材
铝锅这里就不做推荐了,大家有需要的自行挑选
不锈钢的鉴别要点主要就是材质,大家都知道304不锈钢更为安全健康
但是真用304不锈钢的锅具比较少,因为304不锈钢材料很贵
更多用的是4系列或者2系列的不锈钢
你在外边吃饭,饭馆用的不锈钢盘,餐车,勺子筷子等等餐饮用具
基本不会有304的
能不能用我也说不准,因为我后来才知道我以前用的很多餐具都不是304的
但吃了这么多年暂时也还没看出什么明显问题
不过现在既然知道了,平时买不锈钢产品时都会尽量挑选304的
有条件的还是推荐304的,健康不健康另说
至少304是实实在在的比2系列和4系列更好的
耐用度防腐蚀度都是更强的
京造是304不锈钢锅里做的比较便宜好用的
这款有蒸篦,蒸煮两用
两种规格可以选择,28cm和30cm,同时如果平时蒸东西比较多的,它还有三层蒸笼款式选择
锅是复合结构
跟食物内部接触的是304不锈钢,最外层跟火接触的不是
同时蒸片也是304不锈钢的,锅盖不是
是不是觉得它有点抠抠搜搜的
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它实打实的告诉你了,而且跟食物接触的部分全部用的是304
可以跟其他品牌的对比一下
如果想要小一点的不锈钢锅的,也可以看看雪平锅
这种雪平锅煮一两个人份的食物刚刚好
每次煮完刷洗也方便
雪平锅是日本最先开始使用的,所以要买雪平锅的话可以看一下神田的,也是日本品牌
图中的这款就是神田的,同样可以搭配蒸格
但是神田的这款用的不是304不锈钢
4系列的,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大概率是430
但是价格会相对实惠一点
如果要304不锈钢的雪平锅的话,还是可以看下京造的ZTG-002
这款也是可以搭配蒸格的
就是这个把手容易烫手,拿的时候要注意
这里要提醒一下
所有的雪平锅,都不要开大火煮
很容易把锅烧黑
雪平锅体积小,蓄热快
天生会把火力提升一个档次
你拿小火煮雪平锅的时候,就相当于中火
拿中火煮的时候,就相当于大火
拿大火煮,就太大了,会把雪平锅上层没有被水浸没的地方烧黑掉
把手也会烧到
我一般都是中小火煮开后转小火,要是你买的雪平锅体积比较大也可以火力调大点,可以直接中火。
但都不要调到大火的状态,多试几次就有经验了
这款跟第一款一样,锅底是分三层的,锅内层是304不锈钢,锅外层跟火焰接触的部分不是
京造也有木柄把手的雪平锅
可以搭配蒸格,体积会小一点,直径会小一点,18cm和20cm两种规格可选
跟神田那款差不多,但是价格比神田的便宜很多
因为神田的蒸格是得选配的,这个是直接送的
而且这款虽然锅身跟神田一样是430不锈钢
但是蒸格反而用了304不锈钢,这倒是很难得
可以跟神田那款做对比参考
这款性价比相对来说高很多
不锈钢锅有一个点要注意
就是不锈钢锅如果是把手没有包裹的,拿锅盖和端锅的时候记得拿抹布隔着,不然容易烫伤
铜锅个人感觉实用性不强,所以在这篇文章里同样不做推荐
钛锅选购的话,需要注意含钛量
有一些商家写的是有钛锅具,没有说明含钛多少,这种一律略过
如果钛很多的话是会作为优势直接写出来的
就跟以前的很多家电说含金,含铜却不说有多少一样
钛锅的话推荐五江的
五江是国内专门做钛制品比较出名的品牌
五江的钛锅有两种,一种是纯钛的
优势明显
金属性质稳定,相对来说更加健康
而且重量很轻
缺点也说过,新手用不好的话容易粘锅黑锅
黑锅这点倒也不是说金属的问题
主要是颜色的问题
这种偏浅的银灰色,烧糊了就是比较容易留痕迹
就像不锈钢锅,你烧焦了也是能留下明显的焦痕的
铁锅倒是不会,不是因为铁锅不会焦,是因为铁锅颜色比较深,真留了看起来也不明显
第二种就是我们文章前边提到的复合锅具
接触食物的涂层用的是纯钛,保留了钛锅最大的优点,不用担心跟食材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不会有重金属或者其他有害物质析出,也不用担心生锈之类
导热层用了不锈钢和铝,提高导热效率的同时导热还更加均匀
最后导磁的不锈钢层,电磁炉也能用
同时表面有使用一些不粘技术
喷射钛熔颗粒在上边
这层涂层的材质是钛,不是特氟龙
这款复合锅底的钛锅弥补了钛锅容易粘锅黑锅的短板
不过也有一个缺点,用了其他金属材料,轻便的优势就不是很明显了
前边我们说过了,不粘锅的底座是需要磁性的,电磁炉才能用
涂层的话以含氟涂层为主
号称不锈钢的蜂窝不粘锅大多数也是有涂层的
所以不粘锅主要分两类
蜂窝不粘锅
传统不粘锅
我们平时还可以看到一种麦饭石色不粘锅
麦饭石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麦饭石色,只是说外观像麦饭石
即使是真正的麦饭石也没什么差别,麦饭石跟不粘性能上并没有什么联系
传统的不粘锅这里推荐三款
1.京东京造LJ005
京造这款麦饭石色锅有个特点
就是设计的特别的轻
不带锅盖的重量只有0.9kg,非常适合想掂锅但是力气又不是很大的人
锅是复合底的,可以放电磁炉用,价格也比较实惠
2.苏泊尔火红点聚油不粘锅
不粘锅使用时,如果电磁炉的线盘不够大,或者燃气灶开小火煎炒时
中间温度往往会大于四周温度
这样用久了锅的中心会因为受热不均往外凸出
这个时候倒油下去会向四周留走,聚不到中间,炒起菜来非常麻烦
苏泊尔红点聚油不粘锅就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
它把中间改低了,这样油就能始终往中间聚拢
目前红点不粘锅已经出到四代了
想要实惠一点,性价比高一点的可以直接购买一代的,不过一代的不粘锅都比较小一点
如果想要30cm或以上的,可以看看四代的
3.想要大一点又没那么贵的可以看一下这款苏泊尔经典款
最大能有36cm
如果是想要蜂窝花纹的
推荐KBOKA的
316L不锈钢,比食品级再高一级
想要实惠一点的同样可以看看京造的,不过京造这款是304不锈钢的
同时再提醒一遍,不粘锅是不需要开锅的,烹饪时尽量中小火,不要大火空烧
陶锅的话推荐两款陶煲王的,陶煲王是国内专门做陶锅的品牌,性价比很高
款式很多种,大家可以自己挑选
陶锅没必要买太贵的,有些日本进口的六七百块钱的,说实话跟国产的差别并不大
首推归禾器和北鼎
归禾器是中端价位珐琅锅的性价比代表,珐琅涂层质感光滑细腻,不会像一些中低价位珐琅锅一样手感粗糙,甚至可以直接比肩一些高价位的珐琅锅
如果想买一款够用款的,归禾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归禾器是中端价位珐琅锅的性价比代表,那北鼎就是高价位的珐琅锅性价比代表
高价位珐琅锅大部分以进口品牌为主,目前进口品牌里各方面都做的比较好的是staub
北鼎的锅具跟staub相比没有太大差别,但是价钱却便宜挺多
所以高价位的珐琅锅我是首推北鼎的
要直接买staub的也行
就是价格会比较贵,但质量有保障
EWIWE属于比较平价的代表,没有上述几个品牌那么扎实
但是作为入门使用也是完全可以的了
造型也好看
这款的鹿灵造型挺有特色的,一并推荐给大家
好啦,本期锅具文章暂时就到这里了
后续其他厨房家电的选购技巧文章也会陆续更新
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等待后续更新噢
相关文章:
灶具类:燃气灶,抽油烟机,烟机灶
厨房小家电类:电磁炉,破壁机,电压力锅,电饭煲
厨房用品类:锅具
最后最后,原创不易,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麻烦可以点个赞支持一下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