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个国度的社会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成果和文化艺术成果,都是其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古埃及手工艺,就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体现。在手工艺这一浩瀚的领域,首饰工艺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古埃及的首饰工艺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的打磨工艺阶段,古埃及的手工艺匠人,只会对原材料进行简单的打磨和加工,制作出相对初级的首饰,包括耳环和项链等种类。
第二个阶段则是镶嵌工艺发展阶段,人们会在传统的首饰上镶嵌宝石,使之散发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这两大不同的手工艺发展阶段,分别对应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古埃及首饰工艺的发展,又反映出了怎样的社会文化发展特点?
传统打磨,门槛较低
在研究古埃及人的首饰穿戴历史时,不少历史学家都曾说过:
“这个国度最原始的首饰,几乎没有制作门槛,人人都能成为首饰设计师。”
受到时代环境和社会发展技术的局限,原始的古埃及手工艺,呈现出技术单一、难度较低、流程简单的特征。当时社会上的种种手工艺品,几乎不具备任何技术门槛。
古埃及的首饰工艺作为手工艺的一部分,也经历过相对原始的传统打磨时代。
在这个时代,首饰并不是多么昂贵的东西。它的制作材料相对简单,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种种自然界的馈赠,可以成为制作首饰的原材料。正因如此,制作首饰的成本花费并不高。
海边的贝壳,草原上的象牙,森林里的树木,都能成为原材料。
贝壳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材料,人们能够用它来制作耳环和项链等日常佩戴的首饰。
在制作耳环时,手工艺人会先来到海边,挑选花纹更为精美,质感更为上乘,整体形状更为圆润的贝壳。越是精美的贝壳,越能够制作出精美的首饰。
捡回贝壳以后,人们会将之洗净,冲刷掉所有的泥沙,保持一个相对干净清洁的状态。而后,人们会根据耳朵的形状,把贝壳剪切成不同的模样。
比如说圆形的耳环,人们就会把贝壳的中间掏空,留下边缘的弧线,非常美丽大方。
又比如说类似耳钉的点缀,人们会直接保留一整个小小的贝壳,使之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
在制作项链时,贝壳就更为常见。
不同的小贝壳之间可以用鱼线或者是其他较为坚韧的线串起,互相碰撞,它们会发出叮铃铃的声响,非常动听。
戴在脖子上时,这些贝壳也能更好地修饰颈部的线条,让人显得更有气质。
贝壳首饰的制作成本并不高,传统的打磨技术也没有任何难度。所以即便是古埃及的平民百姓,大家也能够自己制作。
至于象牙首饰,相比起前者来说,它的受众就更为有限。
象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原材料,人们在获得象牙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打磨象牙也是一件技术活,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根本无法完成。
用象牙制作而成的首饰,整体呈现出洁白无瑕的特征,在阳光之下白得耀眼,十分有质感,能够彰显人的品位。
只有古埃及的贵族,才有资格和能力佩戴象牙首饰。普通人无法得到的资源,他们的获得不费吹灰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磨贝壳首饰和象牙首饰之时,设计者和制作者都会在上面留下属于自己的小小标签。这个标签,有时是一个独特的符号,有时又是设计师自己设计的签名。
其实这一道理,和我们今天见到的种种品牌类首饰十分相似。
某一种品牌的首饰,总是固定呈现出某种形状,或是会在其结构中保留某种特殊的元素。这种形状或元素,正是品牌的标签。
可见在古埃及的原始社会时代,手工艺匠人就已经拥有打造品牌的先进理念。
光是贝壳和象牙,还没有办法完全满足人们日益进步的需求。在时代发展的环境之下,金属首饰开发出来,并获得了更大的受众群体。
比如说黄金,它是一种在古埃及王国里非常常见的金属。当人们掌握了黄金的冶炼技术和加工技术之后,黄金首饰便随处可见。
比起传统的首饰原材料来说,黄金的可塑性更强。手工艺人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之设计成各种形状,每一位客户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向设计师定制不同的形状。
为了保证资源的垄断,古埃及皇室将黄金冶炼和加工技术定义为绝密技术。
在整个社会上,只有皇室手工艺人才拥有这项技术的使用权。普通的民间手工艺者,包括心灵手巧的老百姓,大家都无法得知其中的奥秘。
不能自己制作,人们便只能选择购买。当时市面上的黄金首饰交易极为频繁,而且由于种类繁多,技术先进,每一位顾客都能在商场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商品。
佩戴黄金首饰,一时之间也掀起了社会潮流。那个时候的古埃及人,不管男女老少,大家身上总会有一些黄金首饰的点缀。
有人会佩戴黄金项圈,有人喜欢黄金手镯,有人还会在头发上做文章。
总而言之,黄金首饰已经蔚然成风。
黄金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昂贵的金属,但是在古埃及却并非如此。由于国内的黄金储存量相对丰富,所以这一资源就显得不那么珍贵。
相比之下,国内稀缺只能进口的白银,价格会更加高昂。
为了形成首饰的对比,有一部分手工艺人会在黄金首饰中加入白银,制作成合金首饰。这一制作工艺更为繁琐,难度更高,成本自然也就更高。
只有社会上的贵族阶层,才有能力随心所欲的佩戴合金首饰。
虽然当时古埃及的首饰发展状况已经非常繁荣,但是透过其制作过程可知,这还只是首饰工艺发展的初级阶段。更具有挑战性的工艺和技术,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
随后产生的首饰镶嵌技术,才让古埃及的首饰市场迎来的突破性和飞跃性的发展。
镶嵌技术,更上层楼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埃及民众对于生活的要求自然也会更高,尤其是生活质量方面,他们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在首饰这个问题上,过去的传统打磨工艺,已经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新的制作技术,也就是首饰镶嵌工艺,正成为新兴潮流。
在整个埃及王朝,黄金首饰十分普遍,随处可见。但传统的打磨工艺,其产出的黄金首饰色泽较为黯淡,而且结构细节等方面不够精致,整体的吸引度和美观程度并不高。
镶嵌技术,主要镶嵌闪闪发光的宝石。经过镶嵌技术加工之后的首饰,呈现出了非同凡响的质感。
大约在古埃及第十二王朝,黄金镶嵌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那一个阶段,几乎所有的黄金首饰,都不再像以往那样单调。
有了镶嵌技术加持以后,整个古埃及的首饰制作流程大约是这样的。
首先,手工艺人会选用合适的原材料,比如色泽和形状十分饱满的黄金,按照最开始预设的模样,通过简单的冶炼技术,把基本的形状框架制作出来。
比如打造一顶黄金飞鸟头冠,那就需要先通过冶炼的方式,基本构建出飞鸟的线条和头冠的大概形状。
而后,镶嵌技术才会真正派上用场。
根据设计图纸,工匠们需要把飞鸟的各个部位和细节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每一个部位,都需要做到线条流畅,风格统一,形状美观大方。
所有细节的工作完成之后,他们需要把零部件通过特定工艺镶嵌在一起,使之呈现出最为和谐和完美的状态。在这之后,画龙点睛之笔便出现了。
因为制作的成品是飞鸟头冠,所以鸟儿的眼睛最为重要,直接影响到这件首饰的质感。
手工艺人会选用精致的红玛瑙或者宝石,将之作为点缀,小心翼翼地镶嵌到飞鸟之上,让整个头冠更加熠熠生辉。
有了细节的打造和宝石的点缀,飞鸟头冠不再像过去那样朴素简单。它更加昂贵,也更值得珍藏。
在这件首饰中出现的红色玛瑙,或者是其他闪闪发光的宝石,就是古埃及人最常使用的镶嵌材料。有了这些发光的东西,首饰便不会再黯淡无光。
在镶嵌这个门道上,不同的匠人拥有不同的水平。通常情况下,真正的能工巧匠,都会被古埃及皇室招揽,专门为皇室贵族服务。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高手在民间的情况,能人异士,真的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有了镶嵌技术,古埃及的首饰制作工艺便迈入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两个不同的阶段,也对应着不同特色的古埃及社会发展文化,对应着阶段性特点。
阶级分化,越发鲜明
在传统打磨工艺发展的年代里,整个古埃及社会的阶级分化并没有那么严重。每一种首饰的制作成本并不高,制作难度也并不大,所以人人都能戴,人人都能享。
但是到了镶嵌工艺发展阶段,古埃及的社会分化和等级的鲜明,便通过首饰佩戴这件事体现出来。
上层贵族阶级,可以佩戴镶嵌着宝石和各类精美点缀的黄金以及合金首饰。耳环、项链、腰带、头冠,这些首饰,与他们的生活如影随形。
至于底层民众,人们最常佩戴的首饰是项链和耳环,腰带以及头冠等身份地位的象征,与他们并没有缘分。
值得一提的是,蛇形王冠,它就像我国封建时代的龙袍一样,是古埃及王朝掌舵人的专属。任何人胆敢随意佩戴,都会被视为僭越。
整个社会的发展,必将朝着阶级分化和社会分层的方向前进。而古埃及的传统制作工艺,就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之中,一点点发展传承下去。
时至今日,西方饰品镶嵌工艺,仍然会受到古埃及的古法影响。
结语:
古埃及的首饰工艺,经历了阶段性的发展演变。从前的传统打磨工艺难度较低,而后来的镶嵌工艺则门槛较高,这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民众需求的增加。
社会阶级的分化,也在这一过程中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