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铸造炉。背景技术:2.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而铸造炉就是铸造工作中的主要工具设备。大型铸造炉在使用后内部易产生大量的炉渣残留物,导致其工作效率受到大幅影响,因此,需要在铸造工作结束后对铸造炉进行清理,目前,炉渣残留物清理工作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且最后使用冷水对铸造炉进行清洗,冷水的清洗效果不如热水好,但是一般车间内不储存热水,导致热水的取用较为麻烦;现有铸造炉一般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铸造炉在工作中会散失较多的热量,这些热量白白散失且无法利用。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铸造炉。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5.一种节能环保型铸造炉,包括铸造炉本体,所述铸造炉本体底部设有燃烧室,所述铸造炉本体内部设有内壁,所述铸造炉本体的侧面贴近底部位置设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连通铸造炉本体的内腔与外部环境,所述排出管远离铸造炉本体一端设有阀门,所述铸造炉本体顶部设有盖子,所述铸造炉本体外侧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上位于铸造炉本体正上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靠近铸造炉本体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动力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第一清理元件和第二清理元件,所述铸造炉本体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热量收集元件,所述热量收集元件环绕在铸造炉本体的内壁外侧,所述热量收集元件一端设有第一接头,所述热量收集元件另一端设有第二接头,所述铸造炉本体的侧面靠近底部位置和靠近顶部位置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位于两个开口内,所述机架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微型水泵和水箱,所述水箱、第一微型水泵和热量收集元件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二微型水泵、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微型水泵安装在动力机构一侧的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安装在靠近所述铸造炉本体一侧的安装板上,所述水箱、第二微型水泵、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通过水管相连接。6.优选地,所述空腔呈圆环形分布。7.优选地,所述热量收集元件呈管状,所述热量收集元件呈螺旋状环绕在铸造炉本体的内壁外侧。8.进一步地,所述热量收集元件之间紧密贴合。9.进一步地,所述热量收集元件由铜材料制成。10.优选地,所述空腔内位于热量收集元件的外侧设有保温层。11.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头为旋转式喷头。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头有两个且以所述安装板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13.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侧面靠近第一喷头位置设有距离传感器。14.优选地,所述机架一侧设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设有单片机,所述升降机构、动力机构、第一微型水泵、第二微型水泵和距离传感器均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向燃烧室内加入燃料对铸造炉本体进行加热,铸造炉本体内的保温层可减少铸造炉本体内的热量散失;当需要清理铸造炉本体时,可在加热铸造炉本体的同时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一微型水泵工作,第一微型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抽送至第一接头位置,冷水进入热量收集元件中,铸造炉本体的内壁上的热量传递至热量收集元件,冷水通过热量收集元件时被加热成热水,热水通过第二接头出来进入水箱中,可循环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保证水箱内水的温度;当铸造炉本体的铸造工作结束后,首先将铸造炉本体内加热融化的金属液体通过阀门控制排出管排出,然后打开铸造炉本体顶部的盖子,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升降机构和动力机构工作,动力机构带动第一清理元件和第二清理元件转动,升降机构朝向铸造炉本体方向工作将第一清理元件和第二清理元件依次送入铸造炉本体内,第一清理元件将内壁上的残留物刮除,刮除后的残留物掉落在铸造炉本体的底部,第二清理元件再次对内壁进行清扫,保证内壁上无残留物,当距离传感器感应到内壁时,单片机控制第二微型水泵将水箱内的热水输送至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位置,第一喷头对内壁进行清洗,第二喷头对铸造炉本体底部进行清洗,热水对于铸造炉本体的清洗效果佳,铸造炉本体内的残留物通过排出管排出,保持铸造炉本体内部的清洁;最后单片机控制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清理元件和第二清理元件离开铸造炉本体,完成对铸造炉本体的清理工作。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使用热量收集元件获取热水,解决了车间的热水不易获得的问题;(2)热量收集元件可将铸造炉工作时产生的部分热量加热冷水,最后将热水储存在水箱中便于后面使用热水对铸造炉进行清洗,且铸造炉具有保温层,热量不易散失,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性;(3)清洗铸造炉的热水无需通过其他加热设备加热获得,节省使用成本;(4)采用清理机构和清洗机构代替人工手动清理炉渣残留物,具有清理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附图说明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第一主视图;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炉本体俯视图;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量收集元件主视图;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炉本体剖视图;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放大视图;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第二主视图。23.其中:1、铸造炉本体;11、空腔;12、热量收集元件;121、第二接头;122、第一接头;13、排出管;131、阀门;14、内壁;15、保温层;16、开口;2、机架;3、升降机构;4、安装板;41、距离传感器;5、动力机构;6、固定杆;7、清理机构;71、第一清理元件;72、第二清理元件;8、清洗机构;81、第二微型水泵;82、第一喷头;83、第二喷头;84、水管;85、水箱;86、第一微型水泵;9、燃烧室。具体实施方式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25.如图1、图2和图6所示,一种节能环保型铸造炉,包括铸造炉本体1,铸造炉本体1底部设有燃烧室9,燃烧室9附近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使得燃烧室9内的燃料燃烧更充分,铸造炉本体1内部设有内壁14。铸造炉本体1的侧面贴近底部位置设有排出管13,排出管13连通铸造炉本体1的内腔与外部环境,排出管13远离铸造炉本体1一端设有阀门131,铸造炉本体1顶部设有盖子。铸造炉本体1外侧设有机架2,机架2上位于铸造炉本体1正上方设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靠近铸造炉本体1一端设有安装板4。升降机构3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安装板4上设有动力机构5和清洗机构8。动力机构5上设有固定杆6,动力机构5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杆6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固定杆6上设有清理机构7,清理机构7包括第一清理元件71和第二清理元件72。第一清理元件71为刮板,第二清理元件72为刷把,第一清理元件71对内壁14上粘附性较强和体积较大的残留物进行清理,第二清理元件72对内壁14上粘附性不强和体积较小的残留物进行清理。铸造炉本体1上设有空腔11,空腔11内设有热量收集元件12。热量收集元件12环绕在铸造炉本体1的内壁14外侧,热量收集元件12一端设有第一接头122,热量收集元件12另一端设有第二接头121。铸造炉本体1的侧面靠近底部位置和靠近顶部位置均设有开口16,开口16与空腔11相连通。第一接头122和第二接头121分别位于两个开口16内。机架2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微型水泵86和水箱85,水箱85、第一微型水泵86和热量收集元件12通过水管84相连接。其中,第一微型水泵86的输入口与水箱85的底部接口通过水管84相连接,第一微型水泵86的输出口与第一接头122通过水管84相连接,第二接头121与水箱85的顶部接口通过水管84相连接。清洗机构8包括第二微型水泵81、第一喷头82和第二喷头83。第二微型水泵81安装在动力机构5一侧的安装板4上。第一喷头82和第二喷头83安装在靠近铸造炉本体1一侧的安装板4上,水箱85、第二微型水泵81、第一喷头82和第二喷头83通过水管84相连接。其中,水箱85的底部接口与第二微型水泵81的输入口通过水管84相连接,第二微型水泵81的输出口与第一喷头82、第二喷头83通过水管84相连接。热量收集元件12加热水箱85内的冷水。动力机构5带动第一清理元件71和第二清理元件72依次将铸造炉本体1的内壁14清理干净,清洗机构8对铸造炉本体1内的炉渣残留物进行冲洗。26.如图3和图4所示,空腔11呈圆环形分布。热量收集元件12呈管状,热量收集元件12呈螺旋状环绕在铸造炉本体1的内壁14外侧。热量收集元件12之间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热量收集元件12由铜材料制成。空腔11内位于热量收集元件12的外侧设有保温层15,保温层15为石棉。27.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喷头82为旋转式喷头。第一喷头82有两个且以安装板4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旋转式喷头方便清洗内壁14。安装板4侧面靠近第一喷头82位置设有距离传感器41。28.机架2一侧设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有单片机,升降机构3、动力机构5、第一微型水泵86、第二微型水泵81和距离传感器41均与单片机电连接。29.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工作时,向燃烧室9内加入燃料对铸造炉本体1进行加热,铸造炉本体1内的保温层15可减少铸造炉本体1内的热量散失;当需要清理铸造炉本体1时,可在加热铸造炉本体1的同时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一微型水泵86工作,第一微型水泵86将水箱85内的冷水抽送至第一接头122位置,冷水进入热量收集元件12中,铸造炉本体1的内壁14上的热量传递至热量收集元件12,冷水通过热量收集元件12时被加热成热水,热水通过第二接头121出来进入水箱85中,可循环对水箱85内的水进行加热,保证水箱85内水的温度;当铸造炉本体1的铸造工作结束后,首先将铸造炉本体1内加热融化的金属液体通过阀门131控制排出管13排出,然后打开铸造炉本体1顶部的盖子,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升降机构3和动力机构5工作,动力机构5带动第一清理元件71和第二清理元件72转动,升降机构3朝向铸造炉本体1方向工作将第一清理元件71和第二清理元件72依次送入铸造炉本体1内,第一清理元件71将内壁14上的残留物刮除,刮除后的残留物掉落在铸造炉本体1的底部,第二清理元件72再次对内壁14进行清扫,保证内壁14上无残留物,当距离传感器41感应到内壁14时,单片机控制第二微型水泵81将水箱85内的热水输送至第一喷头82和第二喷头83位置,第一喷头82对内壁14进行清洗,第二喷头83对铸造炉本体1底部进行清洗,热水对于铸造炉本体1的清洗效果佳,铸造炉本体1内的残留物通过排出管13排出,保持铸造炉本体1内部的清洁;最后单片机控制升降机构3带动第一清理元件71和第二清理元件72离开铸造炉本体1,完成对铸造炉本体1的清理工作。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