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3
1.1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3
1.2 机床夹具的发展前景 4
1.2.1 机床夹具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4
1.2.2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5
2 零件的分析 7
2.1 齿轮泵泵体技术要求 7
2.2 零件的材料 7
2.3 选择毛坯的原则 7
2.3.1零件毛坯的选择 7
2.3.2毛坯选择的原则 7
3 确定毛坯、画毛坯图 10
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及材料 10
3.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4 工艺规程设计 13
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3
4.1.1粗基准的选择 13
4.1.2精基准的选择 13
4.2 制定工艺路线 13
4.3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14
4.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5
5 专用夹具设计 20
5.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0
5.2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20
5.3 夹紧力的计算 21
5.4 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23
5.5 夹具精度分析 23
5.6 钻套的选择 23
5.7 钻模板的设计 25
5.8 夹具体的设计 28
5.9 其他元件的设计 29
结 论 30
致 谢 31
参 考 文 献 32
附录A 35
附录B 36
1 绪论
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尾台体)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床夹具已成为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装备。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机床夹具的改进和创造已成为广大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有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
1.1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情况整体来看,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具有比较牢固的基础和抗冲击能力。即使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由于国家迅速颁布实施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中国制造业不但有效遏制产业持续下滑势头,而且率先实现恢复性增长。2009年全年总产值首次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了10.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07%,高出全国工业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创造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辆大关,达到1379万辆和1364万辆,分别增长48%和46%。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中国制造业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继续保持稳定、协调、较快的发展趋势。
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制造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当代制造业的革命提供了众多的手段,正在使制造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发生重大转变,高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先进制造技术也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企业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技术改造、“工艺突破口”和全面质量管理等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制造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批先进的制造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和普及,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在关键工序增加了先进、精密、高效的关键设备。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阶段性的差距。集中反映为制造技术的落后;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覆盖率超过60%,而中国的覆盖率仅为5%左在。发达国家早在六十年代就已普遍采用优质高效低耗工艺及CAD装备,而中国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落后的工艺装备进行生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先进工艺普及程度不足10%。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实现了柔性自动化,并正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而中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的阶段。
目前制造技术来源大部分依赖国外技术,而自主开发的科技成果形成产业的较少。中国制造技术落后除了历史的原因以外,其他主要原因是: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实现国产化的低层次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技术开发经费不足;缺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健全的机制,作为其中最关键环节的企业没有真正成为开发的主体。还应看到,社会在注重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通讯生产为代表的高技术发展的同时,对制造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