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型熔模铸造在艺术铸件中的应用
铜陵有色金辉铜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周本植
摘要介绍了新型铸造工艺方法—一陶瓷型熔模(失蜡)铸造在艺术铸件中的应用经验,
分析了该工艺方法的优势。
关键词:陶瓷型熔模铸造艺术铸件应用
0、前言
艺术铸造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
史,从古代的泥型铸造、失蜡铸造。
发展到现代的砂型、石膏型、陶瓷型
铸造等等,造型工艺一直在不断地发
展和进步。我厂在铜艺术件的生产过
程中,通过多次观察试验,总结出一
种新型的铸造工艺一陶瓷型熔模铸造,
该工艺方法我们已在200Kg重的铜狮
子和重约150kg的地藏王佛像的整体
精铸以及铜浮雕群分块生产中得到成
功的应用。
1、陶瓷型失蜡铸造的工艺过
程
在此首先以我们生产浮雕件为例,
介绍一下陶瓷型失蜡铸造的工艺过程。
1 l选择工艺措施
图1古铜车马浮雕
该浮雕群的表面纹饰相当精细,象
铜车马类的人眉毛和胡须均清晰可辨
(见图1),每一幅的平均厚度只有4一
果以及避免大面积薄壁件出现浇不足缺陷,我们选用了垂直浇注,浇注系统内浇口从背面引
入平均分置(见图2)的陶瓷型熔模铸造工艺方法。
一24—
1 2造型
把修好的浮雕蜡模正
面朝上平放在平板上,按
我厂引进的发明专利(专
利号661003136)无酒精
水解硅酸乙酯的工艺方法
配制陶瓷浆料。首先配制
流杯粘度约为25s的稀浆
料,用毛刷在蜡模表面刷
上一遍,紧接着将剩下浆
料加耐火粉料调成膏状,
用手(戴乳胶手套)涂抹
在已刷了浆料的地方。约
涂抹8—10mm厚即可。
20分钟左右,陶瓷型便可
硬化。此时即可在陶瓷型
图2浮雕浇注系统示意
外面制造水玻璃砂套以加
固陶瓷型。翻箱,焊上蜡
浇注系统和出蜡口,重复上述步骤,造好另一半型。
13铸型焙烧
铸型造好后,直接送入焙烧炉中焙烧。焙烧是陶瓷型失蜡铸造失蜡的方式,也是关键所
在,其蜡若去除不尽,将给铸件带来不良影响。根据蜡质材料的热失重原理,石蜡在200T:左
温时间由铸型的壁厚及艺术件结构复杂程度决定)。然而含有高分子有机物的中温蜡质模料要
烧尽,温度需达到670%;另外为使陶瓷型中残存的酒精、水分及少量有机物烧除,而又不至
使陶瓷型的膨胀量过大、工装变形,故确定再升温至700'12,保温3—5h。在实际生产过程
中,我们采用的就是该焙烧工艺(见图3),效果相当满意。
2、陶瓷型熔模铸造工艺特点分析
陶瓷型熔模铸造是源于石膏型熔模铸造和传统陶瓷铸造,但与后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
2l陶瓷型和石膏型两个熔模铸造的特点比较
两者共同点是均可用于铸造结构复杂、纹饰精细、立体感强的艺术类铸件。石膏型的不
足之处有:成本高;透气性差;铸型加热收缩大,易开裂使铸件产生披缝;凝结时间较短,操
一25—
作中很难控制;只适用于铜、铝等低熔点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等等。而陶瓷型除了成本较高
与石膏型相似之外,其他不足均能得到改善。陶瓷型在焰烧失蜡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微裂纹,但
这些裂纹不但不会明显影响铸件表面纹饰,而且还提高了铸型的透气陛。制作陶瓷型操作十
分便利,其凝结时间由固化剂的量来决定,可长可短。可见陶瓷型比石膏型具有更广泛的应
用范围。
2:口
;弓:
20:
图3陶瓷型失蜡铸造的焙烧工艺
22熔模陶瓷型比传统陶瓷型更具优势
首先熔模陶瓷型顾名思义是熔失蜡模,不需起模,不必分型,这使陶瓷型工艺的应用范
围扩展到那些很难分型起模的结构复杂的艺术件和其他件。再者陶瓷型浆料是通过涂刷和手
抹的简便方法固定在模型上,不必象传统陶瓷型那样灌浆和制造砂套模型,如此就大大简化
了陶瓷型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缩短了生产周期。不难看出熔模陶瓷型具有明显的优势。
3、结束语
陶瓷型熔模(失蜡)铸造虽只是在实际操作中总结的生产经验,但其实际应用价值不可
小视。从铸造角度来讲,是对铸造工艺方法的改进和拓宽,特别其在生产中大型艺术类铸件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