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羊青铜方尊即四羊方尊,对于我国文物稍有了解的都不陌生,四羊方尊之所出名除了它聚齐了青铜界居多尊荣外,还与它颠沛流离,从完整器物到四分五裂再到完整经历有关。
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最大的一件。它的造型也是非常奇特可说在青铜器中也是独树一帜,其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的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方,在庄静中突出动感。整体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其复杂与逼真的造型成为商代精美铸造的典范。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能够展现在世人面前当中曲折也在青铜器物中当属罕见。四羊方尊铸造于商代,于1938年4月在湖南省宁乡县被当地村民种地时挖出,由于其器物奇特,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挖出后在用工具敲打过程中不小心把口沿敲掉了一块碎片。,后经当地文物贩子以四百大洋购买,在销出时挖到宝物的姜氏兄弟为了纪念,并未把碎片一其出让。此后四羊方尊几经转手,起价越来越高,长沙县政府得知消息后,为了防止文物贩卖出国,将四羊方尊没收后上交了湖南省政府。同年11月为躲避日寇,湖南省政府和省银行均迁往沅陵,四羊方尊在迁往途中被日机轰炸成了20多块碎片,之后这些碎片一直放在湖南省银行仓库,并未引起重视。由于四羊方尊出土时,周恩来总理正在长沙,当时并有听说此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总理的指示下,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仓库中找到了四羊方尊碎片,又过了两年,1954年四羊方尊在国内修复大家张欣如的手上,不分日夜历时两个多月,终于修复成功,修复后美中不足的是,尊的口沿部分还缺一块残片,这一遗憾直到1976年,在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高至喜的努力下,找到了挖出此物的姜氏兄弟,姜氏兄弟捐献出了四羊方尊碎片,至此,四羊方尊才完美呈现。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我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在国宝中排名第三。试想如果没有当时政府的努力收缴,可能我们中华炎黄子孙只能去国外观赏到它,如果没有周总理对四羊方尊的指示,可能四羊方尊无法这么早重见天日,也无法及时复原。自古以来我国是青铜文化大国,在早期由于国民对文物保护意识不够,当中不凡唯利是图者,使在战争年代我国流落海外青铜器物不计其数,以至现在全球馆藏中国文物极其普遍。相信经过目前的国家法律“文物禁止出境”让其在国内自由流通,能更好的保护到文物的国属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机会在国内欣赏到我们祖先的工艺领悟到前人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