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随着机械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制造工艺和加工模式正在产生着突飞蛋进地变革。阀门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行业,近年来工艺技术和工艺形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同时,近年来新増和修订了大量涉及制造工艺的相关标准,也为门制造工艺提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工匠精神”,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阀门行业要想独秀于世界阀门之林,就必须培养和积累“工匠精神"。基于此,为客观反映国内外现代工艺水平及发展方向,适应我国阀门制造业工艺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更为方便閥门技术工作者和工艺人员能够在生产中进行学习、借鉴和参考,不断提高阀门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我们特组织行业内各专业的技术力量,编写了(阀门制造工艺手册)一书。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造工艺的提升,正是门从业者“利器”的过程。对比国内外個门产品的质量性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本行业对制造工艺的重视程度。重大工程或重点位对进口阀门产品的依赖,“以国代进”的步履维艰,时时鞭策着我们一一“临渊美鱼,不如退而结网“。《阀门制造工艺手册》)的编撰,正是“退而结网”的开篇。
作为一本综合性单行本的技术资料,本书既包含了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表面处理及无损检测等特殊过程,又包含了各类阀门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成品装配工艺过程。将個门的机加工过程按照体类、阀盖类、关闭件类及阀杆类进行分组,其目的在于批量化生产时运用成组技术,不仅为形状复杂、结构特殊的零件提供了优化的工艺解决方案,同时为类似产品的加工工艺提供了借鉴案例。另外,针对金属密封球阀及双向金属密封三偏心螺阀应用越来越广的现状,本书特将球阀和蝶阀单独列出章节,并重点介绍了金属密封球阀及双向金属密封三偏心的制造工艺。
”阀门”作为流体控制的重要承压元件,其売体的铸造质量对于阀门的可靠、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本书在编著时特别遂请行业权威专家一一兰州高压门有限公司乐精华前辈及中船重工第725研究所余巍高级工程师,为本书撰写了铸钢及铸造高合金门造工艺章节。此外,为了保持全书的系统性,对有关工艺学的基础知识也作了简要介绍。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可供门行业各制造厂(公司)、大专院校师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阀门的制造工艺。同时,对于閥门终端用户和设计院所了解阀门的生产加工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的出版发行,为阀门设计提供了具有最新内容的技术参考资料,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失为阀门设计者及個门工艺人员的重要参考书籍。
《阀门制造工艺手册》得以与读者见面,我们首先要感谢1984年机工版《圆门制造工艺》及2011年化工版《阀门制造工艺)的所有编写人员,正是他们对阀门制造技术的文字传承,才莫定了本书的基础。
为感谢行业内诸多文献提供的参考价值,我们特意将“参考文献”分列注明在各章节之后,可方便读者直接查阅、核对。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竹箦阀业有限公司、上海华通阀门有限公司、保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东方威尔门有限公司、浙江瓯明流体铸业有限
公司、浙江正工阀门有限公司、浙江超宇阀门有限公司、浙江斯帕克阀门有限公司、中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超群阀门有限公司、浙江天特阀门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为本书的编写创造了条件;龙江军、杨元平及杨海军等为本书绘制了大量样图、插图;另外,在编写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有关领导及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化学工业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在审稿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阀门制造工艺,必然离不开机床设备。纵使编者夜以继日、笔耕不辍,也难以让笔尖的文字跟上机床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步伐,尽管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地收集了大量这方面的信息,但由于加工工艺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和出版时间的限制,以及编者水平所限,遗憾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海涵。读者开卷有益,将是对编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