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钢球领域接触或工作15年以上的都会知道这段尘封的历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火车轮给钢球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美妙得很,简直就是一个传说。
话说九十年代,中国塞外明珠中俄边境的满洲里,存储着大量的原苏联的火车轮,价格相对便宜,和废钢差不多,给锻造之乡的“打铁人”带来福音。一车车的废旧火车轮,经过铁路运输,源源不断地运至千里之外、千年之久的锻造之乡——章丘,开辟了一段时间跨越近二十年的“使用火车轮锻造钢球”的辉煌历史,至今在章丘普集镇还留存着一个“火车轮铁市”。今天叙述的就是这段曾经的往事,也体现了中国锻造的悠久历史缩影。
火车轮的材质成分,按原苏联的标准叫法就是“65Mn”:
化学成分
说 明
C
Mn
Si
S
P
Cu
原苏联1965年的标准
0.50--0.65
0.50--0.90
0.20--0.42
≤0.055
≤0.055
≤0.25
火车轮子,它全身上下都是宝,没有一个部位可以被丢弃。一个完整的火车轮可以分解为三部分——外圈、內轱、轮辐,然后经过千锤百锻 “化身为”圆钢和方坯,从而成为生产钢球的合格材料,最后根据不同的规格要求,按一定的下料尺寸,锻打为满足客户需求的钢球产品。
堆积的废旧火车轮
火车轮分解示意
1、外圈:火车轮子在运动中接触到火车钢轨部位的地方俗称“外圈”,气割分解以后,可以把整个外圈等分为六段,在750Kg空气锤上,用传统的“一重两轻”锻件法,把弯曲、有凹凸状的外轮坯料,在反射炉加热1100度高温下,反复捶打,锻变为一件长1200--1500mm的□40---□55方坯材料。这样的方坯材料,经过严格计算,完全可以满足锻打¢60---¢90钢球的需要。
2、内轱:非常好理解,指的就是最里边与火车轴相连的部位,这个部位比较粗大,统称这个部位是内轱,也是经过一分为二的分解后,加热变料反复锻打,形成一件长1100--1300mm的□60---□78方坯材料,同样经过严格计算,完全可以满足锻打¢100---¢130钢球的需要。
3、轮辐:火车轮上外圈与内轱之间的部位,厚度在15--18mm,把外圈和内轱分解后,就形成外径1100mm、内径750mm左右的圆圈,然后用气割一分为二、再一分为四,形成四个扇形,放入“隧道窑”式加热炉中,温度1080--1150度加热,然后利用轧机的孔型设计,轧制成圆钢棒料。大家都知道,圆钢轧制指的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轧制使得材料截面减少、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轮辐轧制孔型设计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按扇形弯曲的样式来设计的,在轧机中经过反复由短到长的三道轧制后,就可形成¢16---¢32的圆钢棒料,同样经过严格计算,完全可以满足锻打¢20---¢50钢球的需要。
名 称
轧制圆钢或
锻造方坯(mm)
下料长度
(mm)
生产钢球规格
轮
辐
¢16圆钢
25---27mm
¢20钢球
¢18圆钢
35--38mm
¢25钢球
¢22圆钢
38--42mm
¢30钢球
¢25圆钢
48--52mm
¢ 35钢球
¢28圆钢
57--60mm
¢ 40钢球
¢32圆钢
80--82mm
¢50钢球
外
圈
£40方坯
72--75mm
¢60钢球
£45方坯
90--94mm
¢70钢球
£50方坯
110--114mm
¢80钢球
£55方坯
128--132mm
¢ 90钢球
内
轱
£60方坯
148--152mm
¢ 100钢球
£65方坯
168--170mm
¢110钢球
£70方坯
186--188mm
¢ 120钢球
£78方坯
188--190mm
¢130钢球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火车轮全身都是宝”的真正含义,经过分解、加热、锻料、轧制,就可演变为锻造毛坯和圆钢毛坯,就可以用来生产¢20---¢130的钢球。
随着时代的进步,钢球也在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中国乃至世界的矿山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球磨机、半自磨机的直径也在呈现大型化的趋势。这对钢球的要求越来越严,技术指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就又有了一段2005年以后的“钢球用钢”的故事,开启了“与世界接轨,钢球用钢锻造钢球的”新阶段。感兴趣的朋友,请看下一期“钢球与合金结构钢”的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