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主营项目:铝合金铸造 重力铸造 低压铸造 0510-85307043

新闻动态

分享最新公司动态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史(下)

发布时间:2024-03-01 浏览量:29

  民国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在青铜器研究史上,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青铜器的研究终于开始从传统的金石学研究向考古学研究转型,导致这种转型的背景很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已经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启蒙运动等一些变革,积累了大量全新的科学知识。西方人文科学逐渐被引入中国,具体而言是考古学传入中国,有一些中国学者出洋留学,学习田野发掘技术;有一些学者虽然没有直接从事田野发掘,但受考古学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前者如李济先生,后者如郭沫若先生,他们的工作改变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面貌。

  田野发掘

  民国期间有大量青铜器群被发现,数量远远超过清代。可以说在1900年之前,虽然古代青铜器的存世量己不少,乾隆时编撰的《西清古鉴》等“四鉴”共收录近2000件,但这些器物大多是单件的、零散的、偶然的民间发现,比如像四羊方尊、毛公鼎等。由于是零散发现,无法考察器物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研究孤立而略显单薄。然而自二十世纪初之后,青铜器的发现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大量在利益驱使下的民间或半官方的疯狂盗掘,另一方面是官方机构正式的田野调查和田野发掘。与之前一件或几件同时被发现的情况不同,青铜器往往是一地同时发现几十件甚至上千件,从客观上为青铜器以器群为研究对象提供了必要而丰富的原始资料,这是以前所没有的。同时,科学的田野发掘更是将西方考古学科理念与方法引入,将中国的青铜器研究带入全新的境地。

  殷墟发掘

  在新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人们逐渐去除迷信思想,正确理解发掘古墓是一种科学行为,从而为科学考古学做了思想上的准备。1928年的殷墟发掘标志着科学考古学的兴起,青铜器研究亦从达官贵人的风雅爱好逐渐走向学科化。

  20世纪初叶三大考古发现——汉晋木简、殷墟甲骨文、敦煌文书,为金石学向近代考古学转变提供了契机,而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如“三期说”等相继传入中国,则为金石学向近代考古学转变提供了助力。中西学术的交融,新旧局势的交替,不仅启发了中国近代史学的变革,也促使新方法“二重证据法”的产生。

  石印术、珂罗版印刷、照相制版等

  技术相继传入

  就在这一时期,一大批研究金石资料出身的学者,如王国维、罗振玉、容庚等先生开始走出书斋关注出土资料,与李济、董作宾、郭宝钧等先生一起,开创了青铜器研究的新方向,摆脱了金石学的束缚,完成了蜕变,使青铜器研究进入科学化、系统化的新历程,最终推动青铜器研究朝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民国时期青铜器研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这一切与新材料的大量发现、影印技术的提升、新理论方法的提出、青铜器著录书籍大量出版是密不可分的。专心于青铜器研究的学者们,不仅继承了宋人和清朝乾嘉以来的朴学传统,又接纳吸收了西方科学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促使青铜器研究各个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

  阅读

  推荐

  《中国古代青铜器》

  马承源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K876.414/7113-2

  本书分为商、周青铜器概说和灿烂的古代青铜器两部分,主要介绍了青铜生产工具、青铜武器、青铜礼乐器,青铜货币等知识。

  参考资料

  1.黄薇. 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联系我们
  • 0510-85307043
  • 0510-85307043
  • 172663584@qq.com
  • 无锡市硕放镇薛典路经发六路
  • 214101
  • www.miogolf.com.cn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1993~2020 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