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齿轮材料齿轮材料选择及其热处理摘要:齿轮是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泛的零件之一。在齿轮的制造过程中,合理选择材料与热处理工艺,是提高承载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必要保证。常用齿轮材料锻钢、铸钢、铸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等的选择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关键词:齿轮材料热处理工艺一、齿轮结构: 二、齿轮的分类: 按其外形分为:圆柱齿轮、锥齿轮、非圆齿轮、齿条、蜗杆蜗轮按齿线形状分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曲线齿轮按轮齿所在的表面分为:外齿轮、内齿轮按制造方法可分为:铸造齿轮、切制齿轮、轧制齿轮、烧结齿轮三、常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1)高承载能力的重要齿轮,如汽车、拖拉机、矿山机械及航空发动机等齿轮汽车、拖拉机等齿轮主要分装在变速箱和差速器中,推动汽车、拖拉机运行,所以传递功率、冲击力及摩擦压力都很大,工作条件比较差。因此在耐磨性、疲劳强度、心部强度和冲击韧性等方面的要求均比较高,因此选用渗碳钢经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后使用最为合适。小模数齿轮一般采用20Cr和20CrMnTi,而较大模数齿轮采用 30CrMnTi钢。工艺路线一般为:备料——锻造——正火——机械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校正——精加工 2)中等承载能力的齿轮,主要用于切削机床齿轮机床齿轮大多用于齿轮箱,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工作条件相对较好,载荷不大,工作平稳无强烈冲击,转速也不高,属工作条件较好的齿轮。因此,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一般选用调质钢制造,如40钢、45钢、40Cr、40SiMn等。工艺路线一般为:备料——锻造——正火——机械粗加工——调质——机械半精加工——高频感应淬火+低温回火——磨削 3)较低承载能力的齿轮较低承载能力的齿轮一般选用中碳钢(40、45)或低合金中碳钢(40Cr、40Mn、40MnB等)制造,进行调质处理,调质后硬度约为200~300HB。相互配对使用的小齿轮硬度稍高(相差大约在70~120HB),对齿轮的使用寿命有利。工艺路线一般为:备料——锻造——正火——机械粗加工——调质——机械精加工四、齿轮在热处理后应满足下列性能要求: 1)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 2)齿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3)齿轮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五、几种常用的齿轮村料: 1锻钢。钢材的韧性好,耐冲击,还可通过热处理或化学热处理改善其力学性能及提高齿面的硬度,故适于用来制造齿轮除尺寸过大或者是结构形状复杂的齿轮宜铸造外,一般都用锻钢制造齿轮,常用的是含碳量在%~%的碳钢或合金钢。齿轮根据齿面硬度分为两大类:HB<350时,称为软齿面;HB>350时,称为硬齿面。 2铸钢。当齿轮直径d>400mm,结构复杂,锻造有困难时,可采用铸钢。常用材料的型号为ZG45、ZG55。铸钢的耐磨性及强度均较好,但应经退火及常化处理,必要时也可进行调质 3铸铁。铸铁性质较脆,抗胶合及抗点蚀能力强,但抗冲击耐磨性差。这类齿轮常用于工作平稳,功率不大低速或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的场合,能在缺油条件下工作,适于开式传动。 4非金属材料。对高速、轻载及精度不高的齿轮传动,为了降低噪声,常用非金属材料做小齿轮,大齿轮仍用钢或铸铁制造。小齿轮常用的材料:布质、木质、塑料、尼龙。特点:适于高速轻载。六、几种齿轮的新型材料 1、无镍或低镍钢齿轮材料为满足煤矿严酷的工况条件,国外煤矿机械重载齿轮多采用含镍及钼的齿轮材料。近年来,我国多数国产煤矿机械的重载齿轮大都采用18Cr2Ni4WA钢。该钢种的采用基本上消除了断齿等早期失效现象,但这种材料价格偏高,且热处理工艺复杂。料价格偏高,且热处理工艺复杂。中国矿业大学对无镍齿轮钢15CrMn2SiMo及低镍齿轮钢18CrMnNiMo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无镍和低镍齿轮钢的静强度及渗碳淬火后的静弯性能与18Cr2Ni4WA相接近;前者的冲击韧性值甚至优于18Cr2Ni4WA;无镍基低镍钢的疲劳性能也可与18Cr2Ni4WA相媲美。效果良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在采掘机械重载齿轮材料的选择方面也就无镍齿轮钢15CrMn2SiMo及低镍齿轮钢18CrMnNiMo代替18Cr2Ni4WA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18CrMnNiMo完全可以代替18Cr2Ni4WA。 2、低碳空冷贝氏体钢天津盛昌齿轮有限公司和天津热处理研究所联合对低碳贝氏体钢及其渗碳工艺在轿车齿轮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空冷贝氏体钢经930℃渗碳2h,强渗与扩散时间比为1比1。工件表面含碳量为%。对比试验表明,低碳贝氏体钢经过渗碳气淬后,工件变形量明显小于20CrMnTi钢。低碳贝氏体钢不但渗碳工艺性能良好,力学性能优良,而且可采用渗碳气冷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