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主营项目:铝合金铸造 重力铸造 低压铸造 0510-85307043

新闻动态

分享最新公司动态

南京市博物总馆丨穿越时空的秘“镜”

发布时间:2024-03-08 浏览量:31

  原标题:南京市博物总馆丨穿越时空的秘“镜”

  点击蓝色

  关注我们

  从“流动的曲线”到“律动的极致”

  从“金石起源”到“铜镜世界”

  从“外圆内方”到“天圆地方”

  ...

  “宇宙论”的形成

  构成了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美学的基础

  这期博物致知

  总馆君带你穿越时空

  方寸之间

  探寻“铜镜的世界”。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刘昫《旧唐书·魏徵传》

  青铜工艺品在我国古代,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技术水平。而铜镜,因其存量丰富、价值独特,成为我国青铜工艺史上自成一派的一股清流。

  左:齐家文化镜(采自管维良:《中国铜镜史》)

  右:新石器时期·七角星纹铜镜 齐家文化博物馆藏

  铜镜为鉴照之器,属日常生活用具。我国出土最早的铜镜时代为齐家文化时期。制作铜镜一般要经历选料、配料、熔炼、 铸造、热处理、刮削、研磨的过程。

  “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

  ——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古镜图录》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铜镜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铜镜基本造型为圆形,有镜钮,镜面扁且薄,镜背纹饰比较简单,多由直线与弧线“勾勒”出简单的几何 图形和鸟兽纹样,其中以斜状纹饰居多,另有七角形、三角形等纹饰。到了西周后期,开始出现重环纹和鸟兽纹。

  商·弦纹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战国时期,是我国铜镜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考古发掘材料显示, 这一时期的铜镜数量大、种类多、分 布广。各地铜镜的基本特点是,“南方(湖北)楚氏镜最为精巧,体轻、 边薄,纹饰清晰;北方的三晋、燕、 齐铸镜精良;关中一带镜体厚重;辽 宁、吉林、山东一带以多钮镜居多, 纹饰简单,质量较差”。

  战国后期·四山纹镜 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金银错蟠龙镜 弗里尔美术馆藏

  战国·蟠螭纹镜

  在上面一组战国蟠螭纹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四组纠缠曲动的螭纹中,以四组V形角连接,构成了一个并不完整的圆中的“方”,这已是战国铜镜中处理方圆结合的特例,接近于“琮”的造型中圆与方的关系。这也是最初“圆”与“方”因素结合的显现。

  “圆则杌棿,方为吝啬。”

  ——西汉·杨雄《太玄•玄摛》

  到了汉代,政治结构相对延续稳定,国力昌盛,所以 铜镜工艺的高度复杂和技术水平也更加精进。这一时期是我国铜镜工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点。大范围的铜镜图案应用鎏金和包金加彩绘等相关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铜镜纹饰观赏性。

  方格流云镜(汉代王莽时期)

  汉规矩镜

  汉代的铜镜一般而言质量更加精进,其整体的形状是平边圆,钮较薄,往往采用平雕手法或者是微凸镜面,广泛使用连纹式技术,如日光镜、昭明镜,在镜的背部开始逐渐有相关的文字等出现加以点缀,其中又多以山川、河流和鸟兽图像为主。这一时期,铜镜的背面纹饰逐渐出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上古传说神兽图 案。铜镜的背面纹饰主要以锯齿纹、卷云纹等为主。

  西汉长乐未央规矩连叠草叶镜 济南市博物馆藏

  西汉·水藻纹石镜 湖南博物院藏

  汉·日月铜镜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相较前代,这一时期的图案也逐渐复杂化,在铜镜正面有八乳钉等方圆对比图案纹饰。在发展过程中,两汉时期的铜镜也逐渐演化出浮雕式纹饰做法。往往镜中背面是云纹或者云雷纹, 以同心圆或者同心螺旋纹逐渐悬构而成。

  东汉长宜子孙八连弧云雷纹镜 济南市博物馆藏

  乳钉纹指的是铜 镜背面出现乳钉状纹饰图案,且四周装饰以花鸟鱼虫图案配饰,铭文多为“千秋万岁”等相关文字。

  东汉·尚方镜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一时期的神兽纹、画像纹、变形四叶纹等逐渐延伸发展出来,纷纷登场。在鎏金和琉璃纹饰制作方面,汉代的铜镜着重加强了琉璃纹的应用,将琉璃纹工艺中的透雕技术应用于铜镜中,采用耐火黏土融化玻璃液的方式来提取琉璃状装饰液。

  汉·卷草纹铜镜 南京博物院藏

  “辟雍嵓嵓,规圆矩方。”

  ——汉·李尤《辟雍赋》

  到了隋唐时期,多元与包容的国度,成就了我国铜镜工艺史上第三个创作鼎盛的高峰。此时的铜镜构图不再拘泥于对称式构图,而出现了镰锥样式、奔腾样式,甚至是非对称式图案,体现了一种丰腴优美、奔腾欢快、气象万千的纹饰风格。

  唐·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一时期铜镜的纹饰复杂多样, 风格既华丽又精美,工艺镜中独创了金银平脱镜、嵌螺钿镜、贴金银镜。其中数盛唐铜镜最为缤纷绚烂。有菱花形、葵花连弧形等镜型;雀(凤凰)绕花枝镜、亚字形镜、宝相花纹镜、瑞兽葡萄纹镜等镜类,在盛唐最为流行。

  唐·月宫镜 故宫博物院藏

  唐·飞仙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宋元明清之际,是我国铜镜史上的流动衰败时期。宋初多承袭唐风,却无唐镜质地好,镜体多轻薄,且纹饰略显笨拙;元代铜镜制作粗糙,图形简陋,镜类多继承宋代,极少创新,只有少数铜镜纹饰以与元杂剧有关故事和“文人画”风格的图形为装饰题材。

  宋·蹴鞠纹青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宋·笪氏仿汉规矩铜镜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元·隐士观瀑镜 济南市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铜镜胎质大多较厚、注重实用多素面,镜钮有半球形、银锭形、方形和圆饼形。这一时期还常常制作一些仿古镜,如仿汉镜与仿唐镜。另外,明代铜镜重铭文。镜背铭文除了常见的“长命富贵”“状元及第”等吉祥语外,还有一类与宋代商标铭纹镜相似,后面常常有“造”、“记”、“置”、“製”、“办”等字样,或仅有使用者“姓名”。

  明·九世同居铜镜 故宫博物院藏

  明·柳亭人物镜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清带柄天下一藤原作伊镜 济南市博物馆藏

  铜镜史的发展,一方面彰显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工艺度量衡的衍变;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状态及工艺技术、人文风貌、历史环境、社会风俗等城市区域综合性发展提供了依据。

  END

  文章部分内容参考:张慧娟:《我国古代铜镜纹饰工艺发展演变》、李延:《汉代铜镜美学研究》、《“镜”彩世界| 七夕摄影征集获奖作品展示》、齐家文化博物馆:《齐家文化青铜镜》

  来源:南京市博物总馆

  编辑:陈琪

  审核:徐成德、康燕

  发布:陈琪

  仅供交流分享,不涉及商业用途,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权益,或所标来源并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后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审核处理。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责任编辑:

    联系我们
  • 0510-85307043
  • 0510-85307043
  • 172663584@qq.com
  • 无锡市硕放镇薛典路经发六路
  • 214101
  • www.miogolf.com.cn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1993~2020 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