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参数主要有铸造温度、铸造速度、冷却强度,其次是液位高度、铸造开始与结束条件等。
1.铸造温度
铸造沏度通常是指液体金属从保温炉通过转注工具注入结晶器过程中具确良好流动性所需要的温度。但是,目前铝合金熔铸大部分已应用了在线除气与过滤装置,铸造温度仍然按上述的概念是不够全面与正确的。实践证明,在线除气装置中液体温度不同具除气效果也不同。因此,要考虑在线除气装置除气效果对液体温度的要求。另外,还应考虑液体在结晶器内的气体析出情况,因铸造温度低,液体在结晶器内的气体来不及上浮逸出液面,造成气孔、疏松,还可能产生灾渣及冷隔等铸锭质量缺陷、铸造温度高不宜超过熔炼温度。铸造温度过高会导致铸造开始时漏铝。底部裂纹与拉裂,还可能产生羽毛品组织缺陷,又因为转注工具长度不同而液体温降不同,在线装首有加热点,液体在转注过程中温度变化起伏大,所以科学规范铸造温度应指注入结晶器内的液体温度一般情况下铸造温度比合金的实际结晶温度高50℃~70℃,1xxx、3xxx系铝合金在铸造过机中过渡带较窄,铸造温度宜偏高;而2xxx、7xxx系合金的过渡带较宽.铸造温度宜偏低。
2.铸造速度
连续铸造时,单位时间铸锭成形的长度称为铸造速度。老式铸造通常是一个铸次为—个固定铸造速度;而现代铸造是曲线铸造速度,即铸造开始与铸造过程不是同一个铸造速度:铸造速度的快与慢对铸锭裂纹、铸锭表面质量、铸锭组织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在保证铸锭质量的前提下,应采用高的铸造速度。老式铸造法为解决某些合金及规格铸锭的裂纹问题,铸造时采用铺底或回火的工艺方法;而现代铸造法则采用曲线铸锭速度,取代了老式铸造的铺底或回火工艺,它既减少了一些辅助设施,又节省了人力与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避免——些铸锭表面质量缺陷铸造速度的选择是依据所生产合金的特性与铸锭截面尺寸而定。一般规律足冷裂纹倾向性较大的合金及铸锭规格,应提高铸造速度;而热裂纹倾向较大的合金及铸锭规格,则应降低铸造速度
3.冷却强度
冷却强度也称为冷却速度。冷却强度不但对铸锭的裂纹有影响,而且对铸锭的组织影响更大、随着冷却强度的增大,铸锭结晶速度提高,晶内结构更加细化;随着冷却强度增人,铸锭液穴变浅。过渡带尺寸缩小.使金属补缩条件得到改善,减少或消除了铸锭中的疏松、气孔等缺陷.铸锭致密度提高:另外还可以细化一次品化合物的尺寸,减小区域偏析的程度。
老式铸造法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