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翠真正作为首饰制作工艺,可以追根到战国时期。历史悠久,流传千古,反映了人们对翠鸟羽毛的经久不衰的喜爱。在宋朝的时候,点翠的首饰深受宫廷的喜爱,但是在百姓中很少运用。清朝有专门收集翠鸟羽毛的机构,叫做“皮库”。而专门制作宫中所需的点翠首饰和摆件的部门叫做“银库”。
点翠工艺是结合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而产生的,工艺中的原材料就是金属和羽毛。金属就是金、银等,但羽毛却不是一般鸟的羽毛。
翠羽:说到翠羽,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为我们提供珍贵原材料的翠鸟。翠鸟,又叫翡翠鸟。翠鸟的翠羽由于折光缘故,翠色欲滴、闪闪发光,翠鸟因此得名,也正因这绮丽夺目的羽毛而美名远播。自古的帝王服装、王后的凤冠,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主要装饰物,所以,羽毛点翠工艺这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我国流传久远。
在制作“点翠”首饰时,采用的翠羽要求非常严格,非常地讲究: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因此,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翠羽还必须“活取”,因为翠鸟一旦生病或死亡,其羽毛便会丧失那层魅影般的光泽。
点翠的工艺颇为繁杂:首先需要用金属做出设计好图案的底托,再用花丝随图案圈出凸起的槽,在中间凹下去的部分涂上适量黏贴剂待用,用小剪子按照底托的形状剪下翠鸟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涂了黏贴剂的底座上形成精美吉祥的图案。翠鸟的羽毛具有金属的质感,会随着光线和角度的变化,不断地改变颜色,层次分明,光彩流动。
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流传下来的点翠工艺品中,有大部分是清朝的作品。由于翠鸟现在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市面上见到的点翠首饰,大部分都是其代替品,由于种种原因,点翠工艺日渐式微,这种中国传统的首饰制作工艺,正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图片来自网络)
公众微信号:珠宝玉石鉴赏与评估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84VVEwTE9mRURMcHpyYU5QOXhIag== (二维码自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