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型壳工艺中的技术细节。
我们先来聊一聊失蜡铸造领域目前最高端的技术——定向凝固和单晶铸造
单晶铸造和定向凝固几乎是形影不离的两个概念。单晶铸造必然需要定向凝固,但是定向凝固可能是柱晶叶片,而不是单晶叶片。这玩意儿可以获得比多晶叶片更大的高温抗蠕变和抗热疲劳性能。对于这种产品的型壳涂料一般采用硅酸乙酯。据说国内有中航工业南方制造出来过,不过是小叶片,而且成品库不足1成,不具备应用价值。单晶叶片铸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晶粒取向控制问题(一般通过陶瓷棒引导)、雀斑(溶质对流导致的元素偏析)、强化相阀形化等等。
细节技术探讨:
1.干燥
对于上期讲到的型壳干燥那一步,往往可以采用氨气固化,不过这种技术往往会造成硬化不透、强度不高的现象。
2.造浆
在造浆过程中,需要对型壳的粘度、ph值、黏度等进行校核。
利用PC板,计算料浆滴下时间,来间接判定其粘度。
与流杯粘度配合使用,能更好地测算出料浆性态。
3.机械手
采用VATech配套的Kawasaki 6轴机械手,可以有效模仿工人造浆动作,同时减轻工人的HSE风险。但是机械手毕竟不如人手更精密。动作粗糙,不够细节,会导致型壳厚度制作不均匀。所以个人强烈建议每一套模组都重新编程,千万别嫌麻烦。轴线角度都调整一下。
下面让我们来看下简单的编程示例:
4.铝酸钴
一种高温陶瓷釉料。放在第一层料浆内,可以在后续检查工序中通过颜色区分,判断到底是哪一层料浆问题。
5.流化床
将大颗粒固体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中,使其产生流体的表现特性,是流化床存在的目的。在这里会产生稀密两相。
型壳制壳过程,利用流化床技术,能够提高制壳均匀性。
微信公众号:天堂机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