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素钢铸件和低合金钢铸件缺陷的焊补
二、焊前的准备
1.缺陷部位的清理:焊补前需将铸件缺陷部位的粘砂、氧化皮、气孔、裂纹等缺陷清除干净,并开出净口,使铸件焊补处露出金属光泽。
清理方法:(1)碳弧气刨(2)砂轮打磨(3)火焰切割(4)电焊条挖等。
坡口形状:应根据铸件壁厚和缺陷的特点(大小、深浅)决定,见表一。
说 明:
(1)坡口示意图只用示意坡口各种相关尺寸,由具体实际情况决定。
(2)所有坡口及钝边间隙应要求焊缝能焊透。
2.焊条的选择:应根据母材的要求来选择,见表二
3.焊条的烘干要求:碱性低氢型焊条在使用前要求烘干,并做到用多少拿多少,见表三:
4、铸件的预热
由于材质、结构形状、大小的不同,焊补时会产生应力、变形甚至裂纹,因此焊前铸件应进行预热。
一般情况:
(1)碳当量Cep<0.45时不需预热,但厚度≥60mm,气温低于-5℃,特大钢性件时适当预热100~150℃,注:冲击式转轮水斗焊补时均需预热。
(2〉碳当量Cep≥0.45,铸件预热200-300℃ ,当壁厚较薄<10mm,形状简单,缺陷小的不重要件,可不进行子预热。
三、焊补方法
1、对于焊补短的裂纹可以用直通焊,对称焊,逐步退焊。
2、对于长的缺陷可用逆向分段焊,跳焊。
3、对于圆形的缺陷孔,可用环形的焊缝焊补。
4、铸件表面堆焊,焊纹重叠要求每道焊纹重≥1/3焊缝宽度。
5、在焊补过程中,可用小锤击焊缝以减少焊接应力。
6、于薄壁铸件或多层焊时,为避免过热,应尽量用小直径、小电流间断焊接,使焊缝稍冷后再继续施焊。
7、焊接电流选择 见表四
8、补面积较大且缺陷在铸件重要部位,焊后应立即退火处理。
四、焊后检验
1、按铸件热处处理工艺执行
2、对已经热处理后铸件的补焊,如果面积大,缺陷严重及重要的受力部位,焊补后应进行消除内应力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