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主营项目:铝合金铸造 重力铸造 低压铸造 0510-85307043

新闻动态

分享最新公司动态

银,来自月光的金属——银文化

发布时间:2024-04-13 浏览量:32

  【公告】瑞谷堂微社区已经正式开通,您可回复数字“5”收到连接后点击进入!或者直接点击本页底部阅读原文进入!瑞谷堂微社区,为专业茶道香道交流社区,欢迎所有茶道香道爱好者前来交流,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

  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发现了白银。

  白银在我国古代称为白金。西方古代人们用月亮的符号来表示白银,拉丁文中, “银”是argentum,来自希腊文argyros(明亮)。古代银的价值与金曾不相上下 ,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白银的价值为黄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

  传说,有一个叫巴高的苗族男子特别聪明,他把一根根银棒裁短,然后弯起来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又把多余的碎银打成小圈戴在手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就是最早的“银饰”。 苗族上古传唱下来的著名叙事长诗的《娘阿莎》中的“水龙王”有这样的唱词:“还你六张巾,退你银项圈。” 过去台江苗族去世,要在墓穴中洒一点银屑,让银子伴随着他们的灵魂不遭遇恶鬼。

  近期,欧美人士在复古思潮影响下,佩戴着易氧化变黑的白银镶浅蓝色绿松石首饰,给人带来对古代文明无限美好的遐思。

  在国内,银饰是全国各族人民赠送给初生婴儿的首选礼物。纯银首饰亦逐渐成为现代时尚女性的至爱选择。

  1、“上马金,下马银”之白银

  中国古代就用上马金,下马银来显示了主人的富有与地位的显赫,可见白银和黄金一样都有着悠久而长远的历史,从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判断白银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南北朝的延续,至唐代开始日渐兴盛,到了明清及民国时期,时尚银饰银器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白银以其特有的优良特性,为人们演绎了无数色彩斑斓的画卷。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银货币

  银在地壳中仅为亿分之一,中国自宋以来白银开始货币化。在中国近千年的历史中,白银常以元宝、银锭、银元形式出现,马克思在《货币论》中提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 “皇亲贵族银”——银具

  银饰银器制造本源于民间,从秦开始便引起了上层特权阶层的重视。皇家设置了专门为皇亲贵族服务的银器管理与制造机构,旨在垄断银器拥有权。皇家征集能工巧匠,专为他们生产制造银饰银器。其制品除了供皇宫使用外,或送王公贵族,赏赐大臣,或当礼品赠送友邦。银工艺浮雕画、银摆件、银酒具、银茶具、银餐具、……闪烁的银器,静静的演绎着主人高贵的品味,同时彰显对到访客人的尊敬。

  4、“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银酒具

  银器的生产经官宦贵族的推动,发展迅猛,尤其是民间的生产,更是蓬勃发展。明清时期,由于民间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的审美需求,银器开始从达官贵族、富贾商人进入寻常百姓家。由此,银饰银器在民间落地重生,形成了一个遍布城乡的庞大银饰体系。光阴荏苒,时光流转。旧时皇亲贵族银,如今走进百姓家。

  5、“演绎高贵与浪漫”——传统银器及银饰

  人们普遍认为,银饰银器既能装饰美化生活,显示富贵高雅,还能消毒杀菌,驱邪降福。同时,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我国吉祥文化的发展,银饰银器就成了最佳寄托物装饰品。家族的子孙繁衍、兴旺发达、延年益寿都在银饰中有所展现,银饰在人们的生活中起不可缺少的作用,极大限度地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和心灵崇拜

  6、长命富贵——古银锁

  中国银饰银器的工艺表现手法五彩缤纷,儿童胸前的银饰银锁,更是百花齐放,绚丽多姿,例如麒麟送子、长命富贵银锁等。长命锁也叫"寄名锁,前身是"长命缕"。关于佩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相传银器的光芒和发出的声音能够吓跑妖魔和野兽,保佑宝宝平安健康

  7、“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银镯

  “跳脱”即现在的手镯,银手镯最早是作为信物在民间流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作为信物的功能越来越淡了,但它仍然是女孩子们手腕上最美的风景线,古典与现代在不经意间暗暗地联系在一起。

  8、铁壶增喉韵,银壶扬香气——银茶具

  鍑(fù)【注:古代一种大口锅】;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银也。——出自 陆羽《茶经》

  查看相关产品介绍您可电脑手动输入网址http://seonghoodang.taobao.com登陆查看

  瑞谷堂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茶道):ruigutangxd

  瑞谷堂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香道): ruigutang

  瑞谷堂官方新浪博客/微博:http://blog.sina.com.cn/u/3603447574

  瑞谷堂官方搜狐博客/微博:http://ruigutang.blog.sohu.com

  001说不尽的茶道文化

  002清光堂与盛虎堂推出首款纪念铁瓶--枣形铁瓶

  003漫谈文化与心灵—石门对话瑞谷堂之一

  004漫谈生活与现实—石门对话瑞谷堂之二

  005漫谈茶文化—石门对话瑞谷堂之三

  006漫谈香文化—石门对话瑞谷堂之四

  007铁壶分类

  008瑞谷堂联系方式

  009茶の湯釜 日本京都鐵釜之美

  010铁壶历史

  011铁壶器型展示

  012老铁壶制作工艺

  013[赏析]日本产品设计界先驱导师—黑川雅之

  014铁壶与水的关系

  015铁壶的优点

  016铁壶与五行

  017铁壶的使用方法

  018铁壶的保养方法

  019铁壶的养壶秘诀及八项

  020铁壶的鉴赏

  021煮水之三沸

  022铁壶的收藏

  023瑞谷堂铜壶简述

  024铁壶使用的注意事项&日本全国铁瓶展示

  025铁壶与水垢

  026南部铁壶四大家族

  027瑞谷堂银壶简述

  028铁壶收藏攻略

  029煎茶茶道及饮用步骤

  030分享:京都铁壶堂号目录

  031分享:南部铁壶堂号目录

  032如何认识别南部铁壶

  033谈老铁壶

  034错金银技艺与铁壶的渊源

  035瑞谷堂品牌铁壶之虎山工坊篇

  036分享:茶具发展史(一)

  037分享:茶具发展史(二)

  038瑞谷堂品牌铁壶之【西村-平安松寿堂】篇

  039分享:日本砂铁壶

  040茶道通禅宗

  041泡茶之水

  042各国茶道的比较

  043《茶经》译文对照篇1-6

  044《茶经》译文对照篇7-10

  045茶室与地炉

  046揭秘柴烧与龙窑(一)—柴烧窑

  047揭秘柴烧与龙窑(二)—龙窑

  048茶叶除了泡茶以外的用途及茶叶渣的妙用

  049历史上的一休宗纯禅师

  050日式茶道具的种类解析

  051茶与佛教

  052建盏与天目(天目釉、天目盏、天目茶碗)

  053茶具量器之茶则、茶合

  054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055为什么要洗茶

  056如何冲泡出一壶好普洱茶

  057茶托解析

  058茶叶储存

  059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060“吃茶去”一种茶文化感悟

  061铜壶诞生过程—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有灵魂的事物

  062春、夏、秋、茶的识别

  063铁壶的基本外观与典型造型

  064铁壶生锈,怎么办?

  065饮茶的最高境界:悟茶道

  066茶叶养生,怎样喝更安全?

  067如何辨别安化黑茶真假

  068紫砂壶泡茶的特点和好处有哪些?

  069仓储对普洱茶发展的作用

  070喝茶有讲究,分时间分季节分年龄重冲泡

  071茶道具配件---风炉

  072普洱茶的故事

  073铁壶的几种铸造方法大揭秘

  074中国四大茶道之雅士茶道

  075中国四大茶道之禅宗茶道

  076中国四大茶道之世俗茶道

  077中国四大茶道之贵族茶道

  078新铁壶的开壶流程

  079壶嘴出水大有千秋(以紫砂壶为例)

  080风铃之说

  081日本生铁壶入门

  082吉祥符号---“马上有”

  083茶马古道简述

  084中国藏茶

  085“万病只药”---茶

  086茶馆茶楼

  087禅茶文化的精神和功能

  088细说中国古代八位茶痴

  089《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090紫砂壶养壶六原则

  091日本铁壶与银壶的对比

  092如何处理铁锈

  093中国茶道常用茶语

  094壶暖人心

  095铁壶知识---铁壶收藏及其价值

  096铁壶知识---关西龙文堂简介

  097茶与器

  098铁壶使用要点

  099老岩泥手工电陶炉赏析

  100龙之“九子”

  101铁壶知识:如何选择铁壶

  102铁壶知识:生锈后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

  103瑞谷堂2014新款壶型赏析

  104铁壶知识:南部铁器产地的含意

  105铁壶知识:南部铁壶人物之南部信直

  106喝茶悟人生

  107铁壶知识:南部铁壶历史典故

  108铁壶鸣声

  109铁壶知识:南部铁壶制作揭秘

  110瑞谷堂茶盘赏析

  111铁壶知识:铁壶水垢

  112铁壶知识:波多野正平

  113暖具

  114茶道知识:日本茶道具之美

  115经典茶道具赏析(一)

  116经典茶道具赏析(二)

  117经典茶道具赏析(三)

  118经典茶道具赏析(四)

  119高冈铜器

  120瑞谷堂金银镶嵌壶型赏析

  121金工大师——秦藏六

  122茶釜赏析

  123茶歌器语

  124铁壶知识:安之介

  125铁壶知识:浅谈砂铁

  126铁壶知识:薰山工房

  127图解老铁壶

  128京壶多娇

  129南部柔情

  130五客茶托解析

  131铁壶知识:釜师-菊地政光

  132铁壶知识:东方不败-釜师梅泉

  133风雅三百年(一)

  134风雅三百年(二)

  135风雅三百年(三)

  136风雅三百年(四)

  137铁壶知识:风花雪月---云色堂

  138银壶的使用与保养

  139银装素裹---石黑光南

  140洗尽铅华---西垣一瑳

  141寂光幽邃---尚美堂

  142茶道知识:铁打出

  143品味别样茶器,动人心弦的铁壶之美

  144铁壶走进生活的魅力

  145南部铁器的历史及发展

  146铁壶知识小讲:如何开壶

  147瑞谷铜器(一)铜文化

  148铜器(二)铜壶烧水,铜元素对人体的益处

  149铜器(三)铜壶的使用和保养

  150银,来自月光的金属——银文化

  不断更新中,敬请关注......

    联系我们
  • 0510-85307043
  • 0510-85307043
  • 172663584@qq.com
  • 无锡市硕放镇薛典路经发六路
  • 214101
  • www.miogolf.com.cn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1993~2020 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