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新华水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通过对我国许多铸造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铸造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根据软件工程的设计原则,结合铸造生产的实际,本文阐述了铸造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功能。
关键词:铸造过程生产;质量控制
引言:
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铸造行业。利润率已进入微利时代。同时,铸件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成本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加强过程控制管理,降低劳动成本,控制生产成本,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市场上不断发展壮大。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往往注重结果,希望控制终端的质量。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将注意力从结果转向更加关注的过程,这被称为过程管理。它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通过这个过程实现的。强调整个过程的质量,有利于实现每一个过程的增值转化。世界的趋势显示,在二十一世纪,过程管理将成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主要管理手段。
1铸造生产过程质量
铸造过程质量是指从原材料进厂到合格铸件出厂的铸造全过程质量,也可理解为铸造过程满足规定需要和潜在需要的特性的总和。铸造过程质量包括铸造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如铸造原材料的质量,铸造工艺装备的质量、涂料的配制质量、造型制芯质量、熔炼与浇注的质量、清理与后处理的质量等。
2铸造过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铸造过程质量控制的意义主要通过过程质量控制,使铸造设备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使所用材料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工序质量和铸件质量,使所采用的操作方法尽量最佳,使操作者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充分发挥在保证铸件质量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强化质量责任制,提高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水平;通过过程质量控制,使过程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较高的铸件合格率,减少由于废品铸件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质量成本。
3铸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施步骤
3.1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
铸造过程中,预防和纠正措施的运用非常普遍,且使用的频率极高,因为铸造缺陷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甚至每天都会发现两个废物被,已出现的失效要制定纠正措施,为消除潜在的失效而制定预防措施,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制定应从影响质量的过程因素(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劣变的趋势上进行分析,PDCA循环用于验证和改进所采取的措施。已出现的质量问题和经过验证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样要补充进PFMEA和控制计划中,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要同步更改。预防和纠正措施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活动,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持续发展的体现,PDCA循环不仅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而且是质量管理的有效工作程序。P(Plan)计划阶段确定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活动的计划;D(Do)执行阶段,质量运作,落实P阶段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阶段就是检查执行的结果,明确效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找出问题;A(Action)处理阶段,处理检查的结果,肯定成功的经验,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需要写进PFMEA,如果有必要,可以修改控制计划,修改作业指导书,以便以后的工作。要总结失败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未解决的问题,留给下一个PDCA循环。大多数企业根据PDCA循环实施质量改进,效果良好。改进的最后一步还没有完全完成,也就是说,没有更新PFMEA文件。
3.2铸造用原材料控制
铸造用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铸件的先决条件,原材料的采购应在合格供应商内选择,原材料入厂时须有质量保证单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入厂检验,保管时应分别存放,严禁外来杂质混入,避免混、错料及不合格原材料投入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使用松香粉模料压制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的零件蜡件时,应每年进行工艺检查模料性能的技术指标;当原材料的规格或生产厂家改变时,应连续检查3-5批模料性能的技术指标,给出试验报告结论单,待模料工艺参数稳定,并且性能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批生产。
3.3质量控制文件的更新及动态管理
失效模式分析和控制计划应分析所有生产过程,需要动态管理,不断更新,并保持其有效性。因为PFMEA毕竟是对潜在的失效模式的分析,对于铸造企业来说,一些铸造缺陷可能事先没有预料到,有些缺陷是被认为的,但是采取的措施不一定合适,一些铸造缺陷可以通过一两个措施完全解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经过大量的实验,在企业的巨大成本之后,解决了一些有效的缺陷解决方案。这些经验的总结应及时补充到PFMEA中。由于企业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对于一个本质上没有质量管理的企业来说,这些企业花费大量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经验和教训将随着人才的流失和人员的退休而消失。对于质量管理好的企业来说,流失或退休的人才只能带走自己的经验,不会让企业从一开始就积累经验。这也是实施现代质量管理的目的之一。过程流程图、PFMEA是识别分析和确定特殊特性的有效方法和过程,而控制计划和各过程的作业指导书则是对特殊特性实施控制的途径和手段。所有的特殊功能都应得到相关的质量记录(包括记录的参数和控制图)的支持,并加强对这些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计算,以继续提高作为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的特殊特征。采用数据分析和计算的方法,通过统计技术SPC、测量系统分析MSA、控制图、直方图等方法对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
3.4铸件清理质量控制
铸件清理是铸造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质量控制重点是
(1)铸件外表面是否平整光洁,内腔是否干净,并且应以不影响机械加工的定位和零件的装配以及外表美观为原则。
(2)在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和加工的基体表面上,在未加工的铸件表面上,无论是否残留立管和毛刺,都要打磨到铸件表面所有加工表面上的残余量都符合允许的范围。
3.5强化过程质量控制,优化现场管理。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企业不仅要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5M1E”因素,还要优化生产现场的管理,在铸造企业生产现场实施“5S”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建立员工的5S管理理念是企业导入其他管理方法的基础。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实施“5S”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如质量原则:与生产无关的材料应从现场移除;定量原则:生产现场只保留生产所需材料的最小质量;定时原则:定期检查现场情况;定位原则:材料在课堂上的位置,在固定区域内的工作范围,相同颜色的区别,以及责任原,让人们更清楚。作业现场有可视化管理,所有生产项目都要复位,工作区域应划分为不同的颜色,并标记清楚。做好生产现场“5S”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有力保证。“5S”管理规则应在相应的企业程序文件中指定。
结语
铸造企业的良好质量管理是将这些质量管理方法付诸实践,将质量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工具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使用这些方法和工具来控制过程质量,过程和产品的不稳定趋势,并定期评估受控特殊特性的有效性,铸件的质量几乎决定于每一道工艺过程的质量。铸造过程质量与最终的铸件质量是相互关联的,如果过程质量失控,都将会最后影响到铸件的最终质量。
参考文献:
[1]《铸造质量控制应用技术第2版》[J].铸造技术,2018,39(03):612.
[2]魏军,丁雪丹,于虹.铸造过程质量控制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5):46-47.
[3]范俊生.铸造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专家系统[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2(03):37-40.
[4]张寅,宋量,葛晨光,孙绍波,刘东辉.铸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铸造,2007(12):1298-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