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1 设计目的与要求
1.通过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铸造工艺课程及其它有关基础课程的知识;
2 .通过课程设计能较系统的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装的设计方法,锻炼运用铸造工艺手册及其它技术资料
的基本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图纸、文字表达能力;
4 .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2 设计任务
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 2 周)内,必须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采用手工造型的主要铸造技
术文件编制工作。采用 CAD出图,铸件需要进行三维建模。
具体任务包括:
1. 铸件 2D零件图一张
2 . 铸造工艺图一张
3 . 芯盒装配图一张
4 . 铸型装配图一张
5 . 设计说明书一份
§3 设计内容和步骤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总的程序是: 根据已下达的课题任务-零件图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后, 绘制出铸
造工艺图。然后以工艺图为依据,设计出模样图和芯盒图,然后再绘制铸型装配图(合箱图) ,最后编
写设计说明书。
§3.1 按设计步骤分别介绍各项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
§3.1.1 首先了解和熟悉铸造零件图纸
通过阅读图纸,应着重了解以下各点:
1.了解铸造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各投影间的关系,建立零件形状的明确完整的立体概念,以保证工
艺设计及各项设计制图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弄清零件图的各项尺寸, 并着重记录铸造零件的重量, 主要壁厚及最大壁厚, 零件最大尺寸 (长
宽高轮廓尺寸) ,以供工艺设计使用;
3 .零件各项公差要求, 零件加工位置及零件各项加工要求 (包括表面粗糙度) ,并对加工方法做初
步了解;
4 .零件材质及性能要求,以及图纸上指出的各项特殊技术要求。
§3.1.2 了解和分析铸造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
进一步了解其负载情况及其工作条件, 如了解零件所受载荷性质 (静载荷,交变载荷, 冲击载荷等)
和载荷大小,并对受力情况做初步了解。
§3.1.3 了解设计任务所要求的生产批量
在课程设计中,一般按成批或大量生产进行。
§3.1.4 确定铸件技术条件
铸造技术条件包括铸件的材质, 牌号, 金相组织, 机械性能与加工要求; 铸件质量检查的方法。 例:
是否要做水压测验与超声探伤;铸造缺陷的限制程度与允许焊补的条件;铸件热处理的要求等等。
§3.1.5 审查零件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要求
零件图上如有不合理结构和尺寸, 必要时可以提出结构的修改意见, 此时需要与指导教师商量处理;
修改意见应在设计说明书中予以论证,设计方可按修改后的结构进行。
§3.2 确定铸造工艺方案和绘制铸造工艺图
§3.2.1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确定铸造工艺方案及进行铸件基本设计, 应认真考虑多种可能的方案, 并进行比较, 选择最优方案,
既最先进,最经济,最合理的一个方案,确定铸造工艺方案的内容与程序一般如下。
1. 造型方法与铸型种类的选择 。本课程设计规定采用手工造型,根据铸件要求,选用适当的造型方法
(两箱造型、多箱造型、活块造型、外型芯造型) 。铸型种类则根据工艺需要选用湿型、干型等。
2. 砂芯种类与制芯方法的选择 。根据工艺需要,可选择普通粘土砂芯,油砂芯,树脂砂芯等。
3 .确定浇注位置与铸型分型面(包括模样的分模面)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要结合起来考虑;确定浇注位
置时要考虑凝固顺序。
4 .确定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表示铸出和非铸出孔槽 。
5 .选取拔模斜度(拔模斜度应用角度表示) 。
6 .选取铸造收缩率 。
7 .设计计算浇注系统,冒口与冷铁;确定出气口 。设计浇注系统主要是确定它的型式与金属液引入型
腔的位置和最小控流断面的计算等。
8 .砂芯工艺设计主要内容
1) 砂芯轮廓和数目的确定,砂芯制造的难易程度,砂芯的装配和固定,砂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