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铸造工艺学》主要论述了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铸造工艺方案、浇注系统设计、铸件凝固与补缩的基本原则、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的特点。以下是由阳光网我整理关于铸造工艺学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铸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 1、什么是铸造工艺设计? 铸造工艺设计就是根据铸造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生产条件等,确定铸造方案和工艺参数,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制工艺卡等技术文件的过程。 2、为什么在进行铸造工艺设计之前要弄清楚设计的依据,设计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在进行铸造工艺设计前设计者应该把握生产任务和要求,熟悉工厂和车间的生产条件这些是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依据,还需要求设计者有一定的生产经验,设计经验并应对铸造先进技术有所了解具有经济观点发展观点,才能很好的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依据的内容 一、生产任务1)铸件零件图样 提供的图样必须清楚无误有完整的尺寸,各种标记 2)零件的技术要求 金属材质牌号金相组织力学性能要求铸件尺寸及重量公差及其它特殊性能要求 3)产品数量及生产期限 产品数量是指批量大小。生产期限是指交货日期的长短。 二、生产条件 1)设备能力包括起重运输机的吨位,最大起重高度、熔炉的形式、吨位生产率、造型和制芯机种类、机械化程度、烘干炉和热处理炉的能力、地坑尺寸、厂房高度大门尺寸等。 2)车间原料的应用情况和供给情况 3)工人技术水平和生产经验 4)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车间的加工能力和生产经验 三、考虑经济性 对各种原料、炉料等的价格、每吨金属液的成本、各级工种工时费用、设备每小时费用等、都应有所了解,以便考核该工艺的经济性。 3.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是什么? 铸造工艺图,铸件(毛坯)图,铸型装配图(合箱图),工艺卡及操作工艺规程。 4.选择造型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原则? 1、 优先采用湿型。当湿型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使用 表干砂型、干砂型或其它砂型。 选用湿型应留意的几种情况1)铸件过高的技术静压力超过湿型的抗压强度时应考 虑使用干砂型,自硬砂型等。 2)浇注位置上铸件有较大水平壁时,用湿型易引起 夹砂缺陷,应考虑使用其它砂型 3)造型过程长或需长时间等待浇注的砂型不宜 选用湿型 4)型内放置冷铁较多时,应避免使用湿型 2、 造型造芯方法应和生产批量相适应 3、 造型方法应适用工厂条件 4、 要兼顾铸件的精度要求和生产成本 5-浇注位置的选择或确定为何受到铸造工艺人员的重视?应遵循哪些原则? 确定浇注位置是铸造工艺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关系到铸件的内在质量、铸件的尺寸精度铸造工艺过程中的难易,因此往往须制定出几种方案加以分析,对此择优选用。 应遵循的原则为:1、铸件的重要部分应尽量置于下部 2、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竖立状态 3、使铸件的大平面朝下,避免夹砂伤疤类缺陷 4、应保证铸件能布满 5、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 6、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悬臂式砂芯,便于下芯,合箱及检验 7、应使合箱位置,浇注位置和铸件冷却位置相一致 5为什么要设计分型面?怎样选择分型面? 分型面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成本和生产率。 选择分型面的原则:1、应使铸件的全部或大部置于同一半型内 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数目,分型面少,铸件精度容易保证 3、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 4、便于下芯,合箱,检查型腔尺寸。 5、不使砂箱过高 6、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 7、留意减轻铸件的清理和机械加工量。 6、什么叫浇铸位置 浇铸位置是指:浇铸时铸件在型腔内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7、芯头长些好,还是短些好? 间隙留大些好?还是不留好? 举例说明 只需满足芯头的基本要求,希望芯头不要太长,过长的芯头会增加砂箱的尺寸增加填砂量,芯头过高,不利于扣箱。 芯头间隙,为了下芯方便通常在芯头和芯座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大小取决于铸型的种类,砂芯的大小,精度及芯座本身的精度。但应指出1)当一个砂芯上有多个(不止两个)芯头时,应给出较大的间隙,以免下芯困难2)对于普通的湿型小砂芯,可不留间隙。对于垂直小芯头,为了下芯稳固。甚至可以使用过盈的芯头 8、什么叫压环 防压环 积砂槽各起什么作用?什么条件下应用?不用它们行否? 压环:在上模样芯头上车削一道半圆凹沟(r=2~5)造型后在上芯座上凸起一环形砂 作用:合箱后它能把砂芯压紧,避免液体金属沿间隙钻入芯头,堵塞通气道。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机器造型的湿型。 防压环:在水平芯头靠近模样的根部,设置凸起圆环,高度为0.5~2mm,宽为5~12mm.作用:造型后相应部分形成不凹的环状缝隙。下芯合箱时它可以防止此处砂型被压塌。因而可以防止掉砂缺陷 集砂槽:下芯座模样的边缘上设有一道凸环,造型后砂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