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金属材料铸造等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学员应掌握较宽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决铸造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应用现代铸造技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铸造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技术基础知识,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公差与配合、常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及铸件质量检测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铸造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原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铸造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铸造工艺的编制与实施的基本能力;具有铸造工装的设计与制造的基本能力;具有材料检验及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铸造车间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用普通话进行社交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2.1理论知识要求
2.1.1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2.1.2专业基础知识
2.1.3加工准备知识
2.2操作技能要求
2.2.1加工准备
2.2.2钳工、车工、铣工、磨工、焊接的基本过程、工艺范围及其应用
2.2.3了解各工种的操作方法
2.2.4铸造工装的设计与制造三、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数:40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110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25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50课时。
操作技能练习:190课时。
机动课时:25课时。
铸造工培训大纲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在学员基本掌握铸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工作的操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意加强技能的训练,使培训对象通过培训掌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二、课时分配
1、理论知识
项目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
基本要
职业道德
5
5
5
5
5
求
基础知识
15
10
15
5
5
相关知识
砂型制造
30
30
30
25
20
特种铸造
30
30
30
25
20
铸造合金熔炼与浇注
30
30
30
20
15
铸件后处理与检验
20
20
25
_
_
质量控制
-
-
-
20
25
培训与管理
_
_
_
20
30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2、技能操作
项目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
砂型制造
50
40
35
30
25
技
特种铸造
50
40
35
30
25
能
铸造合金熔炼与浇注
35
45
45
30
20
要
铸件后处理与检验
15
15
20
_
_
求
质量控制
_
_
_
20
25
培训与管理
_
_
_
20
30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三、理论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3.1职业道德3.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3.1.2职业守则(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3.2基础知识3.2.1基础理论知识(1)基本识图知识。
(2)公差与配合。
(3)铸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2.2技术基础知识(1)机械传动基本知识。
(2)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知识。
(3)气动及液压传动知识。
(4)工具、夹具、量具的使用与维护知识。
3.2.3电工知识(1)安全用电知识。
(2)铸造设备常用电器及电气传动知识。
3.2.4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3.2.5质量管理知识(1)企业的质量方针。
(2)岗位的质量要求。
(3)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3.2.6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
四、操作技能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要求。
注:砂型制造、特种铸造两个职业功能任选其一进行考核。
4.1初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砂型制造
(一)工艺分析
能根据轮盘类等简单的零件图或铸件的零件图识别相应的模样、芯盒和模板
砂型的基本组成
制造砂型用的模样、芯盒和模板
(二)型砂和芯砂
混制
1.能识别原砂、粘结剂等常用造型制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