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主营项目:铝合金铸造 重力铸造 低压铸造 0510-85307043

新闻动态

分享最新公司动态

铝型材挤压模具图(铝型材挤压模具制造)

发布时间:2024-04-20 浏览量:41

  www.usteel.net

  今天给各位分享铝型材挤压模具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铝型材挤压模具制造进行解释,现在开始吧!

  铝型材挤压模具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如下:

  1、挤压模具生产出来的铝型材要符合尺寸要求,首先要保证金属流动的均匀性,挤出来的型材常有凹心现象,导致整个大面下陷,平面度不达标。通过大量实践得出结论,针对槽位较深较大的型材是由于槽位金属供料不足所引起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制造时应保证模具槽位足够直通,如试产未合格就适度加宽槽位。对于凹槽深度宽度不大型材,只要合理设计工作带,导流槽按模颈角度加工,控制好金属流速可以避免凹心现象;对于凹槽较宽且深的型材,则将两角位导流槽加深,保证槽内两角金属流动与中间均匀。

  2、在生产有角度型材时,若在模具未经预变形(预张口)设计的情况下,挤出型材经拉伸矫直后,型材角度往往比产品要求小1-3,模具在设计制造环节,需在模具工件的型材孔做好1-3的变形量,型材变形量随着外按圆的变化而变化。一旦型材角度在做好预变形的情况还出现角度小(收口)现象,可采用以下两种简单的修复方法:其一,如角度小(收口)可在内侧做促流。其二,可在外侧焊阻流块。方法选定取决于型材表面处理。

  3、生产壁厚较厚的型材,按常规放缩水量生产,型材末端出现金属供料不足,导致放缩水产生误差,尽管模子型孔尺寸一致,但产品尺寸却不符合要求。控制型材尺寸有几个重要因素。首先,设计导流板时根据所属吨位机台,结合挤压筒与铝棒直径,择取最大最优外接圆,确定导流板入料孔,并且增加两端型材上方金属供给量;其次,模子入料面一级焊合室,两端避开量取值大,保证两端金属流动的稳定性,并且保证两端型材上方金属供给量,有利于型材平面度及表面质量;最后型材孔根据以往生产相近的型材,做好预变形。当设计一新型材时,可找相近的型材,以它的一组参数为初始参数进行尝试设计,然后逐步调整各参数直到符合所需的要求为止。

  4、在模具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挤压出来的型材表面在有螺丝孔或中横处存在凹槽缺陷,影响型材表面质量。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在加工模具时,调节上模与下模工作带的出口位置,工作带过渡要求平滑。导流槽下空刀和穿孔下空刀工作带需减短(提高)0.3-1.0mm,并打顺导流槽,保证适合的金属供料。较厚型材甚至需减短(提高)2mm,以保证型材表面质量。

  提高铝型材挤压生产成品率的工艺方法

  提高铝合金型材成品率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成品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铝材的生产费用将降低23元~30元,以一个年产1万t铝型材的企业来说,若每吨铝型材的成品率提高5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125万元,而这125万元是纯利润。成品率的提高是建立在产品质量的基础之上,与产量又是同比关系。提高成品率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单一工艺方法很难大幅提高成品率,必须是多环节的累积提高。提高成品率又是一个细致的工作,不仅需要技术工艺做支撑,更需要严谨、务实、科学的管理。

  1 影响成品率的因素

  影响成品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挤压生产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铝铸锭的质量直接决定挤压制品的成品率。

  (2)模具、挤压工具对成品率有很大影响,它们直接关系到挤压制品的质量,制品合格率高则成品率就高。

  (3)生产管理中生产计划下达的合理性以及生产报表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也是提高成品率的前提。各种生产报表的原始数据是铝型材挤压前计算铸锭长度的重要依据。

  (4)挤压工艺包括根据挤压比选定挤压设备、确定工艺温度及张力矫直工艺等,每步工艺是否科学、细致、合理也对成品率影响很大。

  (5)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责任心是提高挤压成品率所必备的。

  2? 提高挤压铝型材成品率的工艺方法

  2.1?提高铸锭质量是保证挤压成品率的前提

  铸锭对挤压生产来说是原材料。铸锭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无夹渣、气孔、偏析、裂纹等缺陷时,不仅可以降低挤压力、提高挤压速度,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而且可以减少挤压制品表面气泡、气孔、划伤、开裂、麻点等表面缺陷。比如较小的夹渣可以通过模具工作带的狭缝排出,但会造成型材表面犁痕,产生一定长度的几何废料;较大的夹渣将被卡在工作带狭缝中不能被排出,引起塞模或挤压制品开裂而被迫更换模具,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成品率。

  2.2适当加大挤压系数,提高挤压成品率

  每个铝材厂都有一系列挤压机型,各厂家根据产品的挤压比、冷床长度、制品外接圆直径、挤压筒长度和直径等,合理确定制品将在哪台挤压机上生产。实践证明,同样规格的制品放在不同吨位的挤压机上生产时,由于挤压系数不同,对制品的组织、性能和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其成品率也会产生差异。根据2009年一年中某企业生产统计,三种不同吨位挤压机的年平均成品率范围如表1所示。

  表1中可以看出,挤压机的吨位较大、挤压系数较大时,其成品率较高,而其挤压费用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挤压费用并没有升高。所以,挤压生产时,适当提高挤压系数,不仅可以获得力学性能和组织良好的制品,同时可以提高成品率,降低型材的生产费用。

  2.3加强生产管理,精确计算铸锭长度

  铝型材在建筑、交通、电子、旅游、机械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铝材厂的产品品种也在增多,带来的是模具的增多,给生产计划的安排增加了难度。铝型材生产计划,要根据客户要求的规格、单根重量、长度、数量和冷床长度,利用等体积或等质量的原则计算出所用铸锭的数量和长度。铸锭长度的计算采用等质量法较多。这是因为随着模具的使用及修理,各部分壁厚的变化不是同步的,很难再准确计算出制品的截面积,而且其理论线密度和实际上机试模所得到的线密度相差不小。

  铸锭长度:

  式中:

  L—铸锭长度,mm;

  m1—型材线密度,kg /m;

  Ld—定尺长度,m;

  n—倍尺数 ;

  Lq—切头或切尾长度,mm;

  Ly—压余长度,mm ;?

  d—圆铸锭直径,mm ;

  —铝合金密度,2.7 g/cm3 。

  对于某一台挤压机来说,其使用铸锭的直径d是确定的,客户对制品的定尺长度Ld要求也是确定的,压余长度Ly通常取15mm—30mm,切头或切尾长度二者相等,一般选定在0.2m—0.8m,倍尺数n根据挤压筒长度、型材线密度、冷床长度确定,这样就只有型材的线密度m1是变化的,因此,铸锭长度L是线密度m1的函数,二者成线性关系。

  图1是关于L-m1,曲线图,压余长度Ly是截距,而K就是L-m1直线的斜率。对于一台挤压机的同一个挤压筒来说,当倍尺数n变化时,只是L-m1,直线的斜率K从Kn发生变化。

  对于挤压机上的某种制品,将定尺长度Ld、倍尺数n、切头切尾长度Lq、压余长度Ly、确定后,代入公式,可以方便迅速地画出每台挤压机上制品线密度m1与铸锭长度L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关系图画起来快捷方便,只需计算出一个点,将它与截距点相连就是棒长和线密度的对应关系图,在图上可以准确查出铸锭长度与型材单根重量的对应关系。关系图清晰直观。有这样一张图,再利用长铸锭加热炉的剪切装置可以准确的剪出所需长度的铸锭。

  2.4使用夹持垫,减少切头切尾长度

  型材挤压冷却后要通过张力矫直来消除型材弯曲、拧扭等缺陷。大部分企业仍采用拉直机张力矫直,但关键问题是由于型材品种多、矫直工嫌操作麻烦,很多企业没有使用夹持垫,直接用钳口夹扁型材两头,造成拉伸后型材的两头变形长度往往在0.4m~1.2m,截面大的型材变形长度还要长些,变形部分必须切掉,否则无法去掉型材因拉直而产生的截面变形,这样就使几何废料增加、挤压成品率下降。

  夹持垫可以使用硬木或铝块制成,根据型材的截面形状运用成组技术进行分组,尽量减少夹持垫的数量,增加夹持垫的通用性,如图2所示。三种规格的型材可以使用同一种夹持垫。

  对于悬臂较长又有封闭截面的型材,矫直夹持时在封闭腔内塞入夹持垫的同时,悬臂部分也要用撑架支撑〈见图3),减少型材拉伸时长度方向沿截面上的变形量。

  使用夹持垫后,型材的切头、切尾大大缩短,一端切掉长度一般在0.15m~0.4m之间。假设每班可挤压倍尺数为3的线密度0.5kg/m的型材420根,使用这种方法共可减少废料210m~420m、105kg~210kg,比不使用夹持垫时成品率可提高1.9%~3.8%,其经济效益相当司观。

  夹持垫从制作、保管、领用要由专人管理。针对操作工人不愿使用,可以将成品率绩效工资分为两部分:如成品率85%以下时,成品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吨工资增加5元;成品率85%以上时,成品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吨工资增加10元,激励工人努力提高成品率。

  2.5?使用热剪切铸棒炉,即时控制铸锭长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链条式短铸锭加热炉更换为热剪切长铸锭加热炉(简称热剪铸棒炉)。热剪铸棒炉可以避免铸锭锯切、减少因铝屑而产生的损耗,挤压时主机手可根据模具的动态单支重量用热剪铸棒炉上的剪切装置随时调整剪切长度,获得任意所需长度的铝锭坯,从而使挤压出的长型材的切头切尾达到最短,进一步提高成品率。

  有的企业使用了热剪铸棒炉后,忽略了对铸锭长度的精确计算和对此项工作的管理,交由操作工自行处理。操作工人往往在上模挤压时,先按模具的标准壁厚剪切一根铸锭进行试挤压,观察挤出型材的总长度是否达到倍尺和切头切尾长度要求,不合适时再粗略估计试剪第二个铸锭,再试挤,反复2~3次才能找到合适的铸锭长度,但在试挤过程中产生了不短的废料,这一试挤过程不仅降低生产效率,而且也降低成品率。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上机模具的上次挤压单支重量记录,查一下线密度—铸棒长(L-m1)图,稍微加长一点剪切铸锭长度(不至于产生接近6m的废料),根据挤压型材的总长,第二次剪切长度可作微量修正,就可以进入正常挤压。把热剪切铸棒炉剪切长度调整灵活的优点和生产管理上准确记录模具动态在挤压过程中每根型材重量、查看型材线密度-铸棒长(L-m1)关系图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生产率和成品率。有文献说使用热剪铸棒炉成品率可以提高4个百分点,根据其他企业的实际经验提高2个百分点是没有问题的。

  2.6加强模具管理,准确记录动态单根型材重量

  原始生产记录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铝型材的挤压生产中,准确记录每套模具挤出型材的线密度(或单根型材重量)是做好成品率、成本核算及模具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为下次本套模具上机能准确找到合适的铸锭长度提供依据。所以对每条挤压生产线应提供一台准确度较高的电子称,定期校验、监督复验,督促操作工或工艺员在模具生产卡片上填写型材单根型材重量,准确的记录模具在挤压过程中每根型材重量,为下次生产做好准备。

  有的企业已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挤压工在挤压机旁的计算机终端录入每套模具的名称、编号和上机挤压的型材根数、长度、单根重量等参数,由服务器对数据统一处理,实现了数据采集实时化、车间无纸化、统计自动化、信息公开化。

  2.7使用无压余挤压,减少几何废料

  固定垫无压余挤压是将挤压垫固定在挤压杆上,并对二者作一定的改造,挤压结束时挤压筒不后退也能较容易地将铝锭脱离,然后直接将第二根铸锭推入挤压筒,与上次剩余的铸锭压合在一起,完成挤压。这种方法避免了每挤压一根铸锭剪切一次压余,可根据质量要求和订货数量来决定挤多少根剪切一次,一般民用型材可40—50根剪切一次压余。

  2.8优化挤压工艺,减少技术废料

  提高成品率除了采用以上措施努力减少几何废料外,同时也要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技术废料,确切地说,就是让该是正品的都是正品,避免出废品。

  影响技术废料的挤压工艺有很多方面,它涵盖了挤压生产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铸锭质量、工艺温度、挤压速度、挤压工具、模具、转运装卸、时效热处理等等。除了制定先进、科学的生产工艺外,还要正确、严格地执行工艺操作规程,提高操作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责任心。

  ①尽量减少每班生产品种,最好是每班安排3-5个挤压品种,提高单套模具一次上机生产量。因为生产品种越多,使用的模具越多,由模具带走的塞铝就越多,成品率就会降低。

  ②模具对成品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新模具的试模和在用模具的生产使用。

  试模次数越多,消耗铸锭越多,成品率越低,所以要提高模具的设计、制作水平。

  在用模具要精心维修、合理氮化、及时保养,保证每次上机合格率高,成形度好,耐用度高。如果每班因为模具维修不合格而发生3—4个挤压失败的铸棒,那么成品率就会下降1个百分点。

  ③挤压工具:包括挤压筒、挤压杆、挤压垫、模垫等。主要是要保证挤压筒、挤压杆、模具三者之间的同心度,其次是合理维修挤压筒,正确加热,保证挤压筒端面平直,消除各种引起挤压筒与模具间的配合不良现象,定期清理挤压筒内壁残铝,检查内孔壁有无损伤,正确使用模垫,提高模具支撑强度等等。

  ④挤压温度、挤压速度及冷却三者对制品的组织、力学性能、表面质量有很大影响,也会影响到成品率。此外,三者都会影响挤出制品的长度,铸棒温高、挤出速度快、风冷速度低时,会使制品挤出后的长度增加,增长率最大可达0.5%—1.0%,也就是影响了型材的线密度,所以,稳定的工艺也会使成品率提高。

  ⑤完善挤压后续工序,避免造成技术废品。挤压后续工序的转运往往造成型材的磕碰划伤,要尽量避免型材与冷床、储料台、定尺台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最好采用高温带传送的冷床和储料台。运输、装框、吊框等转运操作应轻拿轻放,料筐内壁最好使用高温毛毡保护。

  3 ? 结束语

  提高挤压制品的成品率是要在挤压生产全面细致的工作过程不仅技术工艺方面要到位,在管理方面也要扎实到位、做到实处。我国的铝型材生产企业的成品率提升尚有很大空间,成品率的提升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提高成品率和提高产品质量、产量是紧密相连的,是一个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你这个问题太笼统了。

  首先,你所提供的仅是一个剖面图,无法确定其实体图形,也就更谈不上装配了;

  其次,就算你能提供其中一零件的三维图,也最多只能设计出另外一个零件的装配面的截面图形,

  根本没有办法完成第二个零件的实体图。

  是铝合金压铸模具.

  铝合金车轮挤压铸造工艺

  上海交通大学 洪慎章 曾振鹏

  摘 要 采用挤压铸造代替压力铸造生产铝合金车轮,不仅克服了压铸件内部容易形成气孔和氧化夹杂的缺陷,而且提高了成品率及材料利用率。介绍了铝合金车轮挤压铸造的模具结构及设计参数,分析了挤压铸造的工艺参数及选择依据。

  关键词:铝合金车轮 挤压铸造 模具结构

  目前,国内卡丁车(类似碰碰车)都从国外进口,其中铝合金车轮是一个重要零件。过去,国外采用压力铸造生产该铸件,铸件质量差,且成品率低,劳动强度大。针对该铸件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如何提高其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及降低铸件成本,是当前生产中的关键。从研制的情况可知,采用挤压铸造代替压力铸造是今后制造铝合金车轮行之有效的工艺。

  1 车轮材料、要求及铸件设计

  图1所示为铝合金车轮零件图。车轮不仅有较高的性能要求,而且形状十分复杂。

  图1 车轮零件图

  车轮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1.5%~3.5%的Cu,10.5%~12.0%的Si,<0.3%的Mg,<1.0%的Zn,<0.5%的Mn,<1.3%的Fe,<0.5%的Ni,<0.5%的Sn,其余为Al。力学性能要求:b>276 MPa,s>115 MPa,>4.4%,HB>92。

  该车轮内外形的尺寸精度较高,都应加放加工余量及余块。按挤压铸造工艺的要求,把形状复杂的车轮零件图设计如图2所示的铸件图。由该图可见,为便于从铸件内孔脱出及简化模具加工,把原来的阶梯轴孔设计成圆柱形中心孔,其直径为?30 mm,内壁斜度为3〔1〕。

  图2 车轮铸件图

  2 模具结构及设计参数〔1〕

  2.1 挤压铸造模具结构

  铝合金车轮挤压铸造的模具结构如图3所示。它主要有凸模、右凹模、顶杆镶块和左凹模组成所要求的型腔。左凹模和右凹模分别固定在左凹模定模板和右凹模动模板上,左凹模定模板用螺钉紧固在下模板上,右凹模动模板经过侧缸在导柱上实施开启及闭合。

  图3 车轮挤压铸造模具

  1.上模板 2.凸模固定板 3.凸 模 4.导 柱 5.右凹模 6.右凹模动模板

  7.垫 板 8.下模板 9.顶杆镶块 10.左凹模 11.左凹模定模板

  采用2000 kN油压机改装进行挤压铸造,其工作过程是:将定量的合金熔液浇入型槽后,固定在活动横梁上的凸模以一定速度向下挤入型腔,压力达一定数值后保压;铝合金凝固后卸压,凸模通过工作缸的回程向上移动,顶杆镶块通过下顶缸从铸件内向下退出,直到全部脱离铸件之后,再用侧缸开启右凹模,取出铸件。

  2.2 模具设计的主要参数

  (1) 间隙 凸模与左、右凹模之间的间隙要适当。过小则因凸模与凹模的装配误差而相碰或咬住;过大则合金熔液通过间隙喷出,造成事故;或者在间隙中产生纵向毛剌,减小加压效果,阻碍卸料。合理的间隙与加压开始时间、加压速度、压力大小、工件尺寸及金属材料有关。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单边间隙取0.1 mm。

  (2) 脱模斜度 合金熔液在凸模压力下凝固成铸件,冷却后紧包在凸模及顶杆镶块上。为了便于凸模及顶杆镶块脱出,故在凸模及顶杆镶块上设有3的脱模斜度。由于铸件外形呈圆状,且分在左、右两片凹模,只要右凹模向右移动一定距离,铸件就易从左凹模取出,故不必设置脱模斜度。

  (3) 排气 在左、右两片凹模完全闭合后,合金熔液因缓慢地浇入型腔,型腔中气体可基本排出。挤压铸造时,留在凸模导向部分的少量气体,通过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排出。

  (4) 模具材料 挤压铸造是在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不存在像压铸模那样受到金属液的冲刷。工作压力比压铸时高,只要求模具在高温下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即可。另外,为了防止与合金熔液接触的模具表面产生热疲劳裂纹,左右凹模、凸模及顶杆镶块均采用3Cr2W8V合金模具钢制造,热处理后硬度为HRC48~52,型腔表面进行软氮化处理。

  3 挤压铸造的工艺参数

  挤压铸造是铸锻结合的工艺,其生产工艺过程是:合金的熔化、模具的准备(清理、预热、喷涂润滑剂)、金属的浇注、液态金属的加压、压力的保持、压力的去除及铸件的取出等。

  为保证铸件质量,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1~2〕。

  (1) 比压 压力大小对铸件的物理力学性能、铸造缺陷、组织、偏析、熔点及相平衡等都有直接影响。所以确定成形必须的单位压力是很重要的。如果比压过小,铸件表面与内在质量都不能达到技术指标;比压过大,对性能的提高不十分明显,还容易使模具损坏,且要求较大合模力的设备。挤压铸造试验是在2 000 kN油压机上进行的。试验证明,适合于本铝合金车轮挤压铸造的比压应在50~60 MPa范围内选取。

  (2) 加压开始时间 从车轮挤压铸造试验的结果来看,其加压开始时的间隔时间过长,铸件的强度及伸长率降低。现用的开始加压时间是3~5 s,较为合适。

  (3) 加压速度 挤压铸造要求一定的加压速度,在可能情况下,以加压速度快一点为好。加压速度快,则凸模能很快地将压力施加于金属上,便于成形、结晶和塑性变形。但也不宜过快,否则会使部分合金熔液的表面产生飞溅及涡流,使铸件产生缺陷,以及在凸、凹模之间的间隙中流出过多的合金熔液,形成难以去除的纵向毛刺。因此,必须使凸模缓慢地压入液态金属中。由于使用的油压机工作进给速度较慢,故利用工作行程的速度进行压制。

  (4) 保压时间 压力保持时间主要取决于铸件厚度,在保证成形和结晶凝固条件下,保压时间以短为好。但是保压时间过短,则铸件内部容易产生缩孔,如果保压时间过长,则会延长生产周期,增加变形抗力,降低模具使用寿命。考虑本车轮的壁厚情况,挤压铸造的保压时间选用12 s左右。

  (5) 模具预热温度 模具若不预热,合金熔液注入型腔后会很快凝固,导致来不及加压;但预热温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延长保压时间,降低生产率,同时也不利于喷涂润滑剂。对本车轮挤压铸造模具的预热温度为200~300℃,通常是用煤油喷灯进行加热。

  (6) 合金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合金成形有明显影响。过低,合金极易凝固,所需单位压力大;过高,易产生缩孔。必须指出,挤压铸造合金的浇注温度要比砂型浇注温度高。一般希望把浇注温度控制在比较低的数值,因为挤压铸造时希望消除气孔、缩孔和疏松。在浇注温度低时,气体易于从合金熔液内部逸出,极少留在金属中,易于消除气孔。此外,也可减少缩孔形成机会,同时由于浇注温度较低,金属溢出较少,可减少毛刺。对本车轮挤压铸造的浇注温度选用720~740℃为最合适。

  (7) 润滑剂 润滑剂的作用是保护模具,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便于从模具内取出铸件。采用机油石墨润滑剂,即5%的200~300目的石墨粉加入到95%机油中,搅拌均匀即可。用喷枪喷涂在模具型腔表面上,其厚度为0.05~0.1 mm,过厚会影响铸件表面质量。

  (8) 冷却 挤压铸造卸压后,一般应立即脱模,故铸件的出模温度较高。为了防止高温的铸件空冷时在薄壁与厚壁的交界处产生裂纹,应将出模后的铸件立即放入砂堆中,待冷却到150℃以下时再取出空冷。

  4 结 论

  在汽车、摩托车及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零件生产中,世界各国逐渐用铝合金代替钢质材料的系统工程研究是今后长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铸造技术和热锻技术有机结合,形成先进的挤压铸造成形工艺,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明显优于压力铸造工艺。它特别适合于形状复杂、带有多孔或台阶形状类零件的成形,是一种具有较宽的适用性、较大推广价值及很有发展前途的工艺。

  1、发到模具厂让他们加工,他们设计模具图,他们工资很高,所以自己想学,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买了本书,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想学好必须知道挤压机的性能,结构;

  2、根据经验,才能一步步的学会,挤压模具生产出来的铝型材要符合尺寸要求,首先要保证金属流动的均匀性,挤出来的型材常有凹心现象,导致整个大面下陷,平面度不达标,通过大量实践得出结论。

  挤压模具是铝型材的核心与灵魂,就像设计一部汽车,到最后怎么成形都要通过模具锻造出来,铝型材也不例处,虽然工艺不同,但原理却是一样。

  挤压模具图

  铝型材挤压生产的过程就是靠挤压模具通过挤压机的物理作用力成型的,可以说模具起到了关键作用,模具合格与否(公差、设计缺陷)基本上是决定了产品的初始质量。

  模具成品

  模具的成本占整个挤压铝型材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所以模具才是铝挤型厂的重头戏,有关更多铝挤模具可以留言关注。

  铝挤产品

  关于铝型材挤压模具图和铝型材挤压模具制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www.usteel.net

    联系我们
  • 0510-85307043
  • 0510-85307043
  • 172663584@qq.com
  • 无锡市硕放镇薛典路经发六路
  • 214101
  • www.miogolf.com.cn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1993~2020 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