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砂混砂作业指导书
树脂砂混砂作业指导书
树脂砂混砂作业指导书
1.0投入车间使用的每批原砂及树脂、固化剂等必须附有质量部的检验报告,未经检验或
验证不合格者不能投入使用。检验报告由铸造工厂库管员接收后,及时转交技术科归档。
2.0混砂机操作员每日混砂前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料斗中原材料是否充足,树脂、固
化剂加入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0每日混砂结束后混砂机操作员应将搅拌槽(罐)、叶片上的残留树脂砂清除干净,每
周检查一次砂门、液泵定量是否准确,树脂、固化剂容器的沉淀物每周排除一次。4.0树脂砂硬化反应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砂温,必须高度重视砂温调整,在混砂机给
砂斗处砂温按1632℃控制,任何情况下砂温不得超过36℃。5.0树脂砂配比与强度规范:树脂(%)固化剂(占树脂百分比)%冬季0.35~0.50.4~0.5夏季0.2~0.350.25~0.4强度型砂可使用时间(kg/cm2)(分)6~108~12≥8≥8造型0.75~1.1制芯0.85~1.26.0树脂砂质量特性参数的检测:按下表规定频率进行随机抽检。对于重要件有特殊要求时,铸造工厂主管技术员可向质量部检验员提出增加检验频率或检验要求。
项目检验频率取样位置取样人检测人砂温/24小时再生砂灼减量2次/旬给砂斗型砂检验员质量部再生砂粒度分析1次/旬给砂斗型砂检验员质量部树脂量(%)1次/旬各混砂机工艺员同上固化剂量(占树脂%)1次/旬各混砂机工艺员同上可使用时间抗拉强度2次/日给砂斗砂再生控制员同上2次/日各混砂机型砂检验员质量部7.0铸造工厂应确定树脂砂质量控制主管技术员,该主管技术员负责将树脂砂各质量特性参数检测结果及时填入“树脂砂质量控制记录”(4.9/01,02/03/03)并输入计算机。应用SPC软件进行日常统计分析,根据质量参数变化趋势,采取预防措施;日常及时进行调控管理,确保各质量特性参数符合规范;因型砂质量造成的半成品质量问题,
日常及时进行记录,与相关质量特性参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8.0树脂砂质量控制主管工艺员每月5日前对上月树脂砂关键质量特性参数进行统计分
析,对树脂砂混砂工序能力指数进行计算(按各混砂机树脂砂抗拉强度参数)、测量评价,制定下月改进措施,确保过程控制能力持续稳定提高。
9.0质量部对工序能力进行监控,出现异常波动或能力下降要及时提出“纠正书”,要求
纠正、复检。
10.0树脂砂混砂机液泵定量校准工作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由指定的各混砂机设备维修人员
负责。日常有异常情况,混砂机操作员应及时向设备维修人员或工厂管理人员反映。11.0砂温、可使用时间、树脂和固化剂加入量的现场检测原始记录应与作业指导书等定点
存放于现场或质量管理点,确保操作人员能随时可以使用。
造型作业指导书
1.0
生产前的准备工艺规定和要求。
1.2准备好操作工具:捣砂棒、气眼棍、冒口、陶瓷浇道、集渣包、冷铁等。1.3保持造型底板平整,放木模前清扫干净造型底板上杂物。
1.4检查木模几何形状、活块标记、浇冒口定位,不清楚时及时向技术员询问。1.5检查砂箱、模板、木模的起吊装置、吊具状况,确保吊运操作安全。2.0砂型制作
2.1模板造型按定位槽放置砂箱,确保箱耳对正便于卡箱;根据木模板结构确定支垫砂
箱位置,两个以上砂箱作半型者,砂箱之间必须卡好螺栓。
2.2按工艺规定放置好浇注系统(陶瓷浇道)、冒口和气眼棍(出气绳等),需安放石墨
冷铁时,应选择符合工艺规定厚度、棱角完整的石墨块连续铺设,不留间隙,注意石墨冷铁应铺到距激冷面边缘10~20mm处。
2.3造型流砂过程中,随时用捣砂棒或手进行填塞、紧实,死角、活料下面和浇冒口系
统要逐一填塞好,确保型砂紧实度。
2.42.5
砂箱填满型砂后,用刮板刮平(下箱吃砂量大时可不填满),在箱档适宜地扎出气眼,确保出气畅通又不能底漏跑火。
砂型硬化后起模。起模需敲击木料时,要用木板垫好,不得直接敲击模样,起活料时应使用木锤、起样螺钉(栓),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准直接使用金属工具敲击。
2.6起模后认真清理模样,按活块“标记”对料,发现木模损坏处用白乳胶粘好或向技
1.1操作者阅读“铸造工艺卡”或“专项作业指导书”及“板式管理卡”要求等,掌握
术员申请修理。
2.7砂型一般损坏处,插钉子后用树脂砂修补或用粘补膏粘牢掉的部分;轻微损坏处用
涂料膏修补。修理砂型不平处和活料接口形成的砂劈,修磨齐子缺肉处。
2.8必须确保铸件编号(公司标志)的清晰、准确、完整。2.9用毛刷或压缩空气清理干净砂型内的浮砂。3.0涂料涂装3.1刷涂
3.1.1按技术员要求使用涂料类型,如锆英粉涂料或复合涂料等。
3.1.2涂层表面光滑,无明显刷痕,棱角清晰、无堆灰漏灰(特别是脐子、筋板、死角处)。3.1.3涂层厚度要保证0.5~1mm,易粘砂部位应至少涂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