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V法铸造的认识和定位问题(上)
大家已经听说了V法的好多优点,就像上面提到的表面光洁度好,尺寸精度高,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等等;但是并非所有的这些优点同时体现在了同 个铸件上;就像生产配重,确实产量高,成本低,但是对于摇枕侧架和绝大多数铸钢件而言,因为工艺的复杂性,产量和成本的优势就值得商榷了,往往有时候比传统的水玻璃砂还要高;而仍旧有人选用它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的表面质量优势和人员作业特点等;所以不要将V法在某些铸件上的优势轻易赋予任何铸件身上;任何 个铸件,造型方法往往有多种,究竟如何选择,往往是看中某种工艺的某些特殊的优点;就像是汽车制动鼓的生产,有人重在考虑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性而选用静压线,有人则更关注内部质量而选用铁膜覆砂;当然也有 些传统的手工翻砂厂看中V法小的投资,而且貌似表面质量也还不错而选用V法;所以真正去评价V法好在哪里 先看自己的产品具体定位在什么地方。
就像是以前我说过的有些企业V法生产 直做得挺好,而也有 些哪怕是同样的产品也照样 塌糊涂;V法究竟有没有优势还要看我们怎么去应用它;就像是我们普遍见到的新东初期的两工位穿档式生产线,传到国内我们为了节省制造成本去掉了除尘系统,结果我们所有的这类V法车间正常运行起来后车间环境 塌糊涂,环保吗?还比如原本抽气箱带复合四壁抽气的砂箱结构,我们为了操作的方便和加工低廉而去掉了箱带,结果同样 台真空泵人家带七箱八箱,我们带三箱四箱,还节能吗?我们从来不去注重工艺的细节和复杂性,违背起码的设计原则去让工艺适应设备和生产节拍,结果出来全是废品,质量的优势在哪里?还有产量吗?正是因为我们应用V法的思路和方式错了,从源头上错了,所以我们得出了 些和他们完全不 样不匹配的结论, 后再给V法带个绿帽子——这个工艺是骗人的;所以V法有没有优势,还要看能不能用好它。
客观来讲,我们在传统的配重,浴缸,钢琴骨架等少数铸件方面的生产上追求产量的目标确实取得了 定的效果;但是在其他绝大多数铸件的应用上,如铁路铸件,矿山耐磨,汽车底盘配件,工程机械铸钢等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产量目标;甚至在我们整个运行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的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等优势也没有发挥出来;实际上,从这几年外面完成的不太好的V法铸造工程项目来看,要么因为设计问题或者投资预估问题中途搁浅,要么运行后根本达不到预期的产能和产品质量或者运行成本过高而 终放弃;V法工艺虽然从型砂紧实和起模这个层面减少了工人对于作业的干预,但是在别的方面对人的依赖性还是明显的,尤其是涂料喷涂,制芯下芯,冷铁安放,冒口包扎等等;工艺过程越复杂,人的干预越明显。企业有时候盲目追求产量多高多高很多时候是因为对这个工艺过程还不清楚,工艺方案也没有定型。这种背景之下设计出来的生产线和设备的依据在哪里呢,又怎么可能达到预定的产量产能;尤其是好多铸钢件的V法工生产,如摇枕侧架,锰钢耐磨件,铸钢车桥等等浇冒口,冷铁甚至辅助性的工艺气孔操作起来是需要时间的,并非期待中的那样快;因此对这类铸件产量和生产效率的追求不要盲目。当然有办法吗,有;只能增加在线模具的数量和作业工位,说白了还是增加设备投资。
关键词:V法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