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铸钢支座工艺
指导老师:
课程题目:铸钢支座的铸造工艺
课程题目:支座的铸造工艺
材 料:
材 料: ZG270-500
班 级: 11 铸造1 班
学 号:
姓 名: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铸钢支座工艺
设计要求:
1 用 CAD 绘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铸件零件二维三视图,经过指导老师检
查合格打印出图,图纸采用A0 图幅;
2 在 A0 铸件图样上用红蓝铅笔做铸造工艺设计,包括分型面、加工余量、
分型(芯)负数、拔模斜度、铸造体(线)收缩率、补正量、冷铁,浇注系统设
计、冒口设计、砂芯设计、工艺说明等;必须设计3 种分型方案,从中选取一种
合适的方案做铸造工艺设计,设计中冒口及浇注系统等设计须有详细的计算过程
和计算依据;
3 铸造工艺图设计完成后,根据铸造工艺图设计金属模板装配图、金属芯盒
装配图(中等难度砂芯),用A2 图幅打印出图;
图1.1 零件图
1 / 20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铸钢支座工艺
1 零件分析
1.1 零件结构分析
零件为支座,其零件结构如图1.1 所示。该件结构复杂,壁厚较为均匀,长、
宽和高相差大,结构上的铸造工艺性能较为合理。
1.2 零件化学成分分析
零件为支座,其零件结构如图1.1 所示。材料为ZG270-500,对材料的化学
成分和机械性能要求见下表1.1 和表1.2。
表1.1 ZG270-500 化学成分(%)
残余元素≤
元素 C≤ Si≤ Mn≤ S≤ P≤
Ni Cr Cu Mo V
0.40 0.50 0.90 0.04 0.04 0.30 0.30 0.30 0.25 0.05
表1.2 ZG270-500 机械性能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延伸率 断后收缩率 冲击韧性
(Mpa) (Mpa) (%) (%) (Akv/J)
≥270 ≥500 ≥18 ≥25 ≥22
1.3 分型方案的确立
现整理出二种分型方案:
图1.2 A 分型方案
A 从底面偏中分型,使铸件大部分存在于下箱,该方案一方面可以保证铸件的
质量和尺寸精度,不会产生错箱等缺陷;另一方面,由于尺寸宽度较小,可采用一
模两件,提高沙箱利用率;同时该件不许采用砂芯。但是该分型方案使该件的肥
厚部分至于最下端不利于顺序凝固,同时也不利于冒口的安放。
2 / 20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铸钢支座工艺
图1.3 B 分型方案
B 从中部分型,使铸件一部分存在于上箱,另一部分存在于下箱。铸件高度不
高,三面采用砂芯成型,此方案虽需砂芯,但垂直方向上壁厚均匀,一方面有利
于冒口补缩,同时也有利于保证液面上升速度,利于保证铸件质量。。
综合对比两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