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主营项目:铝合金铸造 重力铸造 低压铸造 0510-85307043

新闻动态

分享最新公司动态

小型轴套类零件径向钻孔工艺的改进.pdf

发布时间:2024-05-24 浏览量:35

  模具制造技术 小型轴套类零件径向钻孔工艺的改进 李宁,刘峙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 河南长葛4 6 1 5 0 0 ) 【摘要】轴套类零件径向钻孔工艺常见,借助钻模套辅助加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加工质量 成为常规工艺。钻模套的设计结果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效率、成本以及工人的劳动保障和 资金收益,至关重要。本文中笔者通过对轴套类零件径向钻孔传统工艺的改进,大大提高 了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很值得推广。 关键词:轴套类零件;径向钻孔;改进 中图分类号:T G 6 5 9文献标识码:B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R a d i a lD r i l l i n gP r o c e s sf o rt h eS m a l lS l e e v eP a r t s 【A b s t r a c t 】T h ec o m m o np a r t so fr a d i a ld r i l l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d r i l l i n gd i ea u x i l i a r yp r o c e s s i n g t oi m p r o v ep r o d u c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yh a sb e c o m e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a lp r o c e s s T h ed e s i g nr e s u l t so ft h e d r i l l i n gm o d e ld e t e r m i n et h ep r o d u c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y ,c o s ta n dl a b o rs e c u r i t ya n db e n e f i to f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 I nt h i sp a p e r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r a d i t i o n a ls l e e v ep a r t sr a d i a ld r i l l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g r e a t l yi m p r o v e st h ep r o d u c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ya n dp r o d u c tq u a l i t yo f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r e d u c e st h e l a b o ri n t e n s i t yo fw o r k e r sa n ds e c u r i t yr i s k s ,i sw o r t h yo f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s l e e v ep a r t s ;r a d i a ld r i l l i n g ;i m p r o v e m e n t 1引言 轴套类零件属于最常见的机械零件之一,包括各 种轴、套筒和衬套等,形体特征都是回转体,大多数轴 的长度大于它的直径,轴套类零件的壁厚小于它的内 孑L 直径。轴套类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和保护转动 零件,或用来保护与它的外壁相配合的表面,有时也 会用作液压组件中的阀杆部分。所以这类零件的表 面上常有油槽、倒角、退刀槽、螺纹、油孔、销孔、径向 圆孔等加工要素。像油槽、倒角、退刀槽、螺纹等大多 数的工艺要求一般都是在车床上完成,对于销孑L 、径 向圆孑L 、油孔等特征工艺要素,则需要借助钻床来完 成。由于轴套类零件外部轮廓为圆柱形且表面光滑, 在径向钻孔时,比较难以操作,特别是相关的形位公 差更是难以保证,弄不好还会出现折断钻头、损毁零 件以及恶性伤人等情况。在实际加工中,对于批量轴 套类零件的径向钻孑L 往往都是借助钻模套来辅助完 成的。钻模套设计的合理与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 的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在这里笔者通过对传统钻 模套进行改进,可以大幅提高企业钻孔工人的安全保 障和生产效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2 小型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如图1 所示,该轴套零件为一阀杆,材料为 3 C r l 3 ,毛坯外形尺寸为q b 2 6 x 7 6 m m 。根据零件图工艺 互石吨异吨石石t ; g e ;吧茄f h g s ;e ; # i e = 石; # e ;t 石屯片石h # 七= t N ; g ;e ;u # N 呀峪e 写点世二# ! s i e # 牙o = 也;飞j N # g i e ;吨茹世菇吨君吧石# h # e a 惯t ;f # i 、嘧龉龄坊 的作用。本模具设计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有一定 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3 】 参考文献 却系统分析【J 新技术新工艺,2 0 0 9 ,( 1 1 ) :3 5 3 8 陆从相,李明亮基于U G 7 0 衬套注射模设计 J 】大众科技, 2 0 1 4 。( 9 ) :1 4 6 1 4 7 第一作者简介:李明亮,男,1 9 7 6 年生,江苏盐城 1 1 陈兵汽车塑件注射模设计 J 膜具制造,2 0 1 5 ,( 9 ) :4 9 5 3 人,副教授,博士生。 2 1 王义,刘泓滨,邱晓宁,等基于M o l d f l o w 的底座注塑模冷( 收稿E l 期:2 0 1 6 - 0 5 - 0 1 ) 模具制造) ) 2 0 1 6 年第7 期 5 3 万方数据 模具制造技术 要求,安排加工工序如下:先调质处理,车床加工零件 左右端面、外圆轮廓、车床钻孑L 、车内孔轮廓、内外倒 角、车槽、车螺纹等,然后在钻床上沿零件径向,钻4 个 均布的西6 5 r a m 的圆孔,最后去除零件各加工表面毛 刺、清边、检验。 对于回转体类零件最常用的加工方式为车削,所 以该零件大部分工艺均在车床上完成,工序固定成 熟,加工时间紧凑和固定,提高这一部分的加工效率 相对比较困难。然而对于零件图中4 个均布4 , 6 5 r a m 的径向孑L ,通常加工方法为钻床钻削。对于批量生产 的钻孑L 类零件,为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通常都 会借助钻模套来辅助加工。 拶劲。 历 ,77 1 l 口 爿一 = : 、兰型l 一爿 t 斟 夕l 弓 I - 1 二5 三 k - - 。 2 么H H 1 阻 U 蝴 3 5 如 7 4 图l阎卡丁 3 传统设计的钻模套 对于此类零件的钻孑L 加工,通常借助钻模套辅助 加工来提高加工效率。常规钻模套设计要求:操作简 便、精确定位,安全高效。基于这个原则,大多数企业 的工艺设计人员都会按照图2 所示来进行设计生产。 图2 阀杆与钻模套的配合图 为了便于装夹、操作和定位,设计人员要先设计 一外方内圆形套,外部尺寸不宜过大,保障加工强度 即可( 装夹不能变形) ,内部结构可按照轴套类工件的 外部轮廓设计,确保有效定位,加工时将工件的螺纹 部分拧进钻模内,必须拧到底,否则会导致定位面( 图 2 中的M 面) 不能准确接触造成所钻孔出现位置偏 差。钻孑L 时可用手来回翻转钻模,直到把4 个孑L 全部 钻完后方可把工件从钻模套上拧下来。加工生产现 场如图3 所示。 这样设计的钻模套操作起来有以下特点: 优点:设计思路简单,钻模套加工制造简单,加工 生产成本低,工人易掌握操作要领。 缺点:钻孑L 时工人工作强度大操作难度高,工作 时先要在钻床工作台固定两个挡铁卡住钻模,还不能 卡得太紧( 便于钻孑L 时翻转钻模) ,然后用手用力拿住 工件进行钻孑L ,如果手拿的不稳容易造成钻头折断或 者伤人。其二钻孔质量不好保证,工件与钻模套拧的 不紧会导致钻孔在轴向方向偏离位置,并且在径向由 于钻孔力量大,会导致4 个孔在圆周上不均布。第三 钻孔效率较低,来回装拆零件需要拧螺纹导致时间 长,并且钻过孔后螺纹会更紧,不易拆卸。 图3 传统钻模套加工生产现场图 4 改进后钻模套 基于轴套类零件径向钻孑L 钻模套的设计理念,结 合传统钻模套的优缺点,本着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 加工效率和安全指数,进一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的 原则,对传统钻模套进行改进,保留其原来的简便、易 于操作等优点,摒弃以往装拆费时、加工质量不稳定 等缺点。依据这样的设计思路,改进后的钻模套可以 轻便实现快速定位、轻松装拆、安全操作,改进后的钻 模套结构如图4 所示。钻模和穿丝座都是用螺钉固定 在底板上。加工时将底板固定在台钻的工作台上,调 正位置。将钢丝绑在脚上或者绑在一个自制的踏板 上保证脚踩一下可以将定位销拔出。钻孑L 时先用脚 踩下钢丝将定位销拔出,然后把工件塞进钻模内, 5 4 模具制造) ) 2 0 1 6 年第7 期 万方数据 模具制造技术 图5 改进后的钻模套轮廓图 保证定位面贴紧即可,钻完第一个孔后将定位销拔 出,用手将工件旋转9 0 。,松开钢丝让定位销在弹簧弹 力的作用下自动插进钻好的孑L 内,然后再钻第二个 孔,重复操作就可以把4 个孔钻完。改进后的钻模套 外形轮廓如图5 所示。 改进后的钻模套具有如下特点:操作人员只需要 在钻第一个孑L 时把定位面贴紧,然后旋转工件即可, 钻孔过程中轻轻扶住工件就行了,操作省心省力,还 不会把孑L 钻偏。另外装拆零件时不用在拧螺纹了,大 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5 改进前后钻孔生产对比 为了进一步验证改进后的钻模套使用起来优于 传统钻模套,安排了两组素质、体力、操作熟练程度基 本相当的工人,分别对1 , 0 0 0 个图1 所示的阀杆零件进 行径向钻孑L 加工对比,统计的结果如表1 所示。 通过对两组各1 , 0 0 0 个零件的加工 结果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改进钻模套 后的加工效益明显要优于改进前,特别 是在加工时间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上,改 进后是改进前的5 倍多,钻孑L 的合格率 也要明显高于改进前。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变革 日新月异,企业讲究的是质量,是效益, 工人看中的生产环境、劳动强度和劳动 收益。生产工艺人员只要开动脑筋就有 可能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就可以改善 工人的生产环境、生产效率和劳动强度, 甚至是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本文 中笔者通过对小型轴套类零件径向钻孑L 工艺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降低了 工人的劳动强度,值得相关生产企业借鉴和推广。 表1 采用传统采用改进后的 对比项目 钻模套钻孔钻模套钻孑L 钻单孔时间( S ) Il 装拆零件时间( 8 )1 0 6 0l 1 , 0 0 0 件零件加工总时间( S ) 2 6 0 0 0 ( 7 2 h )5 0 0 0 ( 1 4 h ) 钻头断损更换数量( 个)83 孔的表面质量( I T )98 钻孔合格率9 0 9 9 8 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小 参考文献 1 】邢启恩,宋成芳从二维到三维:S o l i d W o r k s 2 0 0 8 三维设计 基础与典型范例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8 2 张云杰,张云静C A X A 电子图板2 0 1 5 培训教程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1 5 3 徐冬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9 4 王幼龙机械制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1 3 第一作者简介:李宁,女,1 9 7 6 年生,汉族,硕士, 高级讲师,数控车技师,河南省名师,主要研究方向数 控加工及机械设计。 ( 收稿日期:2 0 1 6 0 5 0 5 ) 模具制造1 2 0 1 6 年第7 期 5 5 万方数据

    联系我们
  • 0510-85307043
  • 0510-85307043
  • 172663584@qq.com
  • 无锡市硕放镇薛典路经发六路
  • 214101
  • www.miogolf.com.cn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1993~2020 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