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T718一2005 代替GB/T718-1982 造 铸 用 生铁 Foundrypigiron 2005-05-13发布 2005-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718一2005 铸造用生铁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用生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铸造用生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3.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毗啾甲婉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T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婉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T 223.5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呻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缸量 GB 223.60o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 T 223.6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 T GB 223.6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 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 223.6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量 GB 223.6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蒸僧一次甲基蓝光度法测定硫量 GB 223.6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T GB 223.7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 GB T GB/T223.7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氧化铝色层-硫酸钏重量法测定硫量 GB/T223.7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非化合碳含量的测定 GB/T719生铁化学分析用试样制取方法 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和检验数值的判定原则 SO4935钢和铁一硫含量的测定一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 sO9556钢和铁一全碳含量的测定一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 技术要求 3.1牌号和化学成分 3.1.1牌号 生铁的牌号由代表“铸”字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乙和代表硅含量数字组成 3.1.2铸造用生铁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1.3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对化学成分或其他合金元素有特殊要求的铸造生铁
3.1.4硫、磷含量的界限数值按YB/T081规定全数值比较法进行判定
3.1.5用含铜矿石冶炼的生铁应分析铜含量,但各牌号生铁的铜含量均不做判定依据
3.1.6生铁订货时必须在合同中注明牌号和组、级、,类等具体要求
3.2交货状态 各牌号生铁应以铁块或铁水形态供应
GB/T718一2005 表1 号 牌 Z14 Z18 Z22 Z26 Z30 Z34 3.30 >1.25 >1.60 >2.00 >2.40 >2.80 >3.20 S 1.60 2.00 2.4o -2.80 3.20 3.60 1组 S0.50 Mn 2组 >0.50~0.90 3组 >0.90l.30 1级 0.060 >0.060~0.100 2级 >0.1000.200 3级 4级 >0.200~0.400 5级 >0.400~0.900 1类 0.030 2类 0.040 3类 0.050 3.3块重 当生铁铸成块状时,各牌号生铁应铸成单重2kg~7kg小块,而大于7kg与小于2kg的铁块 之和,每批中应不超过总重量的10%
根据需方要求,可供应单重不大于40kg的铁块
同时铁块上应有1一2道深度不小于铁块厚 度三分之二的凹槽
表面要求 铁块表面要洁净,如表面有炉渣和砂粒,应清除掉,但允许附有石灰和石墨
试验方法 取样 铸造用生铁化学分析取样按GB/T719规定执行
4.2化学分析方法 铸造用生铁化学分析方法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序 号 元 分 析 方 法 素 按GBy/T223.71.GB/T223.74、.IsO9556规定进行 按GB/223.67.GB/T223.68.GB/T223.72.IsO4935规定进行 S 按GB/T223.3.GB/T223.61.GB/T223.62规定进行 S 按GB/T223.60规定进行 Mn 按GB/T223.58,GB/T223.63,(GB/T223.64规定进行 按GB/T223.19规定进行
GB/T718一2005 4.3仲裁试验 发生质量异议时,仲裁按GB/T223的规定进行
检验规则 5.1生铁质量的检验由供方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
5.2组批 生铁的组批按GB/T719的规定进行,按批检验
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6.1生铁的运输、装卸,堆放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6.2每批交货的生铁,应附有证明生铁符合订货合同和本标准要求的质量证明书
6.3质量证明书中应注明: 订货合同号; a b)牌号、重量; 生产日期、炉次、组、级、类; c d)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本标准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