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欢迎本周关注我微信公众号的朋友们。
最近一段时间,有许多朋友提问,铸造工程师如何做好日常质量管理?我尽自己可能一一做出回答,不过,我还是想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跟大家讨论,以便能帮到更多的朋友们,顺便在这个持续的讨论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以前我们说过,铸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熔模精密铸造更甚过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熔模精密铸造增加了蜡模以及涂料部分,这些部分对铸件的质量(包括尺寸精度以及内在冶金质量)都影响甚大,所以,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我们稍微一个放松,可能会导致前面所做的工作前功尽弃。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个铸造工程师的日常质量管理工作,我觉得,作为一个铸造工作者,要想在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上游刃有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及时掌握日常生产中质量经常反复的问题产品。实际上,在日常生产中经常出问题的产品可能只占到产品总数的20%,但是,它对全局的影响却占到80%。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20/80定律。
依据这个定律,我们必须紧盯占到80%份额的20%。
你比如说,某一个重要厂家,它有100个Item,我们只要抓住容易出问题的20项就够了。
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对于这20%的产品要做出80%的付出,而其余80%的产品我们只要常规维护就行,也就是做20%的监护。这也叫重点管理法,抓重放轻,抓大放小。
2.必须尽量跟踪问题产品的全生产过程,并如实做好生产记录。特别是与正常生产不一致的地方。我们知道,质量的不稳定来自变异,也就是与正常生产不一致之处。所以,不管是工艺人员还是操作工人,一定要严格按照工艺规范来执行,不能即兴表演。另外,跟产人员必须注意操作细节,并及时记录下来。否则,质量追溯将会成为无源之水。
3.铸造工程师要有快速应对机制和担当。或者说像日本人所设计的生产线“自动停止”机制的权利和魄力。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挑战,要有叫停的能力。有问题要立即停止生产,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避免造成批量报废。质量事件大于天,来不得半点的敷衍。
我们经常看到铸造工程师每天忙忙碌碌,疲于奔命,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说明铸造质量管理形同虚设,也说明铸造工程师工作不得法。生产现场在质量管理上应该做的是S(标准)D(执行)C(检查)A(行动)循环,对生产质量进行维护;铸造工程师应该考虑的是P(计划)D(执行)C(检查)A(行动)循环,对现有质量进行改善提升。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层次,大家都应该负起责任,不能失之偏颇。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也往往看到的是操作人员低头干活不看方向,出了问题踢皮球,把责任推到技术人员身上,技术人员一肚子委屈不知跟谁诉说,这些都是不好的范例。
作为一个铸造工程师还应该有起码的铸造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能力,有敏锐、深邃的洞察力,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问题的根源。当然,这是需要时间和积累,以及专心致志才能得到的。但是,只要你用心,你一定会有收获。
既然你选择了铸造,那么,你就全心全力去投入,不管你干那道工序,不管你是什么职位。话说白了,其实,从事哪个行业,都需要努力。努力才可能有回报;不努力,回报根本不认识你是谁。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铸造工程师,关注“熔模铸造每天学”,跟我学习不一样的熔模铸造。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