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主营项目:铝合金铸造 重力铸造 低压铸造 0510-85307043

新闻动态

分享最新公司动态

(机械制造工艺学)工艺尺寸链.ppt

发布时间:2024-06-11 浏览量:77

  工艺尺寸链 第一节基本概念 尺寸链计算可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之 1、有关尺寸链的术语及定义 1)环——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 2)封闭环——加工或装配或测量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那一尺寸 3)组成环——除封闭环外的所有环 ,这些环中任意一环的变动必然引起封闭环的变动 ⑴ 增环 ——它的变动会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 ⑵ 减环 ——它的变动会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 工艺尺寸链 第一节基本概念 2、尺寸链的分类 按功能分: 1)装配尺寸链 2)零件尺寸链 3)工艺尺寸链 第二章 工艺尺寸链 第一节基本概念 按几何特征和所处空间位置分: 1)直线尺寸链 2)角度尺寸链 3)平面尺寸链 4)空间尺寸链 第二节 尺寸链的建立 1、 确定封闭环 4、将封闭环和各组成环相互连接的关系单独用简图表示(建议用单箭头) 封闭环的特征:1) 封闭环是工艺过程中间接保证的尺寸 2) 封闭环的公差值最大,它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2、 查明组成环、画尺寸链图 建议:设计、装配尺寸链:从封闭环的一端开始 工艺尺寸链:从第一道工序开始 3、 分析增环、减环 第三节 直线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公式 ——一、极值法(完全互换法) 一、 极值法(完全互换法)计算公式——保证尺寸链中各组成环的尺寸为最大或最小极限尺寸时,能够达到封闭环的公差要求 1.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 各组成环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L0=∑L增环-∑L减环 2. 封闭环的公差 = 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 : 4. 封闭环上偏差 = 所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 - 所有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5. 封闭环下偏差 = 所有增环的下偏差之和 - 所有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3.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分别为: L0max=∑L增环max-∑L减环min  L0min=∑L增环min-∑L减环max 一、极值法 小结: 1、封闭环的公差值最大,它与组成环的数目和公差大小有关 2、应用中应注意“最短尺寸链原则”——在封闭环精度一定的条件下,组成环数目越少,则组成环所分配到的公差越大,组成环所处部位的加工越易。 问题: 为什么a)图不合理? 二、 概率法计算公式 1. 将极限尺寸换算成平均尺寸: 式中 LΔ —平均尺寸 ;Lmax —最大极限尺寸 ;Lmin —最小极限尺寸。 2. 将极限偏差换算成中间偏差 : 式中 Δ—中间偏差 ;ES—上偏差 ;EI—下偏差。 3. 封闭环中间偏差的平方等于各组成环中间偏差平方之和 : 式中 T0Q—封闭环的平方公差。 二、概率法(大数互换法) 问题:设计上没有要求的尺寸A2为什么在加工中必须提高要求? 例1:加工B面,将A面放置在铣床工作台上用调整法加工,计算对刀尺寸A2(即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公差 第四节 直线尺寸链在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第四节 直线尺寸链在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例2 问题:工艺尺寸计算中的封闭环分别是?增环和减环分别是? 加工某零件高度方向的各尺寸:设计尺寸如图,采用调整法加工A 、B、C 面,A、B面已加工好,本工序以A面为定位基准加工C面,计算工序尺寸 计算步骤: 1)为保证L0的设计要求,须将L0的公差分配给L1,L2,并按入体原则标注其中之一,另一尺寸由公式算出; 2)计算工序尺寸和极限偏差(或极限尺寸) 结论:由于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提高了对L1和L2的公差要求, 增加了加工难度。组成环愈多或封闭环公差愈小,增加的难度就愈大 第四节 直线尺寸链在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例3 :试确定下图中测量尺寸L2的变动范围 注意:根据计算出的L2的合格范围为依据来检测产品时,可能造成假废品;此时应实测其它组成环的实际尺寸,并重新计算封闭环的实际尺寸来判断 分析: 1、测量时的封闭环是哪个尺寸? 测量时可测的尺寸是:L1,L2,L3。而两孔中心距是由以上三个尺寸计算而得的,因此是封闭环 2、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是否重合?后果是什么? 设计时: L2 是封闭环,公差最大;测量时: L2组成环, L0是封闭环 问题:为什么会造成假废品?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假废品? 例3:加工带有键槽的内孔 ,该

    联系我们
  • 0510-85307043
  • 0510-85307043
  • 172663584@qq.com
  • 无锡市硕放镇薛典路经发六路
  • 214101
  • www.miogolf.com.cn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1993~2020 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