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种类很多, 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 ①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
砂型 3 类。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
(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
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
造等)两类。铸造工艺通常包括:①铸型(使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的容器)准备,铸型按
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
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的优劣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②铸造金属的熔化与浇注,
铸造金属(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③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
括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以及热处理、 整形、防
锈处理和粗加工等。
铸造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铸造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处理。 铸造金属
是指铸造生产中用于浇注铸件的金属材料, 它是以一种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 并加入其他金
属或非金属元素而组成的合金,习惯上称为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
铝合金铸造工艺性能 ,通常理解为在充满铸型、 结晶和冷却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那些性能
的综合。 流动性、收缩性、气密性、铸造应力、吸气性 (任何铝铸件均存在这些问题) 。铝
合金这些特性取决于合金的成分,但也与铸造因素、合金加热温度、铸型的复杂程度、 浇冒
口系统、浇口形状等有关。
(1)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合金液体充填铸型的能力。 流动性的大小决定合金能否铸造复杂的铸件。 在
铝合金中共晶合金《 共晶铝硅合金 (ZL102 、 YL102 、 ZL108 、 YL108 和 ZL109) 》 的
流动性最好。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很多, 主要是成分、 温度以及合金液体中存在金属氧化物、 金属化合
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固相颗粒, 但外在的根本因素为浇注温度及浇注压力 (俗称浇注压头) 的
高低。
实际生产中,在合金已确定的情况下,除了 强化熔炼 工艺(精炼与除渣)外,还必须改
善铸型工艺性(砂模透气性、金属型模具排气及温度) ,并在不影响铸件质量的前提下 提高
浇注温度,保证合金的流动性 。 (这个度要靠经验来掌控,也是一个铸造技师,一辈子要研
究的事)
(2) 收缩性
收缩性是铸造铝合金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般讲, 合金从液体浇注到凝固, 直至冷到室温,
共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为 液态收缩、 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 。合金的收缩性对铸件质量有决定
性的影响, 它影响着铸件的 缩孔大小、应力的产生、裂纹的形成及尺寸的变化 。通常铸件收
缩又分为 体收缩和线收缩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应用线收缩来衡量合金的收缩性。
铝合金收缩大小,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称为 收缩率 。
①体收缩
体收缩包括液体收缩与凝固收缩。
铸造合金液从浇注到凝固, 在最后凝固的地方会出现 宏观或显微收缩 ,这种因收缩引起
的宏观缩孔肉眼可见, 并分为集中缩孔和分散性缩孔。 集中缩孔的孔径大而集中, 并 分布在
铸件 顶部 或截面厚大 的热节处 。分散性缩孔形貌分散而细小, 大部分分布在铸件轴心和热节
部位。显微缩孔肉眼难以看到,显微缩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