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材料考研
导语
简答题一共有8道,每道10-13分不等,绝大多数内容在课本上,大家掌握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知识框架,也可以自己整理话术作答,这样有助于理解记忆。本节为第四章剩下部分的简答内容,主要涉及共晶&偏晶&包晶合金的凝固相关知识,虽然不是高频考题,但仍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以应对考卷中的意外情况。
铸件宏观组织是由表面细晶粒区、柱状晶区和内部等轴晶区三个部分组成的。
特征:
①表面细晶粒区:紧靠铸型壁的激冷组织,也称激冷区,由无规则排列的细小等轴晶所组成;
②柱状晶区:由垂直于型腔壁(沿热流方向)且彼此平行排列的柱状晶粒所组成;
③内部等轴晶区:由各向同性的等轴晶组成。等轴晶的尺寸比表面细晶粒区的晶粒尺寸大。
表面晶粒区:
①型壁的激冷作用促使大量异质形核;
②溶质再分配使枝晶根部产生“缩颈”而形成游离晶粒。
柱状晶区:
①主要由于与热流方向平行的枝晶主干的择优生长有关。
内部等轴晶区:
内部等轴晶区的形成是剩余熔体内部晶核自由生长的结果,其晶核来源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①溶质再分配产生的成分过冷促使异质形核(过冷熔体异质形核理论);
②型壁的激冷作用促进形核(型壁激冷形核理论);
③溶质再分配使型壁枝晶根部产生“缩颈”,形成游离晶核(型壁晶粒脱落和枝晶断裂);
④“结晶雨”理论。凝固初期在液面处的过冷熔体中形核并长大成小晶体,由于其密度比液态金属大而像雨滴似的降落,形成游离晶核。
①表面细晶粒区由于比较薄,对铸件的性能影响较小;而柱状晶区和等轴晶区的宽度、粒度的大小均随合金成分及凝固条件的不同变化较大,才是决定铸件性能的主要因素。
②柱状晶生长过程中凝固区域窄,横向生长受到相邻晶体的阻碍,枝晶不能充分发展,分枝少,结晶后显微缩松少,组织致密。但柱状晶比较粗大,晶界面积小,排列位向一致,其性能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纵向好,横向差。晶界处常汇集有较多的第二相杂质,形成“弱界面”,将导致铸件热裂。
③等轴晶晶界面积大,杂质和缺陷分布比较分散,且各晶粒之间位向也各不相同,故性能均匀而稳定,没有方向性。但枝晶比较发达,显微缩松较多,凝固后组织不够致密。细化能使杂质和缺陷分布更加分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项性能。晶粒越细,铸件的综合性能越好。
结语:以上就是本节内容,有关铸件宏观凝固组织的考点主要就是这些,大家若能对本节内容有较好的理解或记忆,相信在考试中遇到这方面的题目就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