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铜器金光闪烁 —— 精巧的古代鎏金工艺
鎏金,又称黄涂、金涂、火镀金、飞金,是一种铜器装饰工艺,用来在金属表面加上金层。鎏金不同于包金和贴金。鎏金层比贴金更耐用、厚实、滋润,而包金也有其独特的制作手法。缺点是鎏金过程有毒,以同样的方法可以鎏银。
鎏金凤凰
鎏金工艺是我国的一处传统的技术。青铜鎏金技术的发明始于战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铜鎏金十一面观音立像,故宫藏
从战国以来出土的的鎏金清铜器物看,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土的战国晚期的“楚大官司槽钟”、窦墓出土的“长信宫灯”、陕西茂陵一号从葬坑出土的成帝河平三年鎏金铜“酒樽”以及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鎏金铜“砚滴”(鎏金与镶嵌结合)等,直到清代,各个朝代留下的鎏金器物很多。
唐,鎏金杯,故宫藏
凡是这些经过鎏金处理的铜器外地人表差不多都色泽金灿夺目,显示出富丽华贵,又对保护铜顺心目氧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遗存下的鎏金铜器一般保存完好。
铜鎏金普化天尊像
步骤
一、将黄金锻成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至400oC左右,然后倒入汞,以搅动使金完全溶解于汞中,然后倒入冷水中使冷却,逐成为银白色泥膏状的金汞合剂,这种液体俗称为金泥,此一工艺过程通称“煞(杀)金”。
清,铜鎏金张天君神像,故宫藏
二、用磨炭打磨掉铜饰件器表面铜锈后,用“涂金棍”(铜制,将其一端打扁用酸梅汤涂抹后浸入汞内,反复多次,使沾上一层汞,晾干即成)沾金泥与盐、矾的混合液均匀地抹在被器物表面,边抹边推压(现代匠师称此手法为“拴”,三分抹七分拴),以保证金属组织致密,与器物粘附牢固。此一工艺过程通称“抹金”,涂在欲镀铜饰件表面。
清,铜鎏金金刚亥母像,故宫藏
三、以适当的温度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黄金则固着于铜器上,其色亦由白色转为金黄色,此一工艺过程通称为“开金”。如要求金属较厚,即要将上述过程反复多次(在实际操作中经过四次鎏金的铜件,金层厚约为36微米)。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四、用毛刷沾酸梅水刷洗,并用玛瑙或玉石制成的“压子”沿着器物表面进行磨压。使镀金层致密,与被铸器结合牢固,直到表面出现发亮的鎏金层。此一工艺过程通称“压光”。再经过清洗压光等工序,一件精美鎏金件的便诞生了。
明,铜鎏金秘密文殊菩萨坐像
清,银鎏金嵌珐琅砚盒,故宫藏
唐,鎏金铁芯铜龙
明,银质鎏金累丝嵌珍珠头饰
唐,鎏金錾花九曲银勺
鎏金嵌珊瑚双桃如意
鎏金掐丝额饰
银鎏金凤鸟钗
银鎏金累丝嵌珠石指甲套
清,鎏金嵌玉头钗
清,铜鎏金皇贵妃珊瑚
银鎏金嵌珠金翅鸟立像,云南博物馆藏
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南宋,鎏金聚八仙花纹银盘
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陕西历史博物馆
金,鎏金边荷花盏,黑龙江省博物馆
战国,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中国国家博物馆
五代,“千秋万岁”铭镂空鎏金银垫,浙江省博物馆
东周,嵌玉鎏金银铜带钩,美国芝加哥美术馆藏
明,鎏金嵌宝石花卉纹银簪
明,镶宝玉寿星鎏金银簪
唐,鸳鸯莲纹鎏金银花钗
清,银鎏金嵌象牙手镜
北宋,鎏金莲花宝子银香炉,南京市博物馆
明,银鎏金花蝶纹勺,定陵博物馆藏
东汉,铜鎏金山纹兽足尊,台北故宫藏
清,鎏金錾花爵,故宫
清,鎏金银莲花盒,故宫藏
家中古董,手中珍玩,想知道年代吗?想了解现在的市场行情价格吗?想急于出手,而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吗?
古玩鉴定交易微信号:13162666236
咨询电话:13162666236
邮 箱: 13162666236@qq.com(来件请注明联系方式)
微信订阅号:guwanchushou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