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主营项目:铝合金铸造 重力铸造 低压铸造 0510-85307043

新闻动态

分享最新公司动态

一种再生铝合金锭铸造用高效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4-06-24 浏览量:41

  1.本发明涉及再生铝合金锭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铝合金锭铸造用高效冷却装置。背景技术:2.铝锭冷却是铝锭铸造过程中重要的降温措施,受成本和冷却效果的影响,冷却的常用介质为水,通过直接喷淋激冷和强制直接水浴激冷浇铸,将铝锭多余的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散失,铝锭的铸造速度、铸造温度和冷却强度作为铝锭生产的基本技术参数,直接影响铝锭浇铸的合格率,其中由于冷却强度的不可控性,经常出现铝合金锭未冷却彻底而被送出冷却装置情况的发生,从而影响铝合金锭的后续加工工序和最终的产品质量。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铝合金锭铸造用高效冷却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现有的再生铝合金锭铸造用高效冷却装置经常出现铝合金锭未冷却彻底而被送出冷却装置情况的发生,从而影响铝合金锭的后续加工工序和最终的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铝合金锭铸造用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主体,冷却装置主体上设有铸模进口和铸模出口,铸模进口和铸模出口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智能机械臂和第二智能机械臂,铸模出口处设有温度检测系统,冷却装置主体内设有激冷系统,铸模传送带贯穿冷却装置主体,冷却装置主体内设有回冷传送带。5.优选的,激冷系统包括供液组件、两对称布置的喷淋组件和水资源回收组件,供液组件用于为喷淋组件提供冷却水,喷淋组件用于将冷却水喷淋至铸模上,水资源回收组件用于将使用过的冷却水进行再回收。6.优选的,冷却装置主体内设有两对称布置的弧形导向槽,弧形导向槽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滑轨和两对称布置的辅助导向滑轨,喷淋组件通过支撑滑轨和辅助导向滑轨安装在弧形导向槽内。7.优选的,喷淋组件包括第一台体,第一台体上固定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辅助导向滑块,辅助导向滑块用于与辅助导向滑轨相互配合,辅助导向滑块上设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辅助导向滑块沿辅助导向滑轨滑动,第一台体上开设有支撑滑轨安装槽,支撑滑轨安装槽用于与支撑滑轨相互配合,支撑滑轨包括滑轨主体和滑动连接在滑轨主体内的两对称布置的支撑条,支撑条滑动连接在支撑条安装槽内,支撑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支撑条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支撑条与支撑条安装槽之间通过连接弹性件连接。8.优选的,第一台体上固定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伸出长度调节电机,伸出长度调节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距离调节丝杠,伸出长度调节电机两侧的距离调节丝杠旋向相反,距离调节丝杠上螺纹连接有距离调节螺母,两距离调节螺母上分别铰链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杆和第二调节连杆,第一调节连杆和第二调节连杆中部相互铰链连接,第一调节连杆和第二调节连杆远离距离调节丝杠的一端铰链连接在第二台体上,第二台体上转动连接有位置调节丝杠,位置调节丝杠上设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位置调节丝杠转动,位置调节丝杠上铰链连接有位置调节螺母,位置调节螺母一侧滑动连接有螺母导槽内,位置调节螺母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喷淋头,喷淋头通过供液软管与供液组件相通。9.优选的,供液组件包括供水箱,供水箱固定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内,供水箱两侧设有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固定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内壁,制冷组件一端与供水箱相通,制冷组件另一端通过供液软管与喷淋组件的喷淋头相通。10.优选的,制冷组件包括制冷组件壳体,制冷组件壳体固定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内壁,制冷组件壳体内设有制冷腔,制冷腔内设有制冷器,制冷腔一端连接有泵入管,泵入管远离制冷腔的一端位于供水箱内,泵入管内设有第一泵体和单向阀,制冷腔另一端设有泵出管,泵出管内设有电动闸板,泵出管通过供液软管与喷淋组件的喷淋头相通。11.优选的,水资源回收组件包括水资源回收管,水资源回收管设置在供水箱底部,水资源回收管内设有第二泵体和单向阀,冷却装置主体内设有隔离网,隔离网下方为水资源回收腔,水资源回收腔底面为两对称布置的斜面,水资源回收管远离供水箱的一端位于水资源回收腔内,水资源回收腔底部设有排渣活塞,水资源回收腔内壁转动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电动排渣丝杠,电动排渣丝杠上转动连接有排渣螺母板,排渣螺母板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楔形排渣板,楔形排渣板与排渣螺母板之间通过抵接弹性件连接。12.优选的,还包括冷却维稳组件,冷却维稳组件包括两对称布置的抽气板,抽气板固定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的侧壁,抽气板上设有若干抽气孔,抽气板的输出端设有通气管,通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制冷组件壳体内设有冷凝腔,通气管远离抽气板的一端与冷凝腔相通,冷凝腔通过补液管与制冷腔相通,补液管内设有第三泵体和单向阀。13.优选的,还包括回冷传送带控制系统,回冷传送带控制系统用于根据高效冷却装置的实际工作状态调控回冷传送带的动作,回冷传送带控制系统包括:密度传感器,密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却装置主体内,用于检测冷却装置主体内冷却水雾的密度;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设置在铸模传送带上,用于检测检测周期内铸模传送带的速度;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激冷系统出口端,用于检测激冷系统出口端的冷却水的质量流量;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却装置主体内,用于检测检测周期内冷却装置主体内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激冷系统出口端,用于检测激冷系统出口端的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检测系统、密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回冷传送带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基于温度检测系统、密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计算回冷传送带的平均调控传送速度,通过计算值控制回冷传送带工作:计算回冷传送带的平均调控传送速度:14.其中,为回冷传送带的平均调控传送速度,为铸模的实际冷却有效接触面积,为重力加速度,为冷却水的水雾密度,即密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冷却水雾之间的动力粘度,为速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以e为底的自然对数,e为自然数,为冷却装置的预设冷却速度,单位为,为待冷却的铸模的量,单位为,为铸模的比热容,为温度检测系统的检测值,为铸模冷却到位后的基准温度,为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值,为冷却水的比热容,为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密度传感器的检测误差系数,为速度传感器的检测误差系数,为流量传感器的检测误差系数,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综合检测误差系数。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16.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第一智能机械臂、第二智能机械臂、温度检测系统和回冷传送带的设计可以对未彻底冷却的铸模进行再次冷却,从而保证铝合金锭的后续加工工序和最终的产品质量;2.本发明将储水和制冷功能分为两个腔体即制冷组件壳体和制冷腔分别执行,实际使用时,需要多少冷水制冷多少量即可,且每次制冷的量交整体制冷的量要少,制冷的速度由此得以加快,保证了冷却装置的冷却即时性。附图说明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位本发明冷却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冷却装置主体侧剖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喷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供液组件结构示意图。18.图中:1、冷却装置主体;100、铸模进口;101、铸模出口;102、第一智能机械臂;103、第二智能机械臂;104、铸模传送带;105、回冷传送带;106、铸模;107、弧形导向槽;1070、支撑滑轨;1071、辅助导向滑轨;1072、滑轨主体;1073、支撑条;1074、支撑条安装槽;1075、第一电磁铁;1076、第二电磁铁;1077、连接弹性件;2、喷淋组件;200、供液组件;2000、第一台体;2001、辅助导向滑块;2002、支撑滑轨安装槽;2003、伸出长度调节电机;2004、距离调节丝杠;2005、距离调节螺母;2006、第一调节连杆;2007、第二调节连杆;2008、第二台体;2009、位置调节丝杠;201、水资源回收组件;2010、供水箱;2011、制冷组件壳体;2012、制冷腔;2013、泵入管;2014、第一泵体;2015、泵出管;2016、电动闸板;2017、水资源回收管;2018、第二泵体;2019、隔离网;202、位置调节螺母;2020、螺母导槽;2021、喷淋头;2022、供液软管;203、水资源回收腔;2030、排渣活塞;2031、电动排渣丝杠;2032、排渣螺母板;2033、楔形排渣板;2034、抵接弹性件;204、抽气板;2040、通气管;2041、冷凝腔;2042、补液管;2043、第三泵体。具体实施方式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20.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21.本发明提供如下实施例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再生铝合金锭铸造用高效冷却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冷却装置主体1,冷却装置主体1上设有铸模进口100和铸模出口101,铸模进口100和铸模出口101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智能机械臂102和第二智能机械臂103,铸模出口101处设有温度检测系统,冷却装置主体1内设有激冷系统,铸模传送带104贯穿冷却装置主体1,冷却装置主体1内设有回冷传送带105。2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工作时,承载有铸模106的铸模传送带104将铸模106运送至冷却装置主体1内,其中铸模传送带104的运送方向如图1箭头所示从左到右方向,在铸模传送带104将铸模106经铸模进口100运送至铸模出口101的过程中,冷却装置主体1内的激冷系统对铸模106进行降温,当铸模106运送至铸模出口101处时,温度检测系统对铸模106的实际温度进行检测,若铸模106的实际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则铸模传送带104继续对其进行运输,若铸模106的实际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外,则第二智能机械臂103将该铸模106搬运至回冷传送带105上,经回冷传送带105再将该铸模106运送至铸模进口100处,其中回冷传送带105的运送方向如图1箭头所示方向,与铸模传送带104的运送方向相反,之后经第一智能机械臂102将该铸模106再次搬运至铸模传送带104上,之后再经铸模传送带104将其传送出冷却装置主体1,通过回冷传送带105的运输和第二次搬运至铸模传送带104上的运输实现对铸模106的二次冷却;本发明通过第一智能机械臂102、第二智能机械臂103、温度检测系统和回冷传送带105的设计可以对未彻底冷却的铸模106进行再次冷却,从而保证铝合金锭的后续加工工序和最终的产品质量。2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激冷系统包括供液组件200、两对称布置的喷淋组件2和水资源回收组件201,供液组件200用于为喷淋组件2提供冷却水,喷淋组件2用于将冷却水喷淋至铸模106上,水资源回收组件201用于将使用过的冷却水进行再回收。2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时供液组件200为喷淋组件2提供冷却水,喷淋组件2将冷却水喷淋至铸模106上,水资源回收组件201将使用过的冷却水进行再回收,从而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25.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冷却装置主体1内设有两对称布置的弧形导向槽107,弧形导向槽107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滑轨1070和两对称布置的辅助导向滑轨1071,供液组件200通过支撑滑轨1070和辅助导向滑轨1071安装在弧形导向槽107内;供液组件200包括第一台体2000,第一台体2000上固定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辅助导向滑块2001,辅助导向滑块2001用于与辅助导向滑轨1071相互配合,第一台体2000上开设有支撑滑轨安装槽2002,支撑滑轨安装槽2002用于与支撑滑轨1070相互配合,支撑滑轨1070包括滑轨主体1072和滑动连接在滑轨主体1072内的两对称布置的支撑条1073,支撑条1073滑动连接在支撑条安装槽1074内,支撑条107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1075,支撑条安装槽1074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1076,支撑条1073与支撑条安装槽1074之间通过连接弹性件1077连接;第一台体2000上固定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伸出长度调节电机2003,伸出长度调节电机2003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距离调节丝杠2004,伸出长度调节电机2003两侧的距离调节丝杠2004旋向相反,距离调节丝杠2004上螺纹连接有距离调节螺母2005,两距离调节螺母2005上分别铰链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杆2006和第二调节连杆2007,第一调节连杆2006和第二调节连杆2007中部相互铰链连接,第一调节连杆2006和第二调节连杆2007远离距离调节丝杠2004的一端铰链连接在第二台体2008上,第二台体2008上转动连接有位置调节丝杠2009,位置调节丝杠2009上设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位置调节丝杠2009转动,位置调节丝杠2009上铰链连接有位置调节螺母202,位置调节螺母202一侧滑动连接有螺母导槽2020内,位置调节螺母202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喷淋头2021,喷淋头2021通过供液软管2022与供液组件200相通。2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工作时,第一驱动件驱动辅助导向滑块2001沿辅助导向滑轨1071滑动,从而带动第一台体2000整体沿辅助导向滑轨1071滑动,从而起到在冷却装置主体1周向方向上随意改变喷淋组件2位置的效果,从而使得喷淋组件2的喷淋达到最佳冷却效果,当需要在某一位置处将喷淋组件2定位时,第一电磁铁1075和第二电磁铁1076失电,从而使得两支撑条1073向靠近支撑滑轨安装槽2002内壁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喷淋组件2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定位;喷淋时,供液组件200通过供液软管2022向喷淋头2021提供冷水,之后喷淋头2021调节自身位置,使得冷水最大程度的喷在铸模106上,从而使得铸模106快速冷却,调节喷淋头2021位置时,除第一台体2000整体沿辅助导向滑轨1071滑动外还可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位置调节丝杠2009转动,从而带动位置调节螺母202运动,位置调节螺母202运动从而调节喷淋头2021左右运动;当需要调节冷却的喷淋强度时,伸出长度调节电机2003带动距离调节丝杠2004转动,距离调节丝杠2004转动带动其对应的距离调节螺母2005运动,距离调节螺母2005运动带动第一调节连杆2006和第二调节连杆2007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台体2008向靠近或远离铸模106的方向运动,从而起到调节喷淋强度的效果。27.实施例4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供液组件200包括供水箱2010,供水箱2010固定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1内,供水箱2010两侧设有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固定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1内壁,制冷组件一端与供水箱2010相通。制冷组件另一端通过供液软管2022与喷淋组件2的喷淋头2021相通;制冷组件包括制冷组件壳体2011,制冷组件壳体2011固定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1内壁,制冷组件壳体2011内设有制冷腔2012,制冷腔2012内设有制冷器,制冷腔2012一端连接有泵入管2013,泵入管2013远离制冷腔2012的一端位于供水箱2010内,泵入管2013内设有第一泵体2014和单向阀,制冷腔2012另一端设有泵出管2015,泵出管2015内设有电动闸板2016,泵出管2015通过供液软管2022与喷淋组件2的喷淋头2021相通。2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供液时,第一泵体2014启动将制冷组件壳体2011内的水经泵入管2013泵入制冷腔2012内,进入制冷腔2012内的水溶液在制冷器的作用下冷却,之后进入泵出管2015,经泵出管2015和供液软管2022后进入喷淋头2021,经喷淋头2021加压雾化后喷出至铸模106上,对铸模106进行降温,通过电动闸板2016上下滑动可控制泵出管2015的通断,常规设计中储水和制冷会放在一个腔室,这样做无论需要多少冷水制冷器都需将整个腔室内的水进行制冷,而且最终的制冷效果反馈是通过整个腔室内所有水的情况进行反应的,极大的消耗制冷器及其他资源,同时也延长了制冷时长,本发明将储水和制冷功能分为两个腔体即制冷组件壳体2011和制冷腔2012分别执行,实际使用时,需要多少冷水制冷多少量即可,且每次制冷的量交整体制冷的量要少,制冷的速度由此得以加快,保证了冷却装置的冷却即时性。29.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水资源回收组件201包括水资源回收管2017,水资源回收管2017设置在供水箱2010底部,水资源回收管2017内设有第二泵体2018和单向阀,冷却装置主体1内设有隔离网2019,隔离网2019下方为水资源回收腔203,水资源回收腔203底面为两对称布置的斜面,水资源回收管2017远离供水箱2010的一端位于水资源回收腔203内,水资源回收腔203底部设有排渣活塞2030,水资源回收腔203内壁转动连接有两对称布置的电动排渣丝杠2031,电动排渣丝杠2031上转动连接有排渣螺母板2032,排渣螺母板2032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楔形排渣板2033,楔形排渣板2033与排渣螺母板2032之间通过抵接弹性件2034连接。3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喷淋在铸模106上的水最终会顺着铸模106和铸模传送带104或回冷传送带105流到水资源回收腔203内,通过第二泵体2018可将水资源回收腔203内的水资源重新泵入供水箱2010中,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回收,未避免回收水源中含有杂质堵塞水道,设计楔形排渣板2033定期对水资源回收腔203进行排渣处理,排渣时将排渣活塞2030取下,之后电动排渣丝杠2031转动带动排渣螺母板2032沿电动排渣丝杠2031向靠近排渣活塞2030对应出口处移动,由于抵接弹性件2034的作用使得楔形排渣板2033始终与水资源回收腔203底部抵接,从而使得水资源回收腔203底部的杂质被楔形排渣板2033刮出水资源回收腔203。31.实施例6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还包括冷却维稳组件,冷却维稳组件包括两对称布置的抽气板204,抽气板204固定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1的侧壁,抽气板204上设有若干抽气孔,抽气板204的输出端设有通气管2040,通气管2040内设有单向阀,制冷组件壳体2011内设有冷凝腔2041,通气管2040远离抽气板204的一端与冷凝腔2041相通,冷凝腔2041通过补液管2042与制冷腔2012相通,补液管2042内设有第三泵体2043和单向阀。3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实际冷却过程中由于铸模106自身温度很高,冷却水在接触铸模106时一大部分水会被气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堆积为不可估量的一个变量,会极大的影响冷却装置内部的温度稳定性,进而影响铸模106内铸件的最终质量,由此需要对冷却装置内的水蒸气进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冷却装置内温度的可控性;具体的,在冷却过程中,调节抽气板204的抽气强度,从而使得冷却装置内的水蒸气在抽气板204的作用下被抽入通气管2040内,之后经通气管2040被抽入冷凝腔2041冷凝形成水,当冷凝水堆积到一定程度后第三泵体2043工作,将冷凝腔2041内的冷凝水经补液管2042泵入制冷腔2012中重新进行冷却,之后投入下次的冷却循环中,抽气板204的设计不仅进一步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回收,更重要的极大限度的保证了冷却装置内部温度的可控性,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质量。33.实施例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回冷传送带控制系统,回冷传送带控制系统用于根据高效冷却装置的实际工作状态调控回冷传送带105的动作,回冷传送带控制系统包括:密度传感器,密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却装置主体1内,用于检测冷却装置主体1内冷却水雾的密度;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设置在铸模传送带104上,用于检测检测周期内铸模传送带104的速度;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激冷系统出口端,用于检测激冷系统出口端的冷却水的质量流量;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却装置主体1内,用于检测检测周期内冷却装置主体1内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激冷系统出口端,用于检测激冷系统出口端的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检测系统、密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回冷传送带105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基于温度检测系统、密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计算回冷传送带105的平均调控传送速度,通过计算值控制回冷传送带105工作:计算回冷传送带105的平均调控传送速度:34.其中,为回冷传送带105的平均调控传送速度,为铸模106的实际冷却有效接触面积,为重力加速度,为冷却水的水雾密度,即密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冷却水雾之间的动力粘度,为速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以e为底的自然对数,e为自然数,为冷却装置的预设冷却速度,为待冷却的铸模的量,为铸模106的比热容,为温度检测系统的检测值,为铸模106冷却到位后的基准温度,为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值,为冷却水的比热容,为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密度传感器的检测误差系数,为速度传感器的检测误差系数,为流量传感器的检测误差系数,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综合检测误差系数。3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回冷传送带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根据冷却装置的实际运行及工作情况精确控制回冷传送带105的传送速度,从而保证回冷传送带105不会由于速度过慢而导致铸模106过度冷却,影响铸造质量的同时拖延冷却效率,同时也不会由于速度过快而导致二次冷却还是无法达到预期冷却效果而导致铝合金锭的出厂质量受影响,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了冷却水的相关物理量、、)、待冷却的铸模物理量(、)外还考虑到了铸模传送带的相关物理量,综合考虑并检测各方面实际物理量因素,使得计算结果更为精确,更有助于精确改善铝合金锭的出厂质量。3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联系我们
  • 0510-85307043
  • 0510-85307043
  • 172663584@qq.com
  • 无锡市硕放镇薛典路经发六路
  • 214101
  • www.miogolf.com.cn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1993~2020 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