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主营项目:铝合金铸造 重力铸造 低压铸造 0510-85307043

新闻动态

分享最新公司动态

银锭--精品推荐

发布时间:2024-06-26 浏览量:19

  原标题:银锭--精品推荐

  银锭,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重量不等,因此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直至清朝,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

  白银的颜色白润而沉稳,银锭气孔中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银锭本身色彩为雪白色,老银锭由于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们触摸、氧化等损伤,银锭已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这种银锈和包浆的颜色大多为灰色或灰褐色,色泽温润。

  按照重量不同,银锭大体可分为:

  大锭:俗称“元宝”,多马蹄形、方形、龟形,重50两,上多铸有年号、地名、铺号、炉号、银匠等。

  中锭:多为圆锭、椭圆腰锭,重约10两;上面有公十足、十足色及铺号、银匠姓名。

  小锭:也叫“锞子”,形似馒头、葫芦状,重1至5两,上有县名及银匠名。

  散碎银子:有滴珠、福珠等名称,重量在1两以下。

  有些银锭上面刻有铭文。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正因为这样,却成了我们今天鉴别真假银锭的重要依据。

  清代银锭是在清政府大力提倡“用银为本、用钱为末”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明代中后期以后,外国银元的源源不断的大量涌入和明清两代积极开产银矿为清代推行银两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足的白银存量和各地的自由铸造使银两成为清代前期国家财政收支的重要媒介和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通货。清代银锭的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清政府对于银两的铸造,采取放任自流的的政策,正如《清代文献通考》描述的那样:“用银之处,官司所发,例以纹银;商民行使,自十成至九成八成七成不等。民间所有,除各项纹银之外,如江南、浙江有丝元等银,湖广、江西有盐馓等银,山西有西槽及水丝等银,四川有土槽、柳槽及茴香等银,陕甘有元槽等银,广西有北流等银,云南贵州有石槽及茶花等银,此外又有青丝、白丝、单倾、双倾、方槽、长槽等名色。是海内用银不患不足,因其高下轻重以抵钱之多寡,各随其便,流转行用”。存世的清代银锭数量庞大、品种繁多、各具丰采。形状有马蹄型、圆型、牌坊型、砝码型等,重量从50—1两不等。

  从我的观察中,一件普通的清代银锭,品相一般,它的古董价值,至少也是它的基本价值的两三倍.还有,白银能够抵抗浸蚀,并不像陶瓷,玉器,邮票或钞票般要极度小心处理与保存.银锭即使已上千百年,仍然完好,无需特别的护理.意外地把一件罕见而贵重的银锭弄破,机会是等于零.附加价值除了上述的两大因素外,其实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可增加一件银锭的商业价值的.这些因素,统称为附加价值.

  近年来,受国际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白银价格也大幅飙升,白银藏品中的又一个“黑马”品种——明清银锭的珍藏形势更是喜人。在国内春秋两季艺术品邮币专场艺术品交易会上,中国古代银锭脱颖而出,受到了投资珍藏者的热烈追捧,成交价格也连创新高。

  如果您的藏品也想要宣传,咨询微信18575667702

  责任编辑:

    联系我们
  • 0510-85307043
  • 0510-85307043
  • 172663584@qq.com
  • 无锡市硕放镇薛典路经发六路
  • 214101
  • www.miogolf.com.cn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1993~2020 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