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邮票上的青铜器
青铜器,由青铜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我国邮政部门曾以“青铜器”为题材发行过三套邮票。今天小编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三套邮票。
T75《西周青铜器》
1982年12月25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铜器艺术的辉煌成就,邮电部发行了《西周青铜器》特种邮票,全套8枚。
邮票图案分别为:“何尊”、“伯矩鬲”、“利簋”、“牛首夔龙纹鼎”、“折觥”、“蟠龙兽面纹罍”、“燕候盂”、“日己方彝”。
西周时代的青铜礼器、乐器、兵器等是周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西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期间,青铜冶铸技术已趋成熟,铜器种类和数量大有增长,出现许多铸工精湛的艺术珍品。这时的铜器多有长篇铭文,对于研究西周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西周青铜器整体风格简朴凝重,但其中也不乏精致的艺术珍品。
2003-26《东周青铜器》
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12月13日发行《东周青铜器》特种邮票1套8枚。
邮票图案分别为:“龟鱼纹方盘”、“秦公簋”、“中山王厝铁足鼎”、“曾侯乙匜”、“神兽尊”、“凤纹尊”、“莲鹤方壶”、“龙兽提梁盉”。
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历经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这时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又一个高潮期。
东周青铜器,普遍采用更高水平的制作工艺,风格纤巧、清晰,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以构思独特、铸造精美著称。春秋后期青铜器的器形设计与使用相结合,造型富于多样化,更加精巧新奇。在铸法上多以“失蜡法”为主,再搭配各种焊接和镶嵌装饰,表现出玲珑精巧、装饰华丽的青铜艺术。
“错金”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铜错金银器,造型之独特,结构之精巧,图纹之精美,充分显示了高度发达的手工工艺。形制由神秘趋向现实,纹饰由粗犷趋向精细,不少铭文趋向艺术化,使青铜器进入了一个从器物、纹饰到铭文的全面装饰化的新阶段。其艺术魅力表现在:构思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后代青铜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2-22《三星堆青铜器》
中国邮政于2012年9月26日发行《三星堆青铜器》特种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
邮票图案分别为:“戴冠纵目面具”、“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小型张“大立人像”。
三星堆因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大量古蜀国工具和器物,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器造型,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在世界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