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壶铸造法大致有三种,一为脱腊法,就如中国汉代的青铜器铸法一样,一模一壶,可视为收藏珍品。二为砂铸法,壶底脐眼的两侧都会有一个小脐孔,这是铸造时留下的透气孔,较易识别。三为高强压力模铸法,会在壶体内中界处有一条铸造留下的合模线,可一模制多个壶,所以无论器形与图案多么精美复杂,但因为不具备独一性,所以价格不高。
1、蜡铸法:
亦称失蜡铸造法或脱蜡铸造法。简单来说,使用一蜡型雕刻成所需要制作的形状,经过附砂,烤模后,将蜡融出形成所需要的模型,浇灌后将砂模破坏取出成品,所以蜡铸法是不需要在砂模成形后脱出内模,因此并无传统砂铸法的腰线,故一件蜡铸法制作而成的作品,将不会有任何的脱模线(腰线)与浇铸孔(包含透气孔)。
2、砂铸法:
砂铸法是最为原始的自然重力铸造法。砂铸法制作铁壶采用倒置式配置砂模,一般除了壶底中央的浇铸孔外,在浇铸孔上下水平线多数可见两处小孔,是为浇铸时保持金属熔液流动的透气孔。砂铸法的明显特征是壶身有一道水平状的脱模线(最大直径处留有一圈合模遗痕线,称为“毛切”),且壶底中央脐眼的两侧各有一个小脐孔,这是铸造时留下的透气孔。
3、硬模压力铸造法:
一般用钢或其他耐高温金属为模具,利用泵浦将高温铁水注入模范中,多采用垂直脱模配置,也就是模具为左右两半,合成一个完整模,壶嘴处有一条明显的垂直脱模线。此外,由于硬模压铸法使用金属模,制造出来的产品没有传统使用砂模具所产生的气孔肌理,所以成品壶内部表面光滑,感觉较为生硬,没有传统工艺的朴质感,此法可一模制多个壶,所以无论器形与图案多么精美复杂,但因为不具备独一性,所以这种壶价格不高。
还有一种工艺至今尚未“破解”制作方法,那就是铁壶工艺中的“铁打出”。“铁打出”的工艺水平极高,因铁的延展性极低,必须反复锻锤加热、延展,并纯化铁矿砂中的杂质才得以成形,外观看来虽不起眼,却能突显铁壶古朴之美,并且增添宁静的气氛。此技法与一般铸铁壶内覆银简单工法制作之工艺截然不同,技艺更是天差地别,故而“铁打出”又可称为“金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