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壶(时名为釜)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而特别在我国唐宋时期,经茶圣陆羽的推广介绍,那时候,已经十分盛行煮茶式。而釜是当时中国茶道里十分流行的一种煮水器具。
在唐宋时期与日本国的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制釜工艺跟着绿茶树种与制茶方法、茶道、给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日本人没有对铁釜进行改造,只是遵循他们在中国学到的制造方法,使用方式延续着。
起初的日本茶道中,由于铁釜是没有提梁和壶嘴的,煮沸的水要用小竹勺舀出来,就像我们今天从汤盆里往外舀汤。由于这样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就有聪明人把铁釜的一面造出了一个向外倒水的壶嘴,俗称为“流”,又在釜的上面安了一个能将釜提起来的提梁,这样再用这种铁器皿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这样的铁容器就是铁瓶,也就是现在的铁壶。
据文献记载,铁瓶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天明期(1780年代),也就是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由此可见日本铁壶大约形成的时期就在此间。
据日本《铁壶之最》书中所载,日本第一个发明铁壶的人应该是三世清水家族的小泉仁左卫门,当时他将汤釜的体积缩小并将其使用在茶道上,将把手与壶嘴加在汤釜上,也因为这样的改良,让他成为第一个发明铁壶的人,开始铁壶的制作。
又有《日本铁壶全集》书载:在日本的室町时代(1394-1573年),因为喝茶已是一种流行的嗜好,当时用来泡茶的道具很发达,市面上便出现了专用来泡茶的茶釜,到了安土﹒桃山时代(1573-1615年),由千利休正式确立了日本的茶道,那时就出现了专门制作茶釜的“釜师”,这些釜师多数生活在京都地区。
到了江户时代(1615-1868年)中期,出现了“煎茶”茶道,这种茶道是一种自由享受泡茶的茶道,为了方便注水釜师,便将小的茶釜加上注水口和把手,即形成了铁瓶的初始造型。
据日本高岡铜器协同组合理事长竹中.腾治在《铁瓶的历史》一文中记载:“根据现在留下的记录,最早制作铁瓶的京釜师,据称是十代大西净雪的弟弟奥平佐兵卫,但是在名古屋的加藤忠三郎也是很早起就开始制造铁瓶……本来是为了煮茶而产生的铁瓶,到了江户时期末期(19世纪中期),因为可以一直放在炭火上烧,任何时候都可以喝到热水,所以广受一般平民的喜爱并流传开来。
当时最早用蜡形铸造法来制造铁瓶的是京都的初代龙文堂主安之介。”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词就是“龙文堂主安之介”,收藏铁壶的朋友都知道,要了解日本铁壶就离不开日本老铁壶的“堂号”和堂口里的釜师,特别是名釜师,所谓“堂”号就是相当于今天作坊或是公司,堂主相当于今天公司的董事长,名釜师也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紫砂壶的名家。
2014年,瑞谷堂推出铜打出、铁打出作品,由郭氏兄弟精心制作的各式铜茶盘、铜茶则等各种茶道具及香道具将陆续问世,敬请期待!
查看相关产品介绍您可电脑手动输入网址http://seonghoodang.taobao.com登陆查看
瑞谷堂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香道):ruigutangxd
瑞谷堂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茶道): ruigutang
瑞谷堂官方新浪博客/微博:http://blog.sina.com.cn/u/3603447574
瑞谷堂官方搜狐博客/微博:http://ruigutang.blog.sohu.com
001说不尽的茶道文化
002清光堂与盛虎堂推出首款纪念铁瓶--枣形铁瓶
003漫谈文化与心灵—石门对话瑞谷堂之一
004漫谈生活与现实—石门对话瑞谷堂之二
005漫谈茶文化—石门对话瑞谷堂之三
006漫谈香文化—石门对话瑞谷堂之四
007铁壶分类
008瑞谷堂联系方式
009茶の湯釜 日本京都鐵釜之美
010铁壶历史
011铁壶器型展示
012老铁壶制作工艺
013[赏析]日本产品设计界先驱导师—黑川雅之
014铁壶与水的关系
015铁壶的优点
016铁壶与五行
017铁壶的使用方法
018铁壶的保养方法
019铁壶的养壶秘诀及八项
020铁壶的鉴赏
021煮水之三沸
022铁壶的收藏
023瑞谷堂铜壶简述
024铁壶使用的注意事项&日本全国铁瓶展示
025铁壶与水垢
026南部铁壶四大家族
027瑞谷堂银壶简述
028铁壶收藏攻略
029煎茶茶道及饮用步骤
030分享:京都铁壶堂号目录
031分享:南部铁壶堂号目录
032如何认识别南部铁壶
033谈老铁壶
034错金银技艺与铁壶的渊源
035瑞谷堂品牌铁壶之虎山工坊篇
036分享:茶具发展史(一)
037分享:茶具发展史(二)
038瑞谷堂品牌铁壶之【西村-平安松寿堂】篇
039分享:日本砂铁壶
040茶道通禅宗
041泡茶之水
042各国茶道的比较
043《茶经》译文对照篇1-6
044《茶经》译文对照篇7-10
045茶室与地炉
046揭秘柴烧与龙窑(一)—柴烧窑
047揭秘柴烧与龙窑(二)—龙窑
048茶叶除了泡茶以外的用途及茶叶渣的妙用
049历史上的一休宗纯禅师
050日式茶道具的种类解析
051茶与佛教
052建盏与天目(天目釉、天目盏、天目茶碗)
053茶具量器之茶则、茶合
054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055为什么要洗茶
056如何冲泡出一壶好普洱茶
057茶托解析
058茶叶储存
059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060“吃茶去”一种茶文化感悟
061铜壶诞生过程—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有灵魂的事物
062春、夏、秋、茶的识别
063铁壶的基本外观与典型造型
064铁壶生锈,怎么办?
065饮茶的最高境界:悟茶道
066茶叶养生,怎样喝更安全?
067如何辨别安化黑茶真假
068紫砂壶泡茶的特点和好处有哪些?
069仓储对普洱茶发展的作用
070喝茶有讲究,分时间分季节分年龄重冲泡
071茶道具配件---风炉
072普洱茶的故事
073铁壶的几种铸造方法大揭秘
074中国四大茶道之雅士茶道
075中国四大茶道之禅宗茶道
076中国四大茶道之世俗茶道
077中国四大茶道之贵族茶道
078新铁壶的开壶流程
079壶嘴出水大有千秋(以紫砂壶为例)
080风铃之说
081日本生铁壶入门
082吉祥符号---“马上有”
083茶马古道简述
084中国藏茶
085“万病只药”---茶
086茶馆茶楼
087禅茶文化的精神和功能
088细说中国古代八位茶痴
089《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090紫砂壶养壶六原则
091日本铁壶与银壶的对比
092如何处理铁锈
093中国茶道常用茶语
094壶暖人心
095铁壶知识---铁壶收藏及其价值
096铁壶知识---关西龙文堂简介
097茶与器
098铁壶使用要点
099老岩泥手工电陶炉赏析
100龙之“九子”
101铁壶知识:如何选择铁壶
102铁壶知识:生锈后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
103瑞谷堂2014新款壶型赏析
104铁壶知识:南部铁器产地的含意
105铁壶知识:南部铁壶人物之南部信直
106喝茶悟人生
107铁壶知识:南部铁壶历史典故
108铁壶鸣声
109铁壶知识:南部铁壶制作揭秘
110瑞谷堂茶盘赏析
111铁壶知识:铁壶水垢
112铁壶知识:波多野正平
113暖具
114茶道知识:日本茶道具之美
115经典茶道具赏析(一)
116经典茶道具赏析(二)
117经典茶道具赏析(三)
118经典茶道具赏析(四)
119高冈铜器
120瑞谷堂金银镶嵌壶型赏析
121金工大师——秦藏六
122茶釜赏析
123茶歌器语
124铁壶知识:安之介
125铁壶知识:浅谈砂铁
126铁壶知识:薰山工房
127图解老铁壶
128京壶多娇
129南部柔情
130五客茶托解析
131铁壶知识:釜师-菊地政光
132铁壶知识:东方不败-釜师梅泉
133风雅三百年(一)
134风雅三百年(二)
135风雅三百年(三)
136风雅三百年(四)
137铁壶知识:风花雪月---云色堂
138银壶的使用与保养
139银装素裹---石黑光南
140洗尽铅华---西垣一瑳
141寂光幽邃---尚美堂
142茶道知识:铁打出
143品味别样茶器,动人心弦的铁壶之美
144铁壶走进生活的魅力
145南部铁器的历史及发展
146铁壶知识小讲:如何开壶
147瑞谷铜器(一)铜文化
148铜器(二)铜壶烧水,铜元素对人体的益处
149铜器(三)铜壶的使用和保养
150银,来自月光的金属——银文化
151银的六大功效—银壶相伴 健康相随
152银壶的使用与保养
153风雅三百年(五)
154瑞谷堂铁打出、铜打出
155风雅三百年(六)
156风雅三百年(七)
157龟文堂真假鉴别
158风雅三百年(八)
159『拙誠之器』——馬祥柴燒
160「茶之九德」
161茶叶罐赏析
162宋人的风雅(一)
163宋人的风雅(二)
164铁壶提梁二三事
165如何挑选一把好的银壶
166银壶的制作过程
167饮茶二十四器
168金工大师:五郎三郎
169金工大师:中川净益
170原本只想要一把铁壶
171顶级茶碗赏析(一)
172顶级茶碗赏析(二)
173经典茶道具赏析(五)
174风雅三百年(九)
175茶道知识:茶席上茶道具的摆放
176风雅三百年(十)
177中华茶史:茶的起源
178风雅三百年(十一)
179中华茶史:茶的传播史(一)
180风雅三百年(十二)
181中华茶史:茶的传播史(二)
182茶席二三事
183中华茶史:茶的发展史(一)
184经典茶笼赏析
185中华茶史:茶的发展史(二)
186【水为茶母】——天下三泉
187中华茶史:茶的发展史(三)
188中华茶史:中华制茶史(一)
189铁壶增喉韵,银壶扬香气
190纯银养生,历史见证
195古人泡茶择水观
196瑞谷堂2014年河北省第二届茶博会展品精品回顾——银瓶
197瑞谷堂2014年河北省第二届茶博会展品精品回顾——铜壶
198瑞谷堂2014年河北省第二届茶博会展品精品回顾——铁壶(一)
199瑞谷堂2014年河北省第二届茶博会展品精品回顾——铁壶(二)
200瑞谷堂2014年河北省第二届茶博会展品精品回顾——铁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