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明朝的见证者—大明元宝
大明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时至今日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元宝银锭更是一个朝代的见证者,大明元宝材质珍贵稀少,具有保值和升值的空间,加上悠久的历史熏陶,更是受到了投资收藏者的青睐。
大明元宝为嘉靖初年所铸。明朝定陵所出土的五十两马蹄形银锭,属万历四十七年所铸,锭面上文字亦是阴刻文。这是明早期银锭所固有的特征。但到后来,就兼用阳文,并逐渐成为惯例。阳文多是打印上去的,或铸造的,没有事后刻上去的。近年来随着银锭市场的复苏,特别是在港澳台,明清银锭屡拍高价,所以至大明元宝真品实数稀少。近年来,在国内各大拍卖公司春秋两季艺术品拍卖邮币专场上,金银藏品中的又一个“黑马”品种古代银锭脱颖而出,受到了投资收藏者的热烈追捧,成交价格迭创新高。银锭大约出现在三国和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已日益完善,唐代白银货币的形制以银饼和银锭为主。明清时期是我国银锭铸造、使用、流通的鼎盛时期,其品种颇多,有五十两、十两、五两、四两、三两、二两和一两等各种规格。明清银锭还有官铸和私铸之分,官铸的银锭大多铸有银局名,私铸的银锭一般则铸有私银钱号名等。在收藏市场上,同规格的官铸银锭与私铸银锭的价格相差很大,官铸银锭的标价往往是私铸银锭的数倍甚至十多倍。
大明元宝”为嘉靖初年所铸。锭面上文字亦是阴刻文。这是明早期银锭所固有的特征。但到后来,就兼用阳文,并逐渐成为惯例。此枚“大明元宝”银锭上的文字全是阳文,且能一眼看出是铸造而成的,特征非常明显。这说明此“大明元宝”的铸造年代不在明初,而应是明代中叶以后。此枚大明元宝,两端呈圆孤形并向上隆起,高翘如船状,整个呈马蹄形,其面有三行楷书铭文:左为“丁丑年”,右为“四十八两”,中间是四个楷书大字“大明元宝”
此银质大明元宝,宝银的两端呈圆孤形并向上隆起,高翘如船状,整个银锭呈马蹄形,这枚银锭形制比较标准,造型统一,表面凹陷,锭面隐约可见浇铸冷却后形成的水波纹,底坐略有凸凹呈蜂窝状。
目前大明元宝虽然投放于市场,但它在市面上流通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它当年的实际铸造量其实并不多,能完好流传保存至今的,就显得较为稀罕了。而更多的收藏家认为,四十八两银锭属非流通货币,可能是帝王为赏赐功臣而特铸,具有勋章加奖金的双重含义。对获奖者而言,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能够获此殊荣者屈指可数。此类银锭在经历400余年之后,所存极罕,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大明元宝它更像一个朝代的缩影,在它的身上书写着一个朝代动人的故事,在它的身上留下了一个朝代的烙印,虽然它已经锈迹斑斑,但历史从来都不会被遗忘,它依旧清晰的记录着,它就在哪里,时刻等待着被你发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