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锻造后机械性能比铸造后强?
铸造:是把没有形状的金属液变成有形状的固体。
锻造:是把一种形状固体变成另一种形状的固体。
铸造,是将熔融的金属浇铸到模型中获得铸件的过程。铸造专业侧重的是金属熔炼过程,以及浇铸过程中工艺的控制。
锻造是固态下的塑性成型,有热加工,冷加工之分,像挤压、拉拔、墩粗,冲孔等都属于锻造。
锻造是慢慢成型,铸造是一次成型。
铸造:熔融的液态金属填满型腔冷却。制件中间易产生气孔。
锻造:主要是在高温下用挤压的方法成型。可以细化制件中的晶粒。
铸造件是将金属熔化后浇入模具成型,一般容易出现气孔,缩松,晶粒较难控制,要控制金属的凝固顺序,成本低。锻造件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有破碎晶粒的作用,内部致密,性能好。
铸造是通过熔融金属成为液态,再通过浇注到模具中冷却凝固。一般冷却较为缓慢,组织粗大,缺陷多,如夹杂、缩松、缩孔、偏析等。
锻造就是要对铸造的坯料进行压力加工,消除偏析、夹杂等缺陷,细化纤维化晶粒,获得缺陷低强度高的组织。
锻造或是铸造首先是由材料决定的。。。对于钢材来说碳含量是关键。。铸造件硬度大,但是脆。锻造件综合性能会更好一点。一般对材料性能要求不高,成本低,承压受力的材料选用铸造件比较多。锻造件需要在铸造之后,得到了钢锭(当然也有铝、镁、钛等其他合金材料),加热到高温之后反复捶打,这会细化晶粒和减少缺陷,性能会更好。锻造件必然成本也更高。
笼统来说,铸造像和面蒸馒头,馒头又松又软,锻造就像揉面打年糕,出来的面条年糕有劲道又瓷实有嚼头。对应到铸件和锻件的性能,前者组织疏松,晶粒粗大不均匀,锻件组织致密,晶粒细小均匀,表现在性能上,铸件强度低,塑韧性差,而锻件强度高,塑韧性好!
大致是这样,特种成形方法,比如单晶定向凝固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