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材质,
它可以洗尽铅华、朴实典雅,
可以晶莹剔透、纯净无暇,
也可以色彩斑斓、熠熠生辉。
在西方人眼里,
它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
在中国古人眼里,
它位列五大名器之首,
它就是琉璃。
▲琉璃瓶
琉璃,亦作“瑠璃”,
琉璃简单的理解为:
以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
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工艺品。
其色彩流云漓彩;
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琉璃”这个词以及“琉璃”这种工艺,
均是“舶来品”,
从考古资料来看,
类似的材料和工艺,
在古埃及的历史远早于中国的历史。
▲琉璃印章
不过,
琉璃在中国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
最早的琉璃制品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琉璃制品已经十分流行。
甚至于越王勾践剑剑格
和吴王夫差剑剑格上所镶嵌有琉璃。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
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
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
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
古人也叫它“五色石”。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所制琉璃珠多为球形,
并不规整,有个像扁方形或扁鼓形。
其饰纹简单,采用西亚常用的几何图案,
纹饰风格是独树一帜的,
与同期中国玉器或金属器物上传统的
云纹、蟠螭纹和龙、壁邪等图样大不相同。
▲战国琉璃珠
实际上,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琉璃的名称、制作材料乃至成分等等,
都会随着历史的变迁发生变化。
汉代之后,西方吹制技术传入中国,
中国琉璃工艺逐渐进入转型期。
造型与当时流行的漆、铜、陶器形一致,
如玻璃动物、耳饰、带钩、
各色珠管、佩饰、玻璃容器、聚光镜、
平板玻璃窗等,实用器品种极为丰富。
▲东汉时期的琉璃工艺品,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件工艺品虽在中国出土,但它是罗马的制品,应是东汉与罗马建交时传入的。
▲汉代中原地区的琉璃碗
如今琉璃的制作要经过几十步的工序创作。
▲构思设计
▲画出预期效果
▲制作原形
▲选材
▲烧制
▲添加其他装饰材料
▲成型
▲精修
▲最后效果
中国琉璃传承至今,
不仅是琉璃的制作技法,
更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现代工艺的琉璃制品
▲西方风格的琉璃制品
▲现代琉璃艺术品《小提琴》
琉璃之光折射出的,
有悠远文明的霞光,
有创作者的情思,
还有琉璃本真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