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主营项目:铝合金铸造 重力铸造 低压铸造 0510-85307043

新闻动态

分享最新公司动态

馆藏 | 长沙市博物院典藏精品玉青铜器赏析(一)

发布时间:2023-12-15 浏览量:33

  原标题:馆藏 | 长沙市博物院典藏精品玉青铜器赏析(一)

  商 象纹大铜铙

  一级

  通高103.5cm 鼓间宽48cm 重221.5Kg

  铙为乐器,使用时口朝上敲击,用于军旅。此铙呈褐绿色,钲部作合瓦形,上宽下窄,甬呈圆管状,与钲腔相通。钲面饰以粗线条组成的兽面纹,兽面以长鼻为界,左右两侧对称,半浮雕两眼略微凸出,上刻云雷纹。隧部浅浮雕一对相向站立的大象,钲之周边、甬部满饰云雷纹。形体高大,气势恢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商周铜铙中最大的一件。

  商 兽面纹觚

  三级

  高26.2cm 口径15.2cm 底径9cm 重884g

  饮酒器,盛行于商周。喇叭口,腰部收敛,高圈足外侈。圈足上部对称饰有两个“十”字形镂孔,腰部、圈足上饰由夔龙纹组成的兽面,龙身变形卷曲,兽面眼目突出,刻划线条极其细密。

  商 兽面夔龙纹提梁卣

  一级

  通高27.8cm 口横14.4cm 口纵11.6cm 重4.539Kg

  盛酒器。捉手为六瓣花蕾形,提梁为双股綯索纹。盖面、肩颈部装饰夔龙纹,圈足装饰细密的兽面纹。 《周礼·春官·鬯人》中曰“庙用修”,鬯是古代祭祀用的酒,修读为卣,也只能理解为卣是一种盛酒的器具。也大概由于这些原因,宋代开始便将青铜器中此种器类定名为卣,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商 乳钉云雷纹编铙

  一级

  通高36.5—53.5cm 鼓间宽18—28cm 重9.5—28.5Kg

  该组编铙共9件,造型基本相同,大小有序。通体阴刻云雷纹,钲部饰乳钉纹,乳钉凸出,基部肥实。经测音,每件铙的正鼓和侧鼓都能发出2个不同的乐音,且C、D、E、F、G五种调的音俱全,能组合演奏不同的调式,是目前我国时代最早的能成编演奏的青铜乐器。

  商 蛙纹

  一级

  通高44.5cm 鼓间宽17.5cm 重20.7Kg

  钲部饰以截面为半圆形的粗线条组成的兽面纹,兽的两眼为浮雕的青蛙,蛙身饰阴线云雷纹,蹲踞昂首,作跳跃状。甬中部起旋,旋上有对称的乳钉纹。钲部边缘及甬部填饰云雷纹。青蛙为南方水生动物,此铙以蛙纹作装饰,具有典型的南方青铜器风格。

  商 兽面纹铙

  一级

  通高54cm 鼓间宽27.5cm 重量31Kg

  整器以云纹为地,钲部以浮雕的云纹、夔龙纹组成粗大兽面,兽面上再阴刻细线云纹。钲部两侧各饰4枚乳钉,下部饰5枚乳钉,乳钉上亦阴刻云纹。纹饰繁复,铸造精美,在商代铜铙中罕见。

  商 兽面纹提梁卣

  二级

  通高27.8cm 口横14.4cm 口纵11.6cm 重4.539Kg

  盛酒器。通体碧绿,隆盖,垂腹,矮圈足。盖顶铸有六瓣花蕾形捉手,盖两侧挑出双角,颈部纵向设置提梁。全器以细密的阴线云纹作地,盖面饰兽面纹,盖沿及颈部、圈足饰夔龙纹,腹部浮雕大兽面,兽面双目巨大夸张。盖、腹、圈足饰有四道扉棱。整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体现了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

  商 龙纹方形环首刀

  一级

  通长29cm 柄长11cm 重202g

  生活用具。刀背平直,刀尖微上翘,刃部圆弧,截面呈楔形。长柄,两侧饰浅浮雕夔龙纹,柄端有方形环首,环首中尚存留坚硬范泥。

  商 龙纹带斧刀

  一级

  通长26.4cm 柄长10cm 连斧宽6cm 重154g

  刀身略呈弧形,刀尖上翘,前刃圆弧。扁圆形细长柄中空,两侧饰卷尾夔龙纹。此刀特殊之处是脊背上联有一小斧,斧上饰三角纹和回纹,造型奇特,小巧精致。

  西周 云纹蹄足鼎

  二级

  通高25.2cm 口径19.5cm 重2.989kg

  饪食器。子口微敛,方形附耳,椭圆形深腹,矮蹄足。口部饰一圈粗犷云纹底部三条铸缝,并有大块烟炱。形制特殊,铸造工艺粗放。

  春秋 平盖牛角形竖耳云纹鼎

  一级

  通高22.1cm 口径19.4cm 重2.371kg

  口微敛,弧腹平底,细长足外撇。牛角形竖耳,耳上饰有细密云纹。平盖,正中有一兽面提环。盖面从内至外依次饰有云纹、菱形纹、蟠螭纹等。腹部以粗弦纹相间,上下各饰两圈S形云纹。纹饰繁复精美,是越式鼎中少有的精品。

  春秋夔龙柄短剑

  三级

  通长18.8cm 柄长10cm 重196g

  兵器。柳叶形剑身中脊起棱,龙身交互缠绕为柄,剑格部位左右两侧各饰一龙头,龙尾纠缠成一綯索状环形剑首。

  春秋 “ 鄝叔义行之用”铭文铜戈

  一级

  通长27.7cm 内长8cm 栏长11.5cm 重363g

  兵器。鄝叔戈为中长胡三穿,最上一穿较短,近半圆形,下面两穿呈竖长方形,胡下端与阑成直角。援身较长,稍向上翘,中间有脊,脊尤为突出,与援身成直角。前锋作宽大的三角形。内饰勾边双线纹,中部近前有一长方形穿。铭文位于穿侧胡部,为阴刻篆书,竖排6字: “鄝叔义行之用。”鄝叔戈在形制上摆脱了春秋早期铜戈援一般呈圭状的古朴造型,胡部变长,援部略微上翘,援身脊线明显。

  战国 带鞘扁圆茎四箍剑

  一级

  鞘长31.8cm 剑长26.2cm 宽3.6cm 重311g

  剑身较短,中脊起凸方棱,末端收刹成锋。剑格、茎、首均嵌入木柄内,木柄断面呈扁圆形,上髹黑漆,有四道凸箍,椭圆形剑首。鞘为两木片拼合而成,髹黑漆,上宽下窄,两面脊部起棱,饰有弦纹十九道。鞘的一面前部雕刻“山”字纹,后部有长方形缺口,应是饰剑珥之处。此剑漆木剑柄与剑鞘保存完整,十分难得。

  战国 涡云纹鼎

  三级

  通高24.2cm 口径20.5cm 重2.247kg

  子口,长方形附耳,半球形深腹,圜底,蹄足曲侈。耳部饰满云纹。腹部中间饰一圈涡云纹,上下各饰三圈云纹和一圈綯索纹,纹饰细腻,铸造精良。

  战国 错银龙凤纹盒

  一级

  通高13.5cm 口径18cm 重1.587Kg

  容器。子母口,弧腹,圈足。盒盖隆起,顶部稍平,上立四兽形环钮。口沿外侧对称各饰一兽面纹衔环铺首。通体饰错银卷云纹、变体龙凤纹。纹饰精细繁缛,线条流畅,制作精工,体现了楚人高超的工艺水平>

  战国 带鞘圆柱茎双箍剑

  一级 鞘长79cm

  剑长56cm 宽4.5cm

  剑身中脊起棱,末端收刹成锋,剑刃锋利。圆柱形茎饰双箍,圆形剑首。鞘由两块木片拼合,下部略收束,两端缠竹条,两端髹黑漆,中端髹褐漆。

  战国 “ 单 立昔 ” 铭文铜戈

  二级

  通长18cm 内长8.3cm 栏长11.4cm 重196g

  “单 立昔”戈长胡三穿,最上一穿较短,近半圆形,下面两穿呈竖长方形,胡下端倾斜,与阑成一锐角。援身较短,几与阑相等,无中脊。前锋略宽,呈三角形。内中部近前有一长方形穿,铭文位于穿后胡部,为阴刻篆书,竖排3行8字: “单 立昔 讨之用戈三万。”“单 立昔 ”应为武库工师的名字。

  战国 错金银云纹戈鐏

  一级 长13.3cm 銎径2.7cm 重196g

  戈鐏为戈柲下端的金属套。此戈鐏上部呈扁椭圆筒形,中部呈扁圆状,两侧各饰一云头,下部为喇叭形实体。全器饰错金银卷云纹、三角纹。中部两边各饰一圆形栓钉孔。

  战国 铜砝码

  二级

  直径0.9—4.8cm 重2.25—103.3g

  权衡器具,与天平一起使用,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多成套出土,最多的一套有10个,也有单个出土的。此套砝码7个,圆环形,大小、重量依次递减,共重197.65g,略相当于当时的0.8斤。

  战国 草叶纹四山字镜

  一级

  直径15.8cm 厚0.6cm 重373g

  圆形。素缘窄卷边。三弦纹钮,方形钮座,钮座四角各伸出连贯的草叶纹,草叶纹之间羽状地纹上饰四山字纹。铸工精细,纹饰层次分明,排列布局规整,色泽光亮如新,是四山字纹铜镜中的精品。

  战国 草叶纹五山字镜

  二级

  直径14.4cm 厚0.65cm 重365g

  圆形。平缘微上卷。三弦纹钮,圆形钮座。云锦地纹上饰五个连续的山字纹,空隙处围合成五角星形。钮座及镜缘各伸出五片草叶,草叶略呈菱形,叶中刻划细密的叶脉纹。山字镜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背面饰以3-6个山字为主题纹饰,五山字镜是其中少有的珍品。

  西汉 八铺首云纹杯

  一级 通高21cm 口径14cm 底径9cm 重1.193Kg

  饮酒器。器形似觚,喇叭口,束腰,高圈足。杯口与圈足均饰三圈卷云纹,纹饰微凸起于器表。上下各有四个兽面纹衔环铺首。此杯造型奇特,在汉代铜器中罕见。

  西汉 百乳连弧纹镜

  二级

  直径13.6cm 厚0.5cm,重303g

  圆形。博山钮,柿蒂钮座。钮座外饰乳钉神兽纹,镜缘及纽座内缘饰连弧纹。造型奇峻突兀,制作精美。

  东汉 动物纹尺

  一级 长23cm 宽2cm 厚0.35cm 重78g

  1980年长沙市工农桥出土 测长工具。长条形,尺子两面以动物纹分为寸格,每面等分10格,格内雕刻有鸡、狗、兔、羊等动物,填充朱红色颜料。该尺最小刻度为寸,其长度为汉代一尺。

  东汉 “尚方”四神纹铜镜

  二级

  直径19.2cm   厚0.8cm  重878g

  圆形。镜缘凸起,上饰三圈锯齿纹。球形钮,钮座外饰一圈鸟纹、乳钉纹。主体纹饰为四神题材,以七颗带座乳钉分隔。外圈铭文为“尚方作镜真太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清泉饥食枣,浮游天下为国保。昌尹”。

  东汉 “汉有善铜”博局纹镜

  一级

  直径13.8cm 厚0.5cm 重473g

  圆形。球钮方座。主题纹饰以博局纹、乳钉纹分为四方八区,每区内分别饰有青龙、白虎、朱雀、山羊、羽人纹饰。主纹区外为铭文带,篆书十六字,内容为:“汉有善铜出丹阳,取之清如命,左龙右虎。”铭文结尾处装饰鱼纹。镜缘与内区相同,间以变形的缠枝纹,形象生动,线条极其优美。镜面平坦,光可照人。

  晋 神兽纹镜

  一级

  直径20.1cm 厚0.4cm 重877g

  圆形。厚体高缘。球钮圆座。纹饰以半浮雕六神四兽为主,神兽计四组,状如天禄、辟邪、皆挺胸翘首,张嘴瞠目,两两相对。画像人物有黄帝与侍者、伯牙与子期,还有最常见的东王公与西王母。在神兽纹饰外环绕十四个半圆形和方形枚,方枚中有铭文“正月廿日作此竟上下守皆食太仓”十四字。镜缘饰一周神兽纹和菱形云纹。

  唐 孔雀葡萄纹铜镜

  一级

  直径17.9cm  重1870g

  伏兽钮座,厚缘高凸。主题纹饰由一道弦纹分割为内外两区,内区围绕伏兽钮饰海马四只,孔雀两只。海兽仰首,孔雀曲颈翘尾,形象生动。外区饰葡萄蔓枝及飞鸟,近缘处饰碎花一周。整个铜镜铸造精美,纹饰呈高浮雕状,是唐代铜镜的典型代表。

  唐 星宿八卦纹镜

  一级

  边长24cm 厚0.6cm 重1.824Kg

  1987年长沙市桃花仑出土

  素边平沿。桥型方钮,八卦钮座,外接一周半环形福禄寿纹纹,并以双层方框将其与钮座和主题纹饰分隔。镜背主题纹饰为星宿图,其描绘形状与二十八星宿基本一致。因其有八卦作为纹饰,所以这件铜镜是属于唐代最为流行的八卦镜的一种,但是从镜背的纹饰所占的大小来看,星宿反而是它的主题。这是目前出土唯一一件以具象的二十八星宿为主题的铜镜。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来源于长沙市博物馆 由古玩元素网整理编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责任编辑:

    联系我们
  • 0510-85307043
  • 0510-85307043
  • 172663584@qq.com
  • 无锡市硕放镇薛典路经发六路
  • 214101
  • www.miogolf.com.cn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1993~2020 无锡市明诺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